滇西北---追雲游(一)終於,我又回到了這樣的一個城市,回到了過於現實的生活中。周遭的事物也許在短短的16天裡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經過了滇西北陽光的沐浴,那種純淨的心情已與這個城市背離太多太多……我已不再全部屬於這個城市!我的心隨時飛往那高原水鄉、夢中的香格裡拉、神山梅裡……追著彩雲而去。
翻閱著記錄了這16天來十足的生活或者說是享受的照片,我夢回到了這段旅程的起點,與同行的8位游伴及淳樸的當地人一起,踏上彩雲之南的紅土地。
2003年3月14日
第一次為了追尋已久的夢想,結束手上的工作,背上行囊,帶著對旅途的無限渴望,踏上了追趕彩雲的飛機,直上雲端,去往彩雲之南。每分每秒,光線不斷地改變著,似乎心情也隨著那窗外的陽光一樣,急迫地去觸摸那向往已久的紅土地。
飛機過站於雲南昆明機場,盡管這裡與我的目的地相距僅40分鐘的航程,但在飛機上看到的已受污染的滇池,以及那些很難分辨的城市規劃,這已不再是我心中的彩雲之南了。早早地上了飛機,繼續去追趕我的夢想。
當太陽的最後一縷光線即將消失在地平線下的一刻,看見了那傳說中的玉龍雪山的巍峨身影,在微微夕陽中舞動著光的靈魂。即使與之後所見的雪山她的壯觀無法比擬,但在此刻給人的震撼卻仍是那麼地強烈。
盤旋後,飛機降落在麗江壩子上。四面群山環抱著,這是一個無論何時都能讓人感到足夠溫馨的機場。走下飛機,不由得深深呼吸一下,傍晚麗江的空氣是那麼的清冽,徹底地,我忘卻,忘卻了世俗的紛擾,真正地步入了夢想中的滇西北,開始了夢境般的旅程。
機場大巴雖然比較擁擠,但還算准時地將我們送到了高原古城—麗江。轉乘的士後來到古城門口,大水車與現代化的廣場的結合一開始就暗示了,這是一個有著千年文化底蘊傳統與現代化的結合,但這種結合一點也不做作、不誇張。
終於踏上了經過無數馬幫常年行走後磨光了的石板路,背負行囊,伴隨著輕微的高原反應,每走一步都在對自己說:我確實到了麗江!從此我將融入這個神奇的地方!
與游伴的聚會,我們的心都在這高原上膨脹了,身邊彌漫著的小資氣氛使我們都陶醉在麗江的月下、清新的空氣中以及街邊潺潺流動小溪的水流中。這天麗江的晚上,我們都醉去了!
2003年3月15日
麗江的太陽起得晚,早早起床的我,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坐在院子裡,我等待著新一輪太陽的升起,同時又一次確認了一遍:我在雲南!我在麗江!而每次確認後,心裡真的好舒坦。
很喜歡看著這樣的一個古城在晨曦中醒來的感覺,安安靜靜的,似乎陽光的起伏也伴隨著呼吸的聲音。之後人們的走動使這個古城徹底醒來了,空氣中又開始彌漫起了小資生活的氣息了。
今天,將暫時離開麗江,與游伴們一起去往那美麗的香格裡拉。載我們同行的是標准的納西族司機和師傅,人長得蠻酷的,而且又非常好,特別是在後來的路上充分體現出了高超的車技。
出了古城,遠遠到的是晶瑩剔透的玉龍雪山,昨晚看到的玉龍現在已變得十分的安靜,沐浴在早晨的陽光中,顯得十分的休閑,簡直就像一副水彩畫一樣。沒有太多時間欣賞了,因為現在214國道去中甸的路段正在拓寬施工中,我們將改道走石鼓-巨甸,所以得抓緊時間出發了。
上路了,昨晚沒有足夠的光線來欣賞路邊的風景,現在陽光充沛,萬物沐浴著這金色的光芒。盡管現在才三月,想像中滇西北濃妝艷抹的景像並沒有,反而,那些早春才能看見的嫩綠卻在那些隔年的金黃色中顯得十分的跳躍,使這裡到處充滿了生命和活力。本以為此行是旅游淡季,無法見識艷美的滇西北,而此時就是這樣一個普通早春的麗江,徹底打動了我們!
車繼續西行,翻過了一座小山,路過了拉市海。遠遠望去,拉市海的幽藍色由海邊的桃花的一抹紅色包圍著,猶如水彩畫一樣的恬靜。時間原因,無法在拉市海停留了,只能繼續前進。出九河,直至石鼓。
石鼓傳說是諸葛亮當年渡瀘水後,在此立一無字石鼓後得名的,長江第一灣也在這裡了。無數的攝影佳作在此地誕生,是攝影家的聖地,但此次我們的目的地並非於此,而且公路離江邊太近,無法體會到第一灣的磅礡氣勢,所以簡單的停車,用相機快速獵取了一些江邊的沙堆與江水後繼續上車趕路了。
本來出游前得知無法通行214國道去中甸後感到很遺憾,但現在看來走巨甸這裡也不錯。我們的車朔江而上,藍綠色的金沙江水使人很難想像長江下游那灰黑色的水。江邊不斷有片片的油菜花地,一片一片的,很有節奏地從窗邊劃過金色的光芒。車邊金沙江水伴隨著我們前行,在峽谷中一灣一灣地前進,遠處的雪山若隱若現,看著白皚皚的山頭和這裡溫暖的陽光,這簡直是兩種不同的世界。清新的空氣及溫暖的陽光使人置身於一個神奇的境界,其實對我來說,這就是香格裡拉的開始了,每個村落都是一幅美麗的畫,而我們就置身於這畫卷中了!香格裡拉,我們來了!
車過塔城後,漸漸遠離了陪伴已久的金沙江,進入了翻山躍嶺的路段。車不斷上行,海拔不斷提高,雲南的路險在這裡開始體現了。盤山公路一邊是嶙峋的岩石,不斷從車窗邊掠過;一邊則是看不到底的幽幽山谷,而且不斷地在提高。但欣慰的是,我們的司機對這山路十分熟悉,在這之後我們的擔心漸漸地減輕了。而且,山峰之間時不時地露出遠處雲霧繚繞中的雪山,這更增添了旅程的樂趣。
終於,車上了214國道,這是中甸往德欽的路,我們先往中甸去。在一個山口處停車。車外是一片林海雪原,雪的反光使人不得不帶上墨鏡,而帶上後,眼前卻留下了如黑白照片一樣的景像。在這裡,大自然的美麗已經無須用色彩表達了!
大概這裡有3500米左右的海拔,下車後有些頭暈,但這並不能阻擋我們這些自低海拔來客對雪的渴望了,大大地犧牲了一些膠卷。
過了山口後,一路下行,前方就是夢寐以求的香格裡拉了!
車在壩子上疾駛,車窗外大片的金黃色就是納帕海(依拉草原)。由於現在還是旱季,草原上沒有半點綠色,遠處的群山泛著藍光與這裡的大片金黃有著強烈的對比,除此以外就再也沒什麼了,空曠的草原上只有我們在飛馳。草原上的青稞架也是空空的,這不免帶來一些遺憾,只能在腦海中想像那夏季的納帕海:湖水與草地的完美結合,制造出一種恬靜的景像……這樣的依拉草原更加給人留下了一些等待。
上了小山岡,遠處有點點金光射入眼簾,光芒是神聖的,那就是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葛丹.松贊林寺的佛光,那是傳說中西藏活佛曾經躲避戰亂的寺廟。初見松贊林寺,不尤得心中神聖崇敬之意泛起,似乎我們都沐浴在神佑之下了。寺廟入口處時常有叩長頭的藏民經過,他們非常嚴肅地重復著神聖的動作,用身體來丈量這松贊林寺的每寸土地,可見宗教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這使我們這些外鄉人也不得不對這寺廟更加崇敬了。藏民的審美水平也讓我驚訝,寺內的窗口、大門、桅杆的彩布的色彩是那麼地與自然和諧,結合了藍天,大地,湖泊及田野的各種色彩,感覺整個寺廟所頌揚的就是一種自然的精神,使我無論從任何角度去看,所感覺到的都是無與倫比的美。
出了松贊林寺,進入香格裡拉縣城,這裡的街道十分干淨,絕對無辱於這個美麗的名字。晚上我們住在龍行客棧,那只叫“裡昂”的小狗給了我很深刻的記憶。
在縣城還能喝到正宗的酥油茶,因為這裡已屬藏區了。如果在清晨還可以看到那些小雜貨店的店主在打酥油茶。當然,在高原喝酥油茶還能抵御高原反應的。
香格裡拉的晚上更加的寧靜,在這樣夢一樣的山谷中,希望每天都能作好夢。(盡管高原上較難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