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游(走馬觀花版)

作者: hbhlm

導讀剛到美國就聽有人說:不到紐約就不算到過美國。我想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起碼紐約應該是美國這個“暴發戶”國家的像征之一吧。雖然我不喜歡繁華的大城市裡自己被淹沒的感覺,但有機會還是該走馬觀花去看看。 知道憑我們兩個自己的開車水平是不敢獨自去闖蕩大都市的(上次去華盛頓,差點在環城立交上兜不出來了),這次正好哥哥嫂嫂他們一家去紐約看同學,住宿 ...

剛到美國就聽有人說:不到紐約就不算到過美國。我想這話雖然有點誇張,但起碼紐約應該是美國這個“暴發戶”國家的像征之一吧。雖然我不喜歡繁華的大城市裡自己被淹沒的感覺,但有機會還是該走馬觀花去看看。

知道憑我們兩個自己的開車水平是不敢獨自去闖蕩大都市的(上次去華盛頓,差點在環城立交上兜不出來了),這次正好哥哥嫂嫂他們一家去紐約看同學,住宿也解決了,所以我們就搭便車跟著他們去了。哥哥家拖兒帶女的,好久沒出遠門了,小的最近剛剛會走路,再加上一個作家外公(衝世貿大廈遺址積累素材有備而去的)和我們夫婦兩個,老老少少一大家子開著一輛Mini-Van(國內好像叫作道奇子彈頭)就上路了。

人一多,時間打發得也快,8個小時後不知不覺就到了New Jersey (新澤西)。嫂嫂的同學雖然在紐約上班,人卻住在新澤西的一個臨近城鎮(Newark),這邊房價要便宜得多。車子一進入北方城市人就覺得緊張起來,一是路的分叉多了,另一個是北方人開車要“野蠻”多了,喜歡按喇叭,而且在高速上不太願意給剛並進來的車讓道,所以偶爾碰到有禮貌地打手勢讓我們換進去的,我們就說看來大概這是和我們一樣從南方來的。不過倒也是,大城市生活節奏快,車子多,一讓兩讓時間就趕不上了。看來人是很容易被環境改變的,並不是北方人比南方人“野蠻”不懂禮貌,而是環境造就人。這讓我想起了晏子使楚時說的那句話:“桔生南為桔,桔生北則為枳”。

說句實話,新澤西的房價也不便宜,這邊25萬美元左右的房子只能買到1300平方英尺(相當於13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而在北卡南卡一帶就能買到比這大一倍的房子了。在美國,有錢人都選擇住在郊區,環境好,空氣好,空間大。因為都有私家車,生活方便,有的據說還是乘自己的私人飛機上下班的。

到紐約的第一首選景點自然是自由女神像了,我們打算從新澤西這邊乘輪渡過去。到了渡口,還好人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碼頭對面就是霍霍有名的曼哈頓島,高樓大廈層層疊疊,透過還未完全散開的水霧,如剪影般地浮現著。這就是以前我們的英語課本裡都經常提到的曼哈頓嗎?看來“9.11”後,沒有了2幢世貿大樓的襯托,曼哈頓似乎也顯得有點底氣不足。記得聖經的《創世紀》曾提到人類為了宣揚自己的名而修建巴別通天塔,上帝知道了就變亂人類的口音擾亂了這一計劃。是否上帝這次也通過“9.11”警告美國,強大的美國也並非無懈可擊。作為一個國家和做人一樣,如果他過於霸道和置別國主權不顧,他自己也將受到懲罰。

迎面吹來的風略帶腥味,輪渡在行駛時感覺還真有點像在上海的黃埔江上。但這裡的水要干淨得多,可能是因為長江上游的泥沙太多了吧。輪渡先在愛麗斯島移民博物館靠港,早先移民來美國的人都先在這裡停留做檢查。走進博物館大廳,首先入眼的便是當初的移民帶來的各種古老的木箱,竹箱等家當,看來當初移民到這兒也是夠艱辛的,長途跋涉不說,到了這兒完全是一片待開發的新土地,所以我真佩服那些有勇氣來這兒的第一批移民。哪怕我們現在來美國有優厚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因為缺少一種文化和精神上的流暢溝通,心裡也會非常留戀故土和那熟悉的生活,而早期移民承受的不禁是精神上也是物質上的空白。記得在國內的時候想像著只要能出國就好,一切都好辦,但如果一個人沒有堅強的意志是很容易被打垮的,因為這裡你沒有任何關系,一切全靠你自己有時或者是運氣。(這也許是好多中國人到這兒後都願意到教堂去的緣故吧,當你軟弱無助的時候,上帝或許就是你的唯一依靠了。)大廳裡還有許多有關移民的資料和統計數據顯示屏,在一個大屏幕前,只要你輸入國家的代碼,它就會將各個州的分布人數顯示出來。當我們輸入中國的代碼時,呵,發現中華民族真是一個有頑強生命力的民族,哪怕在人跡罕至非常寒冷的阿拉斯加,竟然也有一千多中國人在那裡生活,更不用說加利福尼亞和紐約等工作機會較多的州了。的確,對於勤勞聰明的中國人來說,在美國這麼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果僅僅要求生存下去那是太容易了。但有著幾千年歷史和文化的中國人走到哪兒好像都不容易割舍那種與生俱來的歸屬感,這究竟是一種福氣呢還是一種小家子氣?好像很難說清楚。

輪渡離開愛麗斯島後迎著自由女神像駛去,微呈淺綠色的自由女神一如既往地舉著那像征自由的火炬向遠處凝望著。自由女神是法國為了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所捐贈的禮物, 她的設計師也就是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的設計師, 頭冠上七道光芒, 像徵著七大洋和七大洲。我們上島後繞了一圈,從各個角度拍了照片。島雖然不大,卻遇到了很多中國人組成的旅游團,感覺很親切。看來隨著中國的開放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機會出來旅游,這真是不錯。

說到美國的自由,讓我不禁想起最近發生在加州的一樁訴訟案,一位家長

狀告公立中小學裡學生們每天朗誦的“忠誠誓言”中,“上帝之下”這個短語,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中關於禁止政府扶持任何一種宗教的規定,違反了政教分離的原則,是違憲的。位於舊金山的聯邦第九巡回上訴法院由三位法官組成的上訴法庭以2比1作出了上述裁決。而位於東海岸的聯邦首都,聽到這一消息,立即中斷了正常辯論。除了一位正生病住院的參議員外,參院以99比0一致表決,批評這項裁決,認為這項裁決是“愚蠢”的。看來崇尚自由的美國,也知道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的自由是可怕的,也希望人所擁有的自由是“Under the control of God”。(在上帝的掌握之中) 忠誠誓言的全文如下:“我宣誓忠誠於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和它所代表的共和國,一個上帝之下不可分割,人人都有自由與正義的國家。”

游玩了自由女神島大家已經飢腸碌碌了,這次來紐約的另一個心願就是能讓自己的中國胃也享受一翻,來美國這麼久,一想到中國菜和那豐富多彩的小吃口水都要流出來了。我們開著車興致勃勃地往紐約的中國城駛去,哇,好家伙,這整條街就和國內的大街沒什麼區別,店鋪都是中文牌子,來來往往的幾乎有一半是黃皮膚黑眼睛,許多中國人就在大街上賣盜版光盤,還有一些氣質看上去也不錯的人就在大街上設攤給人畫像,或者用水彩筆畫的花鳥來給人寫名字等,看來國內美院出來在大街上給人畫像也完全有可能,生存問題是得首先解決的根本問題。也許是我們的期望值太高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符合我們胃口的餐館,再加上天氣炎熱,人又多,最後看到清靜涼爽的店就衝進去了,權當找個休息處,都忘記自己吃飯的初衷了。曾在中國餐館打過工的老公付小費倒是過於大方,讓我心疼了半天。他倒還諍諍有詞:“錢這邊出去那邊就會回來的嗎!”好像小費是給他自己一般。

時間緊迫,我們又乘地鐵去了世貿大廈遺址、聯合國和時代廣場。世貿大廈遺址前人到出乎意料的多,但昔日的輝煌如今已經夷為平地,遺址四周已經圍上了施工設施,參觀的人都好奇地想透過那塑料圍欄看看,但的確除了那堅硬的水泥和轟隆隆在工作的機器,什麼也沒有了。新的世貿大廈還可以重新矗立在曼哈頓,但那些“9.11”事件中失去的這麼多無辜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但願他們走向的是天堂之路。

當夜色降臨的時候,時代廣場的霓虹燈更讓這個世界著名的城市開始顯示她的繁華與魅力了,不過我們卻要離開她了。我知道這樣的城市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她,我只是那成千上萬的走馬觀花者之中的一位,浮光掠影都談不上,只是讓曾經在電影,書本裡無數次遭遇過的城市真的出現在我眼前是,我卻仍舊難以將他們聯系在一起,看來我更願意珍藏記憶中的紐約。

別了,紐約,可是我卻並不依戀你。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