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追雲游(七)

作者: 路上

導讀滇西北---追雲游(七)2003年3月27日 回去的日子已指日可數了,不願在被窩裡去等待黎明的到來,我要更多的體會。大早,又帶上相機穿梭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板上,看著行人漸多,看著太陽漸高,看著石板路上發出閃閃光芒,全身心的享受著。 定好了29日早上的回程機票,數來也只有不到兩天的時間了,現在看來時間是如此的寶貴。計劃今天要去白沙看看 ...

滇西北---追雲游(七)2003年3月27日

回去的日子已指日可數了,不願在被窩裡去等待黎明的到來,我要更多的體會。大早,又帶上相機穿梭在古城的石板路上,累了就坐在路邊的石板上,看著行人漸多,看著太陽漸高,看著石板路上發出閃閃光芒,全身心的享受著。

定好了29日早上的回程機票,數來也只有不到兩天的時間了,現在看來時間是如此的寶貴。計劃今天要去白沙看看麗江壁畫,還要上玉峰寺瞧瞧萬朵茶花,真的是分秒必爭了。

還是到紅太陽廣場借了自行車,這次的高原鍛煉遠要比上次到束河遙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上路了。我們的目的地是玉龍雪山腳下的白沙。

還是那段上坡,還好在那黑龍潭外的米線店飽餐了一頓米線,才有力氣騎完這樣一長段上坡路。天也不太好,玉龍雪山在雲層中若隱若現的。公路是筆直的,徑直延伸直至在雪山腳下漸漸消失在遠方,路邊是成片的田野。春天的確來臨了,那些綠油油的莊稼在風中搖弋著春天的樂章;高高的大樹在綠色的田野裡將枝丫伸向天空,在一馬平川的大地上,就像是跳動著的音符;遠處的雪山就是這樂章的高潮。

在前方的岔路往白沙的方向前進,一條碎石路將我們引向了這樣一個小村莊。與之前去過的束河有著同樣的古樸之美,盡管村莊很小,但處處都洋溢著歷史的沉澱。盡管去參觀了白沙壁畫,也在那裡欣賞了一段納西古樂,但那感覺是被圈起來的文化,是被描以重彩的歷史。我更欣賞那自然的,隨意的白沙。

出了白沙,往雪山繼續前進。隨處可見的桃花、梨花包圍著這個村落,房屋是星星點點的,在這雪山腳下,在這青天之下,如此融洽。

坡度越來越大了,騎車已很困難,只能推著車在盤山路上前進。越來越高,其實我們已經在玉龍雪山上了。此行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瀏覽一下這坐伴隨著古城的雪山,所以此行也許能稍微彌補一下這裡的不足吧。

在山坡上遠眺,麗江壩子在群山中延展著,就是這裡養育了有著和她一樣遼闊的豪情的麗江人,養育了這一方充滿夢想的土地。強烈的陽光下,升騰起的霧氣中,她更加的多姿。

轉過幾道彎後,終於來到了玉峰寺。現在正是觀賞萬朵茶花的時節,聽說在之前之後的日子裡,將有近兩萬朵的茶花在這裡的茶樹上開放。

玉峰寺的萬朵茶花的確與眾不同,很難想像的滿枝頭的茶花長在一棵看似一般的茶花樹上,相信是天地的靈氣在此彙聚的結果。

滿園的春色在百花的綻放下是如此的奪目,在這雪山上,心又一次地膨脹了,此刻我相信,口中的氣息將化做彩雲,飄向遠方的家園。深呼吸間,一切都在上升,感覺是飄飄然的,這片天地將是身心的歸宿。

要回去了,跨上單車,在那段原先推車上來的坡路上,以幾近瘋狂的速度下行。心拖韁似地狂奔,無盡地宣泄,若此時有翅膀的話,那我定將從這裡起飛,我將鳥瞰這是怎樣的紅土地啊!

僅兩分鐘的下行就來到了山腳下,興奮之余剩下的是心跳的感覺,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歸途基本都是緩緩的下坡,我們前後交替著在著高原的公路上滑行著,汽車從身邊飛馳而過,風不停地吹拂著,將雪山拋在身後。我們緩緩前行,無意間感到了我們即將離開這裡的無奈,藕斷絲連的感覺就在與玉龍雪山之間飄蕩著。

剛過白沙鎮,天開始下起了小雨。這個時節是很少下雨的,看來我們很有幸來欣賞一下雨中的雪山。天時雨時晴,有時干脆是下著太陽雨,美妙的彩虹在悠然間出現在田野中,但又瞬間消失。這就是雲南,這就是彩雲的家。

濕潤的高原空氣中,騎著單車,這是種享受了。在這潤物的大雨過後,心情也被滋潤了,看什麼都似乎是那麼的清新,是那麼的輕柔。

又回到了麗江,走入這裡的人群,又一次成為了這片風景中的一員了,也許無數次地會出現在那些陌生人的相片裡,相信此時的我也將會被作為風景中的主角,因為我已經屬於了這裡,也因為我即將離開這裡了。

麗江的夜晚再次降臨,周圍的小資氛圍包容了一切,小溪的水還是那樣流淌著,一切都沒有改變,此時的心,那即將要踏上歸途的心,也希望長久地在這裡感受著,傾聽著……

2003年3月28日

最後的整整一天了,睡意仍舊朦朧,但我也不希望將這夢境就此結束了。今天的計劃要去那拉市海,與一位在虎眺峽結識的廣西旅友和一位當地的納西小姑娘(小和)。

在大水車的廣場上集合,小和身著納西民族服裝,在陽光下是那麼的艷麗,卻又那麼的與這身後的古城相和諧,畢竟這裡的人和這裡的大地和這裡的天空原本就是融合之體了,盡管商業已經將這裡徹底變了樣,但那種和諧仍像眼前的一樣。

去拉市海,我們搭上了車貨兩用車。還是第一次上這樣的車,擠在小小空間的車廂裡,聽著小和與當地司機親切的交談著,似乎我們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在這納西的大家庭中,能夠感受到的也是自己心中的那份淳樸之心。盡管在城市中已久,這份心也被深深的掩藏了起來,但在這裡,發現原來淳樸是那麼的親切,是如此另人愉快的。

拉市海也是個季節性的湖泊,每當冬天的時候這裡聚集了上千的候鳥,想必也是相當的壯觀;夏季時卻是水草豐茂。此時的拉市海正值春季之初,湖水同樣倒映著天空的色彩,湖邊卻是干涸的土地,在陽光的長期支射下,龜裂的大地似乎渴望著雨季的來臨。這裡的候鳥已經向北方飛去了,只留下少數的,在湖面上掠過,也許它們也正和我們當時的心情一樣。這是片令人忘懷的天地!

拉市海的樹很有個性地生長在水中,而且真的是千姿百態,在這片寧靜的水域中守望著遠方。

在這悠然天地中,時間在悄悄地流逝著。我們在這拉市海邊漫步著,感受這這時間的流動,很細膩。盡管時間最終是要把我帶回來時的那個城市,但此時此刻的海邊的寂靜卻將被我的相機留下了。

順著海邊漫步,走進了拉市的農村,真正的農村氣息,牛在草堆裡津津有味地反芻著;小豬們圍繞在母豬的周圍嬉鬧著;遠處有著的狗吠聲;土牆的大門上貼著的紅色門畫;梨花樹在土牆後高高地伸了出來;牆上還寫著幾十年前的標語……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停在了時間之中,就此相信,盡管時間的流逝,但在這裡卻也許不會有改變的。如果以後有機會重游,我還會來這裡,看看這次我留下的足跡和到處宣灑著的悠然心情。

出了村莊,走進一片桃花林中。枝頭的桃花正茂盛,一派粉色中,遠處的拉市卻是一抹幽藍。再美的景色也不過是如此了,奢求什麼呢?趕快按下了快門,記錄下這景,這陽光,這風的聲音,這份心情……

太陽在告訴我們應該是回去的時間了,現在算來,明天的這個時候我將回到那個來時的城市。無比的留戀在此蔓延開去,幽藍的拉市海此時正盛放著這份憂郁。

回去,搭上農用車。在車後的車鬥上,感受著農村的感覺。此次來雲南,基本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坐過了:來回的飛機,路上的汽車,金沙江的渡船,明永的馬,虎眺峽的徒步,此刻的拖拉機……還真是豐富多彩。

在夕陽中,最後地欣賞著麗江的春天,那美麗中夾雜著些許的憂傷,是那離去的憂愁。

又回到了古城,這段日子與這裡相伴,進進出出的,每次回來這裡,那石板路和那小溪水每每都迎接著我們這些風塵僕僕的人,那就是一種到家的感覺,想來明天就要離開這個“家”了,也不知合適才能回來。的確心中的感受此時已無法用言語表達,此刻只能用剩下的這些時間在游歷一遍這裡的每條街道,希望等回去後能在回憶中重建這個古城水鄉。

太陽快落山了,坐在四方街的石板上。天開始下起了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雨滴在青石板上跳躍著,游人在身邊擦肩而過,而我卻在這雨中欣賞著這個古城的另一種姿態。雨中的麗江正與此時的心情相同,一種淡淡的憂郁從路上的五花石板縫中揚起,飄蕩在這濕潤的空氣中。心靈無法抗拒這樣的氣息,回憶起之前15天的經歷,這群山峻嶺,這白雲幽谷,這冰川澗水,這樸實民風,以及同游的這群伙伴……真的舍不得這裡的一切!

今天麗江的夜是如此的寧靜,看著華燈已上,小雨中的麗江除了妖嬈外,更有一種悠然,一種慘然的美麗。也許上蒼給予的這場小雨使我能體會到這樣的一個古城的夜晚。

在睡夢中,我還在這裡與草木一起呼吸,與小溪一同歌唱,與彩雲一樣的悠然……

2003年3月29日

仍舊是那樣的早晨,高原特有的早晨。趁著古城還未醒來,我們背起行囊,滿載著回憶,踏上歸途。

這是一次怎樣的旅程啊?看著玉龍雪山在身後越來越遠去,兩旁的油菜田飛速從窗邊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反復在心中徘徊著。也許我此時確無法回答,也許我會用更長的時間來體會這個旅程帶給我的所有。

臨上飛機,取出一個空膠卷盒,在這群山環抱的壩子上,迎著初生的太陽,我將這裡的空氣、陽光、雨露、心情、回憶一起裝了起來,我要帶回去,與朋友們一起分享這裡的一切。

起飛了!來時上飛機充滿了期盼,去時卻充滿了依戀,如此的彩雲之南,我一定會再回來的!

飛機很快將我們從長江頭送至了長江尾,看著飛機穿越一片淡紅色的灰塵後降落在機場上,這裡的天似乎離了太遠太遠。才幾個小時前,我還能伸手觸摸的蒼穹,現在卻遠離了。周圍的一切看來都是那麼的陌生。其實這才是現實的生活,但心中卻無法肯定。

回家的路上,坐在舒適的車中,柏油馬路是如此的寬闊,但心中卻還惦記著那裡的山路,那裡的一切。

晚上,與先回來的朋友們又一次在回憶中分享了彩雲之南,直至深夜。

2003年3月30日

太陽升起來了,盡管在灰蒙蒙的空氣中那光已不純淨,但心中洋溢著的陽光卻還是那麼燦爛,這是彩雲之南的陽光,這是天空盡頭的光線……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