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免費游(六)

作者: 江西老表

導讀小平樓、小平小道、小平勞動過的車間: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夫婦在江西的3年零4個月生活中,住在南昌陸軍學院一號樓(既小平樓)每天早晨步行20分鐘約3華裡路程,到新建縣拖拉機廠參加勞動,這條路被稱為(小平小道)。 鄧小平一生有兩次政治磨難與江西有關。30年代初期,他在江西中央蘇區被左傾錯誤路線打成(毛派頭頭)下放農村勞動改造。文革時,65歲的鄧 ...

小平樓、小平小道、小平勞動過的車間: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鄧小平夫婦在江西的3年零4個月生活中,住在南昌陸軍學院一號樓(既小平樓)每天早晨步行20分鐘約3華裡路程,到新建縣拖拉機廠參加勞動,這條路被稱為(小平小道)。

鄧小平一生有兩次政治磨難與江西有關。30年代初期,他在江西中央蘇區被左傾錯誤路線打成(毛派頭頭)下放農村勞動改造。文革時,65歲的鄧小平與夫人卓琳,繼母夏伯根又被貶到江西,下放工廠勞動改造。江西的冬天很冷,鄧小平夫婦去廠裡勞動走大路要一個小時,既勞累又不符和保密規定。工人們就在工廠的後牆開了一個小門,專供小平夫婦出入。從那以後,每天清晨和中午,都有兩位老人行進在這片田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漸漸踏出了一條堅實的小道。今天人們稱它為小平小道。在這條坎坷的小道上,鄧小平走了三年,思考了三年。有人說,中國後來發生改革開放的許多事情,就是從這條小道上開始思考的。最終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在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還保留著一台鄧小平同志乘過的拖拉機。小平同志在廠裡勞動時,有一次突然暈倒,當時車間裡的工人都慌了,不知小平同志患了什麼病。卓琳問一位叫程紅杏的女工家裡有沒有白糖,她說小平喝了白糖水一會就會好。那時白糖還是緊缺商品,要憑票供應。程紅杏二話沒說,急忙跑回家裡衝泡了一杯濃濃的白糖水,小心翼翼的端回車間,讓小平同志喝了下去。小平同志好了一些後,廠裡破例第一次用那輛唯一的拖拉機把小平同志送回陸院駐地。過去的歲月裡,廠裡不管怎麼難,都沒舍得賣掉這台拖拉機。很多年後,鄧小平同志將自己的積攢買了一輛客車送給廠裡,卓琳同志還寫了一封信,真誠感謝工人師傅們在三年中對他們夫婦的關心愛護和照顧。


精選遊記: 南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