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的風情

作者: 小天若

導讀亙古的風情西安記游 到上海看五十年,到北京看五百年,到西安看五千年……如此深厚的底蘊傳說,吸引著我走 近了隱藏在廣袤西部的腹地的西安。 八百裡秦川黃土,埋葬了十三朝的古國風華,然後留下一 座城市,喚作長安……趕赴西安的路上,我的腦海裡不時地閃過這些從網上搜羅來的信息。 如此動人心魄的描述足以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但在活生生的歷史和現實面前 ...

亙古的風情西安記游

到上海看五十年,到北京看五百年,到西安看五千年……如此深厚的底蘊傳說,吸引著我走

近了隱藏在廣袤西部的腹地的西安。

八百裡秦川黃土,埋葬了十三朝的古國風華,然後留下一

座城市,喚作長安……趕赴西安的路上,我的腦海裡不時地閃過這些從網上搜羅來的信息。

如此動人心魄的描述足以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但在活生生的歷史和現實面前,一切的語言都

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是在一個春意正濃的明媚下午,汽車從機場急奔城市中心,沿途穿過綠悠

悠的麥田和黃燦燦的油菜地。等我小憩片刻後睜開眼睛,車窗外的景像驚天動地:薄暮襲來,

大風起兮,塵土飛揚。土城!的確,這是一座屬土的城市:四四方方,環抱內城,高十數米,

周長約十幾公裡的城牆;城樓,箭垛,旗杆俱全,當中的方磚厚大渾沉。

走進城牆,撲面而來的風沙讓我恍若與秦漢雄風盛唐氣像不期而遇。來到西安,不能不喚起

秦漢唐朝的空前盛況。面對綿延起伏的城牆,即便眼唇在滿街塵灰當中翕合得難受,我的心仍

為它的蒼茫雄偉而莫名興奮起來。

但西安顯然並不像來之前我所聽聞的那樣,除了舉目可見的古跡及眼花繚亂的小吃外,還有

一座從千年底蘊中破殼而出的正在崛起的現代都市。讓人稱奇的是,一切現代化的改變在降臨

這座城市時驟然變得靜悄悄了,一切人為的改變都不忍驚醒沉睡千年的亙古的神靈。亙古!是

的,亙古的西安,亙古的風情!置身城中,面對著那些沒做過任何刻意修葺的原始城牆,作為

個人的微茫不容置疑地衝破了我的思維。但西安的風情顯然不止於此,除了秦時的明月漢時的

關,即便那些在郊外漫山遍野的矮樹青草,下面幾乎都埋著一個個尊貴的名字,秦始皇、漢武

帝、武則天……他們曾經在屬於他們的那個年代錦衣華服唱和興衰,但或許他們根本就不會想

到,千載而下,所有的起伏更迭都已經被歲月無情地付與斷壁殘垣。

深入西安城的心髒地帶,是巍然屹立的標志建築鐘樓,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整齊對稱地從它的

四面放射開來,尤如忠心耿耿的戰士守衛著它。鐘樓旁邊,便是著名的鼓樓廣場,廣場當中不

知留下了多少慕名而來的游客來去匆匆的腳步。然而,當我駐步在鼓樓城牆邊,映入眼簾的卻

是秦漢唐的子孫們,挈婦將雛,偷得浮生半日閑。不容我目光停留,耳邊立馬響起雜七雜八的

樂器聲。我循聲抬眼往廣場中望去,開闊處,人多嘈雜,卻是一民間劇團,拉開場子。唱調自

晚風中來,大有生硬氣調,怎麼聽都不像戲。忽聞那邊廂一老者笑雲:咱這秦腔,本來就不是

唱,是吼出來的。這不可不說是西安城的另一番味道。此情此景,我面對著飛揚塵灰伴隨著入

夜余暉,眼前盡是迷朦和蒼茫,我的心神隨之停滯,就像江南的水鄉和雲南的麗江古城,讓游

子像孩子般安詳從容地放慢腳步一樣,心底深處不禁吐納著早已記不清名字的唐宋詩詞,與那

些一知半解的吼腔聲齊和。亙古以來,多少像李白等千古流芳的文人騷客在西安留下了他們的

足跡,鑄就了屬於西安的文化盛景。時空交錯中,西安以文化的名義被保存了幾千年,戰爭不

曾讓它消亡,災難不曾使它毀滅。直到今天,掩卷不住的厚重氣息依然讓人難以把持。

在柳絮飄揚的三月小巷停駐,看看紅的磚青的瓦,轉轉街角薄塵中的古文化小攤,還有老城

牆下安詳的老人,鐘鼓樓旁歷史的塵煙……或許,多少次的雨水都沒能洗去古城的塵埃;或者

,這樣的氣息仍將綿延千年。安詳、沉穩,一如那一卷卷夾著塵土帶著書香的古卷。

西安讓我變得寧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