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一片仙境從道縣到寧遠的第一晚住縣城的奧都賓館。一進賓館便感受到那句俗了好多年的話,真的是賓至如歸。我是傍晚到的,等收拾好行李,到餐廳准備吃晚飯時,餐廳的服務員正在用餐,於是齊齊對我說,你一個人吃飯有什麼意思,不嫌簡單的話,不如和我們一起吃工作餐吧。吃飯時,聽說我次日要去九嶷山,餐廳經理小黃便說,她就是九嶷山人,她有調休,明天可以陪我去。還說,去九嶷山,應先去灌溪,在去九嶷山的途中,那裡被稱為灌溪仙境和十裡畫廊,景色極其優美,是九嶷山地區的第一個看點,而且一早去最好。於是說定。
次日早七時,小黃准時來到賓館門口,工作服已換成一身休閑裝。我們在寧遠的鄉村汽車站搭去下灌鄉的汽車。小黃告訴我,去九嶷山的路上,有一處岔道,一直走到舜帝陵,拐彎走就是去下灌鄉的。灌溪仙境就在下灌鄉的下灌村,屬於九嶷山地區。我們到達下灌村後,溯溪而上,十裡峽谷,一江流水,兩岸山峰聳翠,腳下清泉蜿蜒,清江倒影,山水相映,構成一幅幅自然山水景觀,真的是移步易景,人在畫中,如醉仙境。不一會兒,下起雨來,且越下越大,此時,再往兩岸看,峽谷裡,迷蒙一片,座座山峰像碧紗中尚未醒來的仙女,那秀姿似有似無,令人遐想,我頓時覺得整個人恍恍惑惑起來,我這是在哪裡,這是人世間嗎?當然,此時拍照變得困難了。這時,小黃接到電話,賓館要開防非典緊急會議,不得不回去了。小黃不無遺憾地說,不能和你繼續去九嶷山了。在岔道口,和小黃分手時,她又告訴我,灌溪仙境不同的天氣,景致不一樣,早晨看是一種樣子,正午看是一種樣子,雨天看是另一種樣子,而傍晚看,又是一種樣子。正是小黃這句話,引得我後來又二下灌溪。果然天氣晴好太陽升上中天時,“仙女”們懶懶地撩開碧紗,露出苗條身軀。這時駐足遠眺,山勢逶迤,山巒莽莽,連綿不斷。既有獨立山峰,又有如屏如嶂的遠山襯托。群山如千帆競發,又如波濤起伏、奔騰不息,猶如關山月的水墨畫《江山多嬌》懸掛天際,氣勢磅礡。更奇的是,群山山頭俱朝向九疑,後來,九嶷山管理局的夏書記告訴我,這叫“萬山朝九疑”。而到了傍晚,山谷裡,炊煙繚繞,山道上牧童晚歸,群峰晚霞塗抹,殘陽似血,五彩繽紛。據說,當年徐霞客到此便感嘆到:“游九嶷而不經此,幾失其真形矣!”後來,我在牛軋嶺,在牛頭江,在去三分石的路上,到處看到的都是如灌溪這樣仙境般的景色。於是我頓悟,難怪小黃那麼漂亮,難怪她是九嶷山人。像這樣的美人兒,大概只能出自九嶷這樣仙境般的山水中。瀟湘出美女,又一次得到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