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散記(四)

作者: linxu

導讀上午10點自巴黎出發,北上經比利時去荷蘭。法國北部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看去只種油菜和小麥。路上導游介紹說,荷蘭有“四寶”,即:風車、郁金香、奶酪和木屐;荷蘭有四多,即;自行車多,妓女多,小偷多,郁金香多。 下午三點多到海牙。雖然首都在阿姆斯特丹,而議會、首相府和中央政府各部門仍設在海牙,因此實際上這裡是荷蘭的政治中心。和戛納、尼斯一樣 ...

上午10點自巴黎出發,北上經比利時去荷蘭。法國北部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看去只種油菜和小麥。路上導游介紹說,荷蘭有“四寶”,即:風車、郁金香、奶酪和木屐;荷蘭有四多,即;自行車多,妓女多,小偷多,郁金香多。

下午三點多到海牙。雖然首都在阿姆斯特丹,而議會、首相府和中央政府各部門仍設在海牙,因此實際上這裡是荷蘭的政治中心。和戛納、尼斯一樣,也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濱海城市。它的特別之處在於這裡有個國際法庭,是聯合國的司法機關。

下午五點來鐘到了阿姆斯特丹,這是荷蘭的法定首都。在海牙市內和郊外的鄉間小道上,隨時可見男女老少悠閑地踩著自行車的身影。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更多。使人叫絕的是,在多數的自行車停車場上,都有制式的停車架,使停放的自行車,有規則地上下錯落,其擺放密度、空間的利用可用科學兩字來形容。

到西歐之後,各國的市區裡、高速公路上,如蟻的大小機動車輛使人眼花繚亂。而這個在藍天、白雲、碧野、鮮花、風車、牛群、綠樹、自行車組成的神話般浪漫的國度裡,不由人們不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因為到的比較早,直接來到達姆廣場,它位於市中心,是全市最熱鬧的地方,全國性的慶典儀式都在這裡舉行。廣場中央矗立的紀念碑是為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犧牲者建立,模樣不雅,頗像男性的陽具朝天挺著,以致有人說,荷蘭是“性都”,那是個性的標志。廣場邊上有教堂和繁華的街道,一家家豪華的商店裡擺滿了世界最時髦的商品。

晚飯後,導游說今晚還有一個參觀“櫥窗女郎”的項目。這是荷蘭的“特產”,也是外國游客必到之處。

這種稱謂對我這個孤陋寡聞的人,乍聽起來卻是滿腹狐疑。到了地方,方才知道那是紅燈區。

原來在荷蘭,這是憲法許可的。街口有專門的警察守衛,負責維護嫖客、妓女的權益。所謂櫥窗,即是各個城市隨處可見的陳列商品的落地大櫥窗,只不過在此處擺放的“商品”,全是“那種”女人。身著三點式,在迷幻般的燈光照射下,如實地映照出她們的身段和臉部表情。面對著熙來攘往的男女老少游客的指指點點,神情泰然自若。大概在她們的意識裡,自己所從事的是政府批准的合法“工作”,或者是正當生意,沒什麼不妥或不好。聽說這些人中不少已經相當富有了,午夜後,她們的“小白臉”紛紛開著諸如“奔馳”、“寶馬”之類的高級轎車,接她們“下班”,回去繼續他們的談情說愛。也有學生,賺夠學費,再去上大學。在那一帶幽深的街巷裡,都是此類燈光爭奇鬥艷的櫥窗。而且國家允許銷售和吸食毒品,同性戀者有著自己的商店和活動場所,門口高高掛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旗幟。漫步在阿姆斯特丹街頭,來自文明古國的我們,在這個風車輕轉的地方,心靈和意識卻時不時地,在和外界的交彙中產生強烈的反差、碰撞。常令我們瞠目結舌!

次日上午到阿姆斯特丹的郊外風車村,剛好那裡有個木屐廠,可以一舉兩得。

木屐是從一塊木頭上刻出一只鞋子,做工考究,造型古樸,再塗上色彩斑斕的顏色,非常漂亮。由於荷蘭1/4土地低於海平面,且雨量充沛,地面潮濕,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那個年代,著實是護腳上品。雖然今天有了輕便而又花樣翻新的高級防潮鞋,但是荷蘭人對它情有獨鐘,人們在勞動時,仍然喜歡穿木屐。不過在旅游成為一種時尚的今天,它的功用己遠遠超過了穿著。作為荷蘭的一件“寶”,游客往往都願意大方地掏出美元、英鎊、歐元、人民幣,成了荷蘭人名符其實的“聚寶鞋”。

而在藍天白雲下、鮮花綠地上的風車可以用壯觀兩個字來形容。荷蘭風大,一年中日平均風速達5米/秒以上的有320天,於是創造出風車,利用風力進行灌溉、排水、磨面、造紙。15世紀風車就已風行全國,最多時達9000多座,故荷蘭有“風車之國”之稱。風車翼片長達20米左右,基座粗壯高大,有四層樓高。進入20世紀以後,風車的作用逐漸被新的科學技術所代替,但荷蘭人依舊對它懷有深厚的感情,仍有許多被作為國寶保護了下來。在荷蘭平坦的原野上,讓代表中世紀古風古韻的風車迎風傲然挺立,威風得令人驚嘆不已。

而小偷,是我們到西歐之後不絕於耳的話題。說是除了奧地利之外,西歐其他各國小偷都非常猖獗,且中國人是首選的扒竊對像。一來如今中國人兜裡有了錢,二來中國人不用信用卡,身上多的是現金。不論是Z教授還是陸導,一直是殷殷交待,並有鼻有眼地說國內團體的誰誰被偷、被搶,看來不是空穴來風。所以,一路上每逢下車,陸導都要像幼兒園的阿姨那樣嘮叨一遍:“只准帶照相機,其余東西放車上。”因此一路上卻也相安無事,大概這便是“凡事予則立,不予則廢”的道理。

只可惜在郁金香之國的荷蘭,卻不曾看到它的影子。而在西歐我們所到之處,無論在市內還是郊外都能看到五顏六色的郁金香,不知是何道理。

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賓館的房間裡,備有燒開水的電熱壺。顯然也是為了滿足東方人的生活需要。


精選遊記: 阿姆斯特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