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碎片

作者: 晴空飛鳥

導讀一、蘇堤春曉走在四月的西湖邊,才知道為什麼杭州人會自豪地自稱為天堂人。到處鶯飛草長,春暖花開。 蘇堤上,兩邊的柳樹舒展了葉子,隨風擺動,輕拂著水面,像少女的秀發,情人的吻。 滿樹的桃花梨花仿佛用全部的生命來揮霍這一剎那的美麗。 在映波橋上,望著遠處金碧輝煌的雷鋒塔。幾次路過雷鋒塔,看著長長的戶外自動扶梯,死活也不願意上去。曾經的‘雷 ...

一、蘇堤春曉走在四月的西湖邊,才知道為什麼杭州人會自豪地自稱為天堂人。到處鶯飛草長,春暖花開。

蘇堤上,兩邊的柳樹舒展了葉子,隨風擺動,輕拂著水面,像少女的秀發,情人的吻。

滿樹的桃花梨花仿佛用全部的生命來揮霍這一剎那的美麗。

在映波橋上,望著遠處金碧輝煌的雷鋒塔。幾次路過雷鋒塔,看著長長的戶外自動扶梯,死活也不願意上去。曾經的‘雷鋒夕照’也只能是在書籍裡去尋找。

一只游船劃離柳鶯深處,向繁華的彼岸駛去。

二、漫步白堤

下班了,穿過湖濱路。夕陽西下,橙紅的湖面波光粼粼。風吹過,卷起樹葉和花瓣漫天飛舞,美得讓人傷心。

坐在白堤的木凳上看日落,點一支煙緩緩地吸著。太陽一點一點地落向寶石山的背後,遠處的群山漸漸黯淡。

游人騎著自行車掠過,風箏在天上飛。穿著校服的年輕情侶牽著手走過堤岸,感覺真好。仿佛我也分享了他們的甜蜜。

在游人如織、繁花似錦的四月西湖,我竟然可以聽到指間香煙燃燒的聲音。那是最寂寞的聲音。

三、九溪煙樹

一直說,最美的風景不在景點,而是在路上。

去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九溪煙樹’,又一次證明了我的觀點。

從市區座游線到九溪的路口不過半小時。這裡通常不會列入旅行團的項目,所以游人比較少,大都是本地人周末來山裡走走。‘九溪煙樹’不過是一個人工瀑布和人工湖,旁邊種著些桃花李花,繞湖走10分鐘就出來了,沒勁。

吸引我的是從九溪路走到‘九溪煙樹’,再一直走到龍井村的那段山路,須時約1小時。杭州人把它叫‘九溪十八澗’,因其中要澗過溪流,我數了一下,一共九次。那為什麼叫十八澗呢,難道是指來回?

江浙一帶的山都很靈秀。一路上鳥語花香,路口有大片的油菜花田,山坡上無數的茶園和采茶人,小徑兩旁高大的衫樹,三五成群的美術學院的學生在寫生,寂靜的樹林裡溪水潺潺。。。

采茶女粗布包頭,罩頂草帽,腰間系一個胖大的竹籮。

一個長發披肩的白衣女子獨自坐在山坡上的茶園裡寫生。遠遠地走過,並沒有停留。

傍晚時分,結束了一天辛勤勞作的采茶女回家歸去。剛好與我同路,都是去龍井村的。她們熱情地招呼:去咱家喝茶吧,都是自家采的,今年新茶!

半小時後,帶著唇齒間漫溢的甘香,我走出龍井村,遠遠就看到車站下站著一個白色的身影和大大的軍綠色畫夾。

等車時,她走過來對我說:剛才我在畫畫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女孩背著大大的相機獨自從山下走過。

我微笑:我也注意到你了。很高興認識你。

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行走在路上,永遠都會有意外和驚喜。

四、雲棲竹徑

‘雲棲竹徑’從市區座游線過去不過半小時,對面就是杭州人腐敗的好去處‘梅家塢’。如果把熱鬧喧嘩的‘梅家塢’比做牡丹,‘雲棲竹徑’則是山谷裡的野百合,清新自然。

竹林裡很幽靜,據說要下著小雨更顯其韻味。沿著石板小徑往山上走,經過一泓清池,池邊一涼亭上書‘洗心亭’,頓覺神清氣爽,耳目一新。竹林正在出筍期,風吹過竹葉嘩嘩地響。

發短信給千裡外的他: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竹動,風過而竹不留痕。

五、閑適人生

我覺得這是最適合形容杭州城市風格的詞語。

杭州與成都有很相似的特點,就是生活特別的閑散,消費能力強,敢花錢。

茶館多,飯館多,周末愛去農家樂。當然實質內容有不同,成都的消費平民化,杭州比較附庸風雅。

成都人愛擺龍門陣,一壺水,一碟瓜子就一個下午。杭州人在茶館喝茶還要吃自助點心,幾十中干果小點心,露天茶座必在西湖邊或是桃花李花桂花樹下,坐下開打——打牌。

曾經對杭州的朋友說過,杭州是一個很適合退休養老的地方。但對年輕人來說,卻是一個消磨人志氣的地方。

一直覺得杭州的戀人們真幸福,有這麼多幽靜優美的地方可以去談戀愛。西湖邊,樹林中,山裡。。。

還有數不清的咖啡館茶館酒吧。。。

不過老實說,杭州的咖啡館只會附庸風雅,在臨街的陽台搞個人拉拉小提琴,樹林的小樓前建了小噴水池,立個裸體小人像為之品位。。。所謂的冰滴咖啡5秒鐘上桌,哥倫比亞咖啡一味的酸苦,客人只會點卡布奇偌。。。

茶館只能用俗字來形容,在所有的茶館都可以看到打牌的客人大聲喧嘩旁若無人,無論白天黑夜。更別說周末的梅家塢了。就像廣東人喝茶其實是點心為主,喝茶為輔。看來杭州人喝茶也是休閑之意不在茶啊。。。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