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游記

作者: xiaoyaoyou666

導讀又是七日的長假,照例是要到什麼地方游歷一趟的。細數重慶周邊的風景區,大都已去過----金刀峽、仙女山、金佛山、峨眉山、鯉魚河...... 那些慕名已久,卻又無緣相見的美景,差不多是距得太遠,舟車勞頓不堪忍受的----我有暈車的壞毛病,一旦發作,天旋地轉,任由人間天堂,也無福消受了。 這次是下決心要走得遠一點了。 清麗的景色離城市愈來愈遠,人們仿佛追逐花 ...

又是七日的長假,照例是要到什麼地方游歷一趟的。細數重慶周邊的風景區,大都已去過----金刀峽、仙女山、金佛山、峨眉山、鯉魚河......

那些慕名已久,卻又無緣相見的美景,差不多是距得太遠,舟車勞頓不堪忍受的----我有暈車的壞毛病,一旦發作,天旋地轉,任由人間天堂,也無福消受了。

這次是下決心要走得遠一點了。

清麗的景色離城市愈來愈遠,人們仿佛追逐花期的蜜蜂,不由自主地隨之而去。

天也似乎在引誘著蠢蠢欲動的心。

節前陰雨纏綿了好長一段時間,秋意趨濃。

每日走在濕漉漉的街道上,漸漸對陽光陌生起來。

不料到了准備出發的前一日,雨竟然停了,讓人在心中突添了幾分喜悅。

待車在彎彎的山路上急速前進的時候,滿眼的畫卷使得看慣了城市中灰白的高樓、藍玻璃幕牆的眼睛一下子被撲面而來的綠色撐得滿滿的,好像要裂開了似的。

大山之中可供種植的的平地很少,於是當地的農民就見縫插針地在山地上每一小塊空隙種上紅薯或別的作物。

茂茂密密的綠葉簇擁著,四面散開來,恰似掛在山間的一汪汪碧綠的泉水,又好像在其間跳躍的精靈,沉寂的山坡因此而更加生趣盎然。

初秋的天氣,空氣裡有尚未來得及褪去的夏天的味道。

陽光在山路上時隱時現,時而在一片片葉面上閃過,發出鏡子一樣的光芒。

而藏在山的陰影裡,就是潑墨一樣濃郁的深綠。

路邊的蘆葦瘦瘦的,仿佛過去某個朝代不盈一握的美人腰肢。

白蓬蓬的蘆花應該是到深秋才會綻放,隨處飄散。

而現在,它們只是一面面小小的三角旗,順著風吹的方向生長,為旅途中的人指引方向。

中途下車歇息,田埂邊的池塘裡,荷葉仍然碧綠可愛。

慵懶的影子閑閑的映在水面上,偶有幾只鴨子在其中嬉戲覓食。

想來那胖胖的藕節還未曾挖出來,不然,那荷葉早該凋零了。

想起去年十月出游,也是經過一片荷塘,枯槁的荷梗倒映在水中,千奇百怪的姿態。

在那一刻,深切體會到秋的肅殺。

而今年,秋來得緩了,輕輕的腳步,慢慢的靠近。

讓人可以真切從容地細品這一季成熟的韻味。

我們的車在山路上卷著渾黃的塵土前進,常常可以看到路邊有赤足的農村孩子行走。

見到我們的車,停下來回頭看著,一直到車越過他們,轉過頭,還在看。

他們衣著都很差,大部分的孩子還背著碩大的背簍,沒穿鞋的腳丫上糊著泥巴。

但途中所見的希望小學都修得整齊完善,不知為什麼又松了一口氣,希望還是有的,不是嗎?

四面山最著名的是瀑布,最著名的瀑布就是望鄉台瀑布。

望鄉台瀑布上下落差達152米,遠望似一襲長長的白紗懸於兩山之間。

這個瀑布與中國大部分的景點一樣,是與愛情有關的。

光有風景是不夠的,總要有個凄美愛情為它增添更多讓人懷念的韻味,雖然那些故事總有類似的情節。

古時一對相愛的男女,因世俗的種種原因不能終身廝守,就相約在這高高的山崖上躍下,自盡而亡,但他們的的魂魄思念故土,化為瀑布永遠遙望故鄉的方向。

當站在望鄉台瀑布的下面,我真正感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少。

還隔得遠遠的,就已經有飛濺的水點濡濕我的頭發和衣襟。

轟然的水聲淹沒了人聲的喧嘩,飛瀑落下的水潭表面浮著一層雲煙,那是水形成的霧氣。

潭中露出的巨大石頭上刻著這樣幾個字"三疊"、"丹"、"玉"、"翠"。

初來的人都會讀錯這幾個字的意思,正確的讀法應該是"三疊丹"、"三疊玉"、"三疊翠"。

"三疊丹"的意思是指瀑布周圍裸露的土壤是紅色的;"三疊玉"是指瀑布在下落的過程中水跌如碎玉;"三疊翠"是指瀑布之外包圍著的漫山遍野的綠色植物。

寥寥幾字盡收望鄉台瀑布的精妙,更勝過千言萬語的描繪。

順著在峭壁上鑿出的棧道,來到瀑布的後面,仿佛孫猴子的水簾洞。

隔水看山外風景,風景愈加朦朧而綽約。

低頭看著瀑布墜落的方向,心中竟然想,順著這水柱飛身而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接下來的行程是大洪海。

雖被稱為海,實際上是一個面積頗廣的湖泊。

據說這跟九寨溝一帶稱湖為海子的道理同出一樣,聽到的人在心中就先深遠了起來。

青山綠水,泛舟湖上。

聽船工"吱吱呀呀"搖槳掌舵,看船頭所到之處水面下魚兒四散逃逸。

有風掠過湖面,又在發梢撫了過去。

一時間心曠神怡,忘了身在何處。

大洪海中有一樣很有意思的鳥,當地人稱之為"打滾鴛鴦"。

所謂"打滾",是巴渝一帶的俚語,含有不正經、不做正事的意思,用來形容這小小的鳥兒,倒是很新鮮的。

這種鴛鴦的日常生活就是白天覓食,接近傍晚的時候則開始行動尋找伴侶,夜幕降臨後雙雙對對進入洞房,一夜情緣,天明即各奔東西。

第二天,舊戲上演----只是忘了舊愛,換了新歡。故被人冠以"打滾鴛鴦"這一不甚雅觀的名稱。

聽了這個名字的來由,不由想起城市中發生的某些情節,與這鳥兒的習性倒有相似之處。

船上的人都對這種不守常規的鳥兒抱著極大的興趣,一個個睜大了雙眼在湖面上搜尋。找了半天也沒見著那種常常以五彩斑斕的艷麗形像繡在新娘的嫁妝被物上的鳥。

正在失望之際,靠近湖邊的草叢中冒出一只灰撲撲、渾身土褐色羽毛、個頭比剛孵出來的鴨子大不了多少的醜家伙,它在水快速的游來竄去,時而一個猛子扎進水裡,很久才在另一處水面冒出頭來。

"那就是打滾鴛鴦",船工一句話,眾人皆暈倒。

真真是與想像中相差得太遠了,這才是"鳥"不可貌相呢!

渡過大洪海,最終的目的是到以前的川黔界碑前留個影。

雖然重慶成為直轄市後,這裡應該改作是渝黔分界了,但那塊碑還是一直保留著,也算是歷史變遷的一個見證吧。

水口市瀑布是四面山之行另一個必到的景點。

在去之前曾向人找聽,那兒是有一座寺廟嗎?

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心中於是很迷惑,無寺而以寺命名,其中也許又有什麼淵源,可惜卻無從得知了。

較之望鄉台瀑布的婉約,它略略有些豪放。

這個瀑布最大的賣點就"彩虹飛瀑"。

在一段特定的時間內,站在特定的位置,可以看到有彩虹在瀑布內出現。

還是順著瀑布後面的棧道,靜靜地等待彩虹的出現。

在瀑布掉入水潭,水汽蒸騰之時,陽光恰好斜斜地照在上面,於是一道淡淡的虹橋便顯了出來。

淡得幾乎無法辨認。

風過水潭,彩虹也跟著晃動,卻始終不散去。

自然界就是這樣,常常在不經意中造化出奇妙的景觀,好像是隨手揮就,卻更耐看。

還去了三道拐瀑布,還去了龍潭湖,還看了灰千岩壁畫… …

還去了很多很多地方,記憶模糊起來,時間卻悄悄過去了。

在四面都全是山的地方過濾了一次,身輕似燕的回到屬於自己的生活中。

美好的時光匆匆,重溫舊地待來年了。

我在心裡輕輕對自己說。

摘自窗網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