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聽潮指南

作者: ad554

導讀普陀聽潮指南“海天佛國”普陀山之名譯自梵文POTALAKA,譯出為”普陀洛伽“,又稱”補陀洛迦 “,”補怛洛迦“或“普陀羅伽“ ,漢語意為“觀世音淨土”。唐鹹通四年(AD 864年),日本僧慧鍔自五台山偷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欲回扶桑。返回時途經舟山蓮花洋,逢海生鐵蓮花,舟屢不能行,因而感悟到觀世音菩薩不肯東渡,遂無奈登上當時的梅岑島,後建“不肯去觀音院”以 ...

普陀聽潮指南“海天佛國”普陀山之名譯自梵文POTALAKA,譯出為”普陀洛伽“,又稱”補陀洛迦 “,”補怛洛迦“或“普陀羅伽“ ,漢語意為“觀世音淨土”。唐鹹通四年(AD 864年),日本僧慧鍔自五台山偷請一尊觀世音菩薩像欲回扶桑。返回時途經舟山蓮花洋,逢海生鐵蓮花,舟屢不能行,因而感悟到觀世音菩薩不肯東渡,遂無奈登上當時的梅岑島,後建“不肯去觀音院”以供養觀世音菩薩,又因此處與諸多佛經所載的觀世音莊嚴道場普陀洛伽的情形相仿,遂被認為是”普陀洛伽“,並更名,而後漸成觀世音菩薩道場。

普陀又被俗稱為“南海普陀”,這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建都大多都在北方,並且習慣將京都以南的海域稱為南海,故普陀又有此稱。

說起普陀山,咱不可不說鼎鼎大名的普陀山的標志---“南海普陀“立像。據說在九七年農歷九月十九日竣工開光之時,陰霾的天光突然間

放晴,但見一束白光自天際緩緩垂下,籠在觀世音銅像周圍,慈光普照,十分殊勝,見者無不稱奇。看來此像實在有莊嚴海天佛國,淨化世道人心之功用。

普陀山真可以稱之為人間仙境,游普陀自有其種種妙處,各憑體會吧。話說這普陀山全島草木青翠,風景清新,四季氣候宜人,地理位置有極佳,能與滬蘇杭連為一線。為絕佳旅游之處。

本文此處但說普陀聽潮,余者不表。普陀潮音,親歷者妙不可言啊,那簡直是無以言表。聽潮有晝聽、夜聽之區別。當大夢漸醒,聲聲潮聲入耳畔,美哉。

因何要普陀聽潮,據載觀世音菩薩是因聞潮聲而悟道。普陀潮音為觀世音道場潮音,自然要妙不可言了。世俗所謂的觀世音菩薩,其實他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大慈大悲,為救渡眾生,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的。《法華經 普門品》有雲:“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聲音,皆得解脫。”。正所謂”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勝彼世間音啊!

聽潮者,自然是聽海潮也而非人潮,當然要尋找一個僻靜所在。那住處當為第一,息耒小莊為人稱道,但失之靜。綠緣山莊到法雨寺有幾處,面朝千步沙,這普天下至美的沙灘和至美的潮音,小生不敢獨美,說與大家。想靜靜聆聽潮音的,最好注意要避免人潮,每年普陀山的三大香會期,即農歷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分別為觀世音菩薩的誕辰、出家、得道日,人潮洶湧,還是不來為好。

最主要的是說幾個聽潮的好去處。

1.百步沙 可在百步沙內“師右亭”親聆潮音。那可謂直面潮音,壯美啊。

2.百步沙千步沙之間的朝陽洞,可憑欄遠眺,但見海浪日夜拍案,濤聲晝夜不息,每逢大風激浪,又如轟雷崩雪,豁人心魄。至月夜,萬籟俱歇,獨立聽潮聲時隱時現,伴清風習習,更為別致。

3.千步沙,長1270余米,為普陀山乃至普天下至美之沙灘。晝夜聽潮俱佳。

4.千步沙的東北有二石,一曰望海,一曰聽潮。據說在此二石上聽潮,心潮隨之澎湃,情趣別樣。

5。千步沙“望海”“聽潮”二石東有亭曰“無量壽”,俗稱“望海亭”,登之,真可謂“放眼望海,收億萬重浪於眼底;傾耳聽潮,集百萬中樂在其中。”

5.說起普陀山聽潮,“兩洞潮音”萬萬是不可錯過的。而梵音洞潮音洞的潮音則各具特色,如歷普陀,不去此二洞,真是入寶山空手歸,憾事啊。

5.1潮音洞在普陀島東南紫竹林庵前,“不肯去觀音院”入海處,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至洞底約10余米。此處海岸曲折往復,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清康熙三十八年(AD 1699年)御書“潮音洞”於洞壁。洞口朝大海,日夜為海浪擊拍,潮水奔騰如洞口,勢如飛龍,聲若雷鳴。若遇大風天,浪花飛濺,浪沫直衝天窗之上,似巨鯨噴水.如晴天,則有七彩霓虹幻現,令人嘆為奇觀。

5.2梵音洞的潮聲被稱為“天門清梵”。由海潮入洞,拍岸濤聲如萬馬奔騰,如虎嘯龍吟,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因宛如擂鼓,故又被稱為“驚鼓擂”,聞之者無不驚心動魄。梵音洞的題字也為康熙御書。又,甬道照壁刻有六字大明咒,傳為觀世音微妙心印,妙難盡述,流傳甚廣。

但因此處地點偏僻,易為人忽略。

另有聽潮處,這是後話。

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

RAJA恭記於2557年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