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奇秀麗的浙西大峽谷

作者: ygyinyu

導讀雄奇秀麗的浙西大峽谷 三年前,浙西大峽谷橫空出世,打開了古老而又沉重的臨安昌北地區的山門,驚爆了上海灘,震撼了蘇錫寧,成為城裡人游覽和度假的一方勝地。如此名聲遐邇的風景區,可我卻是一名遲到游客。初夏的一天,應友人之邀,終於成行了這次的大峽谷之旅。 “不登高山,不知天地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第一回游浙西大峽谷,便真切地感受 ...

雄奇秀麗的浙西大峽谷

三年前,浙西大峽谷橫空出世,打開了古老而又沉重的臨安昌北地區的山門,驚爆了上海灘,震撼了蘇錫寧,成為城裡人游覽和度假的一方勝地。如此名聲遐邇的風景區,可我卻是一名遲到游客。初夏的一天,應友人之邀,終於成行了這次的大峽谷之旅。

“不登高山,不知天地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第一回游浙西大峽谷,便真切地感受到荀子這兩句話的含意。

浙西大峽谷位於浙皖接壤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黃山延伸的余脈,也是錢塘江的源頭,是浙江臨安市最早開發的生態旅游景點之一。這裡山峻水秀,觸目皆是奇峰怪石;瀑布自懸崖上或岩洞中傾瀉而下,被旅游專家稱之為“華東第一旅游峽谷。

我們從杭州驅車兩小時,便進入全長80余公裡的大峽谷。自“龍崗鎮地塔”入口,便進入了龍井峽。峽谷境內奇峰秀瀑,怪石嶙峋,芳草雜樹,茂林秀竹,有“白馬岩中出,黃牛壁上耕”美譽。游浙西大峽谷仿佛置身《桃花源記》的境界,令人榮辱皆忘。這裡空氣清新,負離子含量高,作深呼吸運動,上海人俗稱“汰肺”,可真有點意思。

我們沿溪石攀援而上,峰回路轉,忽見著名的吊水岩,兩旁盡是千仞石壁,腳下則是萬丈深淵,吊水岩下有一水潭,潭深莫測,歸地人稱為“斤線潭”,意思是放一斤線才能到潭底。一陣山風吹來,暑氣全消,令人心廣神怡。復前行,不覺來到柘林瀑景點,整個景點藏於一條濃蔭山蔽天的谷之中,耳聽瀑布嘩嘩響,卻不見瀑布在哪裡?過一座木板小橋,走一段沿石壁曲徑,拐一道月牙彎,猛一抬頭,方見潔白瀑布從凹形的山岩口飛流直瀉,可真是“遙看瀑布掛前川,疑是銀河落九天”。柘林瀑清流急湍,映帶左右,濤聲如雷,蔚為壯觀。那飛濺的水花,似一粒粒晶瑩的珍珠,大珠小珠落玉盤,叮叮咚咚之聲,和著小鳥的嗚叫,山谷的回聲,組成了一曲大自然交響樂,千年萬年在彈唱。南宋有一進士曾這樣描繪過浙西大峽谷:“一池春水應江潮,亂山深處亦波濤。”

劍門關可算是大峽谷的經典之作,它以東、西兩石峰似寶劍而得名。這是一座雄偉的闕,刀劈斧削衝開了一道石頭關口。“劍閣崢嶸而崔巍”這不就是李白筆下的蜀道嗎?我們登上矗立在懸崖峭壁的劍門亭,在這裡遙望劍門石峰,但見一峰拔起,又交叉橫生出三兩塊危石,和黃山的“妙筆生花”十分相似。倘若久久凝視,懸石疊撲,大有即刻傾倒之勢。

從劍門亭可直下嬉水灘,不過只有“華山一條路”,那是一條壁掛石徑,行人需扶護欄而下。從劍門亭向下眺望,一簇簇到嬉水灘灘去的游人,如螻蟻似的,或是飄浮在一片竹葉上,或是爬山行在草石之中,這就更讓人感受到劍門關的峻險和雄奇。

我們沿著陡峭的石徑而下,穿過一座有驚無險的鐵索橋來到嬉水灘,這是一個非常寬廣的水灘,有五灘六潭,全長1。5公裡,溪中急流嘩嘩,怪石鬥奇,游人既可下溪到寬闊平坦的大石頭上玩樂,或撐筏游溪,又可駐足觀賞兩岸的奇峰怪石 。只見很多游人湧在這裡,個個玩得非常開心。有的在巨石上蹦跳歡呼,有的在水上撐竹筏取樂,有的租來鷺鶿停在肩膀上拍照留影-----歡聲笑語在山谷中回蕩。驀然間,有兩艘皮筏從上游飄來,身著黃色救生衣的飄流者們,迎風劈浪呼嘯而下,哦!好剌激。

大峽谷的另一有趣的景觀是“白雲人家”。這裡的山民大都把房子建在離地千米的半山腰中。我們從這邊的山腰公路上望向對山,看到的是蔥綠的山彎,鑲嵌著一幢幢白屋,上空飄浮著朵朵白雲。這不是唐代詩人杜牧“白雲生處有人家”的詩句寫照嗎?據介紹,那“白雲人家”是可接待游客休閑度假的。春節前後,好多上海、杭州等地的城裡人,還特地來“白雲人家過大年”,感受山裡的民風民俗呢!

聽說浙西大峽谷的“八仙潭”景點因建造水電站而不復存在了。那是否會影響大峽谷的觀賞價值呢?和我同行的徐先生沒有正面作答,只是說我們先到老碓溪去看看。

老礁溪是浙西大峽谷新開發的景點,它是大峽谷的一條支谷。這裡不僅山水風光優美,還貯積了古老的農耕文化,可窺見從前這裡山民的勞作和生活。我們看到溪畔山腳有一座水碓坊、石磨坊、榨油坊,還有稻草人廣場。這些都是仿古制作,也是可讓人參與的旅游項目。我們看到不少游客正在興致勃地加入打油勞作,還學著呼叫高亢的打油號子。徐先生說,這些都有是八仙潭所沒有的,但八仙潭有的,這裡也有,譬如八仙潭那塊“坦鐵尼克”號船石,老碓溪裡也有一塊相似的巨石,有人風趣地說,八仙潭的坦鐵尼克號駛進了老碓溪。看來失去了八仙潭並沒有使浙西大峽谷的觀賞性大打拆扣,老碓溪的開發反而豐富了大峽谷的內含。

有人說,大凡風景點都有她的生命期,一過生命期,景點也就被游客冷落了。眼下,浙西大峽谷依舊游人如織,但她的生存期有多久呢?和我同行的林業專家徐先生說,浙西大峽谷除了有它自身獨特的自然景觀外,還有她向人們展示的“四季時裝”。何謂“四季時裝”?徐先生笑道:“浙西大峽谷春天蔥蘢翠綠,木蘭花點綴其中;夏天是杜鵑花的海洋。鮮艷奪目;秋天秋楓紅葉,令人陶醉;冬天則有冰花、雪花和雪地植物花,它們就像少女的四季時裝 一年四季不斷地換裝。這不,浙西大峽谷就像開不敗的花朵。”我認同徐先生的看法,不過要使景點常開常新,還得不斷開發新的旅游項目和景點。說來也巧,我們在也這裡碰見了浙西大峽谷總經理潘慶平,沒想到這位開發大峽谷的大手筆竟是一介書生,他曾出任過臨安縣的兩屆副縣長,來這裡之前他是一家省級專業報的副總編。為了投身旅游事業,他毅然辭去了公職。應該說他開發浙西大峽谷是成功的,國家旅游局的調查組正在這裡驗收浙西大峽谷為“四A”景點呢。對於大峽谷的前景,潘慶平充滿信心,他告訴我們,浙西大峽目前開發的只是龍井峽,還有“上溪峽”、“浙門峽”兩個景點待開發。他說,這裡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你們再來,會有新的感受。是的,只有不斷進取,風景點才有生命力。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