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五一鼎湖山攀越老鼎游記"

作者: cuiqipeng

導讀鼎湖山老鼎峰探險之行位於廣東省肇慶境內的鼎湖自然保護區,距離廣州市不到一百公裡,這裡保留了25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是北回歸線上的一顆著名的綠明珠,人們於假日期間紛紛來此旅游洗肺休閑。今年的“五一”假期,廣州的 “開拓者野營俱樂部”在此時組織了一次另類的登山探險徒步穿越活動,目的是鍛煉人克服困難的意志,因此路線特意避開已經開發的景區,探 ...

鼎湖山老鼎峰探險之行位於廣東省肇慶境內的鼎湖自然保護區,距離廣州市不到一百公裡,這裡保留了25平方公裡的原始森林,是北回歸線上的一顆著名的綠明珠,人們於假日期間紛紛來此旅游洗肺休閑。今年的“五一”假期,廣州的 “開拓者野營俱樂部”在此時組織了一次另類的登山探險徒步穿越活動,目的是鍛煉人克服困難的意志,因此路線特意避開已經開發的景區,探索攀登不對游客開放的鼎湖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最高的、海拔為1000米的山脈頂峰 “老鼎”。

徒步山腳野營

這支探險隊由6男5女共11名城市白領兼野外活動愛好者組成,領隊當然是野外經驗豐富的野營俱樂部發起人雄哥。在5月1日當天上午,兩台裝滿野營裝備的小車踏上了征途。經廣三高速公路,我們一行驅車來到肇慶的鳳凰鎮,第一件事情就是專門繞到菜市場,備足晚上野營煮飯所需的油鹽米菜、罐頭等材料,然後才駛入九龍湖景區。山環水繞中,沿著一條凹凸不平的黃土路七繞八拐,我們到達了同古仔村的草鞋山莊,這是我們入山前的最後休整基地。草鞋山莊坐落在群山環繞中的一片平原上,背後是從山中彙集而成的溪流,潺潺流入秀麗的九龍湖。此處山青水秀,距離我們的攀越目標老鼎峰頂的山腳約12公裡,但能通車的路已到此為止,從山莊蜿蜒向南進入鼎湖山區的小徑寬僅一米,只能提供山區林場運送林木的拖拉機通行。

在山莊填飽肚子後,我們開始整理行囊,檢查帳篷、睡袋、防潮墊、頭燈、手電、小刀、打火機、指南針、對講機、哨子、手套、雨衣等等野外必需用具是否備齊,干糧用水是否充足,再加上平均分配給每個隊員的煮食材料,使每個70升容量的專業背囊都撐得鼓脹,重量足有10公斤以上。

出發了,我記錄下時間,是中午的1點30分。在這裡手機已沒有了信號,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入山穿越叢林的小徑在到達老鼎山腳前漸行漸高,保持著一定向上的坡度,加上負載相當重量,我們預計需用3個小時,平均時速4公裡,比平常步行速度稍慢。開始時大家情緒高漲,一路上有講有笑,邊走邊欣賞身邊眼前的深山密林、溪流瀑布等美景,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堂的奇形怪狀的花草植物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體能的消耗,雙肩上的背囊感覺是越來越沉重,我們已沒有了說話的心情,雙腿只是機械地運動著。經過地名為三家村(從雄哥不知從哪裡弄來的1:500的當地軍用地圖中得知)的地方,此處只有兩三間荒廢的泥屋,主人家已不知去向,實在不能稱得上村,我們進行了第一次歇息,時間是3點40分鐘,距離出發地約8公裡,完成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為了趕在天黑前到達山腳下溪邊的露營地,我們不敢休息太久,15分鐘後,大家恢復了部分體能後,又重新背起了行囊上路。此時叢林小徑變得更加陡,影響了我們的行進速度。過了花羅田、葫蘆田等地方,咬咬牙,堅持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在5點前來到了雄哥早已探明的宿營地,此處位於叢林的開闊地帶,背山面溪,地面平坦,地勢比周圍都要高,確實是野營的好地方。根據雄哥的經驗告訴我們,太陽一下山,山區的夜色很快就會降臨。我們顧不上勞累,馬上分工協作,搭帳篷,撿樹皮枯枝、砌爐灶、清洗煮食材料,在天黑前生起火煮飯。等到飯菜熟時,天色已完全黑下來,大家必需帶上頭燈進食。這頓飯吃來真是津津有味,一是今天體能消耗太大,肚子早空無一物,二是柴火煮的飯特香,城市人久未嘗矣。由於實在太累,原本晚飯後舉行的篝火晚會取消了,大家在溪裡痛快地洗完澡後,就鑽入帳篷睡覺。雄哥臨睡前在我們營地周圍遍撒些早准備好的草木灰,據稱此舉能非常有效地防止叢林中出沒的蛇、蠍、毒蟲的侵擾。

穿越叢林攀登頂峰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6點30分雄哥吹響了哨子,召集大家起床做好登山前的准備。在營地仰首遠望,可見最高峰老鼎隱約現於山區雲霧間。從地圖查知,山腳營地處海拔約100米,到峰頂水平距離3公裡,垂直距離900米,估計登頂需要的行程至少有5公裡以上,算上途中的休息時間,計劃上山需要的時間4小時,在頂峰停留1小時,下山為2小時。這次爬山大家就輕松多了,背上的大背囊都換成為小背囊,各人只帶上一餐正餐的干糧和足夠來回飲用的食水,以及必備的野外用具,其它東西一概留在營地上。由於上山是完全沒有路徑的,為了要在荊棘滿布的深山密林中穿越爬行而盡量保護身體不受損傷,我們早就全副武裝起來,穿上了長衣長褲,戴上了帽子、手套。吃完早餐後,我們在7點15分正式出發,隨著進入山區後漸行漸深,只見身邊前後左右都是高大參天的常綠闊葉樹林,密密麻麻,掩天蔽日,視線範圍只有方圓五六米,隊頭隊尾的人早已互不相見。此時你會感到人是多麼渺小,大自然是多麼浩瀚。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能憑指南針幫我們辨別方向,只能憑哨子聲幫我們保持聯系,不至於掉隊。為防止下山時找不到來路,每到登山線路轉折變向時,我們就在容易辨認的大樹或大石上做上顯著的標記。攀登途中,經常遇到坡度有七八十度、特別陡峭的地方,我們就手腳並用,雙手抓緊上面的樹身、樹枝,而且需要隨時留意樹干上有否荊棘尖刺,此時手套起了極大的保護作用,雙腳則蹬著下面的樹根,身體緊貼坡面發力攀爬而上。這樣的登山方式最能消耗人的體能,進山不到一小時,人人都揮汗如雨,我們在歇息時准備狂飲水解渴之際,雄歌又來傳授他的寶貴經驗了:“在野外探險中水源有限的情況下,要合理安排飲用水,不要為一時口渴而狂飲。喝水也要講究科學性,如果一次喝個夠,身體會將吸收後多余的水分排泄掉,這樣就會白白浪費很多的水。如果在喝水時,一次只喝一兩口,然後含在口中慢慢咽下,過一會兒感覺到口渴時再喝一口,慢慢地咽下,這樣重復飲水,既可使身體將喝下的水充分吸收,又可解決口舌咽喉的干燥。一標准水壺的1~1.2升的水量,運用正確的飲水方法,可使一個人在劇烈運動中堅持6~8小時,甚至更長。我們這次攀山全程是7小時,已探明山上是沒有任何水源的,大家一定要合理分配好自己的飲用水,不然誰也幫不了你。”坐言起行,我們誰都不敢貪圖痛快喝水了。

經過兩次歇息後,在領隊雄哥的帶領下,我們終於從密林中鑽出一條“血路”,翻上了山脊,只覺眼前一亮,視線頓時變得開闊,分布於山脊兩側的是一米多高的茂密矮林和盛開的粉紅杜鵑,最值得一提的是生長於山脊懸崖邊緣岩石上的紫貝天葵,是鼎湖山的特有植物,葉面為綠色,葉背呈紫色,是一種珍貴的入藥材料,曬干後能賣300元一斤。站在這裡,往上我們可以看見前上方的主峰“老鼎”正傲視群山,往下隱約可看到山腳邊、我們的營地上點綴其中的紅色帳篷,平視則欣賞到四周群山風光,但見山脈連綿起伏,峻峭秀麗,錯落有致。目標在望,路徑分明,由山脊到山頂的這一段,我們不用擔心迷路了,加上山風徐來,令人渾身舒泰,周圍環境秀色可餐,盡管已經疲憊不堪,但我們又有了前進的動力。在爬上峰頂的最後一段路程中,雖然沒有了叢林的障礙,但有一處地方特別驚心動魄,有一邊是深不可測的懸崖峭壁,落腳攀登的地方寬僅數寸,由於此處不屬於開發的景區,沒有護欄設置,給登山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應該是最後的難關了。我們在通過時都小心翼翼的將身體面向、緊貼另一邊的岩石,雙手抓緊才敢一步步慢慢攀爬而上,真的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在上午的11點30分,我們終於站在鼎湖山的最高峰老鼎上面。此時我們的衣服在荊棘叢林的親密接觸下已經“傷痕累累”,人人弄得灰頭土面,但大伙都興奮異常,為成功登頂而互相歡呼自豪,盡情去“一攬眾山小”,畢竟我們是經過了披荊斬棘,付出了大量體能,走前人未走過的路征服了鼎湖山的最高峰。

找路下山徒步回程

在峰頂的一個小時的停留時間裡,我們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休息,大吹山風。領隊雄哥提醒我們:“真正的考驗在後頭,為了鍛煉大家的能力,下山是自己找路,我會跟在隊伍的後邊。”

在12點30分,我們恢復了體力後准時踏上了回程。我們下山基本上沒有迷路,有幾次走了錯路,但都能及時迷途知返。由於山坡實在是太陡,我們有時侯不得不采用“連滾帶爬”的方式,但最後都能順利地走出了山區密林。回到山腳的營地時,我們已經變成了一群渾身臭汗、筋疲力盡、衣服破爛的“難民”。經過一小時的休整後,領隊下達了在6點鐘天黑前步行回草鞋山莊的任務,因為這裡已經沒有吃的東西了,頓時引起大家一片嘩然。雄哥聲稱能完成任務者就是合格的野外探險隊員,雖然心裡極不情願,但我們唯有收拾好營地,背上沉甸甸的背囊,在下午3點30分開始了這最後的也是最折磨人的12公裡的負重徒步之行。經過大半天的劇烈運動,其實大伙的體力已消耗殆盡,這幾經是比拼毅力、比拼意志、挑戰自己的時候,1小時過去了,2小時過去了,我們感覺就像度“時”如年,感覺腳板和負重的雙肩就像火燒一樣疼痛。每有載滿林木的拖拉機從身旁小徑通過時,我們的眼睛就一眨不眨地盯住不放,恨不能化身林木躺在上面一動不動,直到消失於視線之外。好不容易,在太陽下山前,我們終於看見了草鞋山莊的一處屋角,在跌跌撞撞的艱難步伐中,感覺苦難過去了,感覺就像回到了人世間。此時此刻,能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探險隊隊員已不重要,我們最需要的是一張能舒服置身其上的床。

小結

這次的登山穿越探險活動確實使參與其中者取得一次終生難忘的野外感受與經歷,更重要的是活動本身對人意志、毅力的鍛煉提升。在此我要感謝活動的組織策劃者雄哥,是他令我們有了今次的成功之行。

阿鵬


精選遊記: 肇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