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法國

作者: 31968300

導讀蔚藍的法國如果說起法國的藍色,出現的肯定是法國南部的風景,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風情。 換種法國 如果說巴黎不是法國的全部,法國不僅是巴黎的話,那麼到了南方更是另外的一種風情。南方有著北方沒有的張弛,一切似乎是放松的,按部就班的,不用你去著急,你去著急只能顯的你不合群。這是個適合讓人享受的好地方。 在去尼斯的路上,夢到了一片美景,或許是 ...

蔚藍的法國如果說起法國的藍色,出現的肯定是法國南部的風景,尤其是地中海沿岸的風情。

換種法國

如果說巴黎不是法國的全部,法國不僅是巴黎的話,那麼到了南方更是另外的一種風情。南方有著北方沒有的張弛,一切似乎是放松的,按部就班的,不用你去著急,你去著急只能顯的你不合群。這是個適合讓人享受的好地方。

在去尼斯的路上,夢到了一片美景,或許是因為對尼斯這夢中的城市有著太多的期盼和美好想像吧,大白天的也做起夢來了!路上的天氣很低沉,天陰陰的,霧朦朦的……到了中午,到了更南的地方,天空也就放晴了。一路上最初的景像似乎和昨天一樣,有田園,有樹林……期間看到了茴香,這東西在法國沒人吃,所以到處都是。

路上最漂亮的地方恐怕是路過的波爾多葡萄酒產區了。以前的葡萄都是農夫用腳踩碎,當然現在也一些很少量的葡萄是這麼加工的,但是大部分已經用現代化的機器來完成了。葡萄酒的配方是不固定的,因為每年氣候等條件不同,所以葡萄酒要靠人工調配,定時定量兌入添加劑,而並不是固定的一個配比。每個工廠都有都靠自己廠裡的那幾個招牌“鼻子”,而這些“鼻子”就完全靠的是他們長年累月積累的經驗了。國內的王朝就是和法國合作的,法國方面出鼻子,而不是什麼技術。同樣因為是每年與每年的情況都會不同,有兩家酒廠1997年曾經斷檔,一瓶酒都沒出,這就是由於氣候等原因。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釀酒的葡萄是不能吃的,這種葡萄很酸,當然也不完全因為這個,好像還有一些別的原因,至於具體是什麼,我是實在記不起了。就在當時看著外面的葡萄酒產區,想起了X.O.,這XO是只25年以上的陳年酒。喝這種酒要有大肚杯,倒薄薄的一層,手托住杯子體溫會使酒的味道撒法散發出來,更能品位其陳年香氣。當然我對酒真的研究不深,我也不再贅述。

中午又是公路餐,不同的是今天這個地方的人比去裡昂路上的地方多很多。我點的很簡單,肉排和米飯,可謂索然無味,勉強吃吃,當然正是這樣的飯,比之前吃的是便宜了很多。和之前一樣,飯後買了Perrier氣礦泉,這恐怕是這頓飯我最的一道菜了 -_-b

下午上路之後感覺上就覺得離地中海是越來越近了,因為窗外的東西已經從平原上一片片美麗葡萄園變成了險峻的山脈,我想這是阿爾卑斯……美麗的歐洲,俊美的阿爾卑斯。

這裡的山並不高大,卻有種峻峭、威嚴之美。山回路轉,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也總是有種峰回路轉的感覺。它們就這樣傲視著地中海……

越繼續前行,外面的山就越來越美了。這美好像空洞,是一種潔淨,看上去就給人以一種十分清爽的感覺,心靈就能感到那種冷冷的純淨。

遇到地中海

時間不是很長,我們就先到了摩納哥,這個袖珍國。到了摩納哥,就看到了地中海,可是事實上,當我親眼看到地中海的時候,心情並不是非常的激動。我想,也許是因為當天的天氣不好吧?這是我能找到的唯一理由。阿爾卑斯山路兩旁的山體地質十分疏松,好像經常滑坡,所以就用鐵絲網分層把山坡罩了起來,防止土石滑落,其實說罩,更像保護網。這網子從某度上保證了安全,而又不影響美觀,因為不仔細看是看不出的。當時我們走的那條穿山到地中海的路據說是墨索裡尼修的。據說北約轟炸南聯盟時,中、俄對南的物資支援全部在法國南部的馬賽港歇下,既而向南聯盟運輸,而法國(北約)就層層設卡設法阻撓。可見法國南方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性。

事實上,摩納哥及地中海沿岸的“藍色海岸”都被富人充斥,我是說有很多富人在這裡添購住處,度假或者養老。世界各地的有錢人有很多都在這裡投資置地,買房,或住或租……我途中看到很多房子都掛著美國國旗,也許主人是美國人吧?

摩納哥大公國,人口2萬3千至五千,面積大約1.9平方公裡,警察加軍人大概是一百多人。摩納哥和尼斯很近,幾乎是連著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中間有尼斯附近的一些小城鎮連接起來,這些星星點點的城市都建造在半山坡上,遠望起來好像十分的富有情趣。是他們,看著地中海的興盛和輝煌……

到了摩納哥會發現這個國家和法國根本沒有邊界,所以你很難說哪裡是法國哪裡是摩納哥。摩納哥同樣說法語,生活習慣等也和法國幾乎一樣,兩國來往沒有任何限制。雖然摩納哥是世界上數的上的小國,卻依然是主權國家。早在1912年,法國就和摩納哥簽署了關稅同盟,互免關稅;1919年,又簽定的條約裡寫有,如果國家元首逝世並無後裔,即並入法國。有意思的是後來1959年摩納哥親王又頒布法令:王子身歿,王後可以攝政……

在歐洲有很多如摩納哥一樣的袖珍小國,例如:列支敦士登,安道爾,梵蒂岡,盧森堡等等,大部分都是很富的。我到的時候摩納哥“全國”共有53名警察(他們也是憲兵)。摩納哥的主要行業有:金融業,房地產,博彩,旅游業等。摩納哥只是從法國延伸出來的一塊小半島。在摩納哥灣只能停客輪,貨輪都聽到馬賽去,而且摩納哥灣不可以捕魚。在摩納哥灣停船每晚要交USD $ 5,000,也就是5000美元,,但是依然有很多富人長期停船於此。而住在這裡的有錢人還常常坐直升機到意大利米蘭去……

我印像中的摩納哥警察態度並不好,很狂。據說在摩納哥境內停車就一定要熄火,說什麼是環保……我們首先到了山上俯瞰整個摩納哥,感覺能說什麼,也許只能說美吧。不是摩納哥多麼迷人,而是事實上和周圍的法國真的沒什麼區別,所以很難再說些什麼。各國各色的游客齊聚於此,非常之熱鬧。山上似乎是摩納哥的植物園,看到清澈的地中海,心中十分是激動。地中海的顏色是神奇,玄妙的,一看就會愛上。

之後的王宮,就能算的上這裡兩個著名景點之一了。摩納哥大公今年(2003)也應該有70多歲了,他有一兒一女,兩個外孫女,兒子阿爾伯特很是活躍,在歐洲王室中的口碑很好,今年39了依然沒有結婚,據說有“鑽石王老五”的稱號。王宮每天上午11點有門衛衛隊交接儀式,很遺憾我沒有看到。不過從買的明信片上看到,換班的時候雖然沒有英國的衛隊威嚴隆重,但是也要打鼓吹號的,有很多人圍觀,想必也值得一看。

王宮門口是個小廣場,面海有高地大門和大炮。更能將摩納哥灣的美景盡收眼底……

上面說了王宮,另外一個更出名的就是這裡的賭場了。摩納哥又叫蒙特卡羅(Monte Carlo),在我看來,這乃是財富雲集之地。我之所以這麼說,也正是因為這世界聞名的賭場!據說這裡是世界上最老的賭場了,有一大一小。五個法郎到多少法郎都可以在這裡一賭。21歲以上方可入內。我不是那一擲千金的人,也沒那實力,所以對這東西實在是沒什麼太大的興趣,而且也免得倒了裡面看到富翁雲集,讓自己受刺激。賭場的外面都是些高檔的專賣店和別的什麼的,當然還有高檔飯店,比如HOTEL DE PARIS--巴黎飯店。賭場和其他的一些建築圍成了一個方塊,中間就是停車廠,老是停的滿滿的。而且都是好車,我在那裡幾乎把我一輩子的好車都見了。奔馳寶馬到了那裡根本就不起眼兒,還有什麼JAGUAR,Porsche,LOTUS,反正所有的好車你都能見到,足見這裡人的身價有多高。最暈的是我看到一個男的開保時捷,開始還以為是他非常富有,後來才發現是幫人停車的…… -_-正在發呆的時候一輛乘滿各色小醜的花車駛過,真不知道又是什麼名堂。對了,大賭場進去是要門票的,新鮮吧,估計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收門票的賭場吧?要50 F,小賭場就不要,夠年齡就讓進。

摩納哥人給我一種比較高傲的感覺,好像比法國人還嚴重,當然有許多還是很客氣,可親的。不過我買明信片的時候那個老太太就非常的惡劣……摩納哥整體還是十分擁擠的,除了那幾個標志性建築之外都是小巷錯綜,這些小巷裡也擠滿了游客,可見旅游者之多。

摩納哥每年都舉行F-1大獎賽。不要驚訝,沒有什麼賽車場,賽道就是每年到時候用城中街道,又由於摩納哥在山坡上,所以坡和彎都很多,是F-1站中比較險惡的了,看起來也十分刺激!在走之前,本來覺得來了想買點關於F-1賽車的東西回去。看上了一個麥克拉倫(McLaren)車對的F-1賽車模型,還made in China,可是賣到195 F,想想就沒覺得買,現在還是比較後悔的。

離開摩納哥後經過一個叫Grasse的地方,離Eze Village不遠。據別人講,此地還是很不一般的,乃法國香水/香精的一大基地。Christian Dior在這裡還有一座山呢!當然這山似乎也戒備森嚴。他們從中國進口兩種花:桉樹花和茉莉。後來我們去了一家叫Fragonard的店,裡面有香精,洗浴,熏香這樣的東西,不過都是天然,各種植物制成。回到中國用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

想起一件事來,據說全球的紅酒釀造和香水很像,都是靠鼻子!全世界知名的“鼻子”有300個左右,大約200個在法國,其中有2個女的。

這樣,走馬觀花摩納哥之後,又去了尼斯,准確地說是回了尼斯,可是說到尼斯就不能不說藍色海岸……

在法國南部的海岸線上,有著一段被叫做“藍色海岸(LA COTE D’AZUR)”的地方,像一串寶石鑲嵌在地中海沿岸。西起法國軍港土倫(Toulon),東至意大利的芒洞(Monton),約200余公裡的海岸線。這裡是旅游勝地,其中包括尼斯,戛納等等。有人說這裡是美神背著上帝在人間建造的私人花園!

和摩納哥同在藍色海岸之上,尼斯(Nice)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從看到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不錯,嘿嘿,在英文是“好”的意思。我想,尼斯的確是藍色海岸的最美的城市之一,有人說它是旅游之都,藝術之都和大商港,我很贊同。在去尼斯之前,就知道這個聞名遐邇的城市了,並且始終有著一種美好的感情。

在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紀,這裡就是希腊人征服的地方。公元前五世紀,希腊人在這裡建立城市,取了一個光輝的希腊名字--NIKE,意為勝利,日後變為NICE,尼斯。尼斯也可以算是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了……公元二世紀末,羅馬人入侵高盧(法國前身),後又被愷撒大地征服。在尼斯不遠的地方,至今還有古羅馬建築遺址,顯現了尼斯的歷史和文化淵源。歷史上,尼斯曾經是獨立的國家,也長期歸於意大利,兩次歸為法國,最後依次在1860年劃入法國。其文化、風俗、習慣及建築,意大利民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連馬可波羅從中國帶來的餃子和面條還是這裡的一道主要菜,而且一些不了解的人認為這是意大利的傳統食品。事實上,尼斯也有一段被英國所影響的時段,但具體時間我也不得而知。

尼斯這個古老的城市建成於中世紀(大約十一至十五世紀)。為了方便防守,它是圍著山上的古堡逐漸向外拓展形成的。至十九世紀初期,這裡就已經變成了作家

藝術家、畫家、音樂家以及演員的天堂,也是著名的藝術之都。

我們在尼斯待的時間不長,談不上漫游,也就是粗淺的認識吧。而這樣的了解還是由於進入尼斯了之後我便瘋狂、貪婪地欣賞這城市的一切……尼斯更是法國的一個標志,這裡是度假勝地。如果說法國不只是巴黎,相對於之前的裡昂,尼斯也一樣更加充滿法國風味,不過,尼斯的情景更生活化,不會讓你覺得這是個旅游城市,而是讓你真真切切愛上這裡,喜愛生活在這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城市裡。高高的芭蕉樹生長在這個愜意的城市裡,搖搖晃晃的,十分輕松。

尼斯最著名的地方怕是Promenade des Anglais了,這是條沿海的大街,不過高於海平面很多。意思直譯過來就是“英國人散步的地方”,也有人翻譯成什麼“英人散步街”,總是覺得別扭。一側是建築,另一側就是地中海了,在一些地區高矮不平的台階還會伸到海邊。據說19世紀時,很多英國人來尼斯療養肺病,每天都在海邊散步,這條大街也由此得名。這是條欣賞地中海的好街,你也可以下去把腳放在地中海的海水裡,不用擔心潮水一下湧來,因為地中海十分平靜,它沒有潮汐。尼斯的海灘可不酷,它不是沙子,而是石子,所以躺的上面是肯定不爽,更不說走了。可是地中海的海水是那麼清澈,真是沁人心脾啊!尼斯真的是個療養勝地。

看看地中海,想想它對周邊文明的深刻影響吧……西班牙,法國,意大利,希腊,埃及等等,這一系列的國家的文化都是那麼的富有個性,又多多少少和地中海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怎能不說地中海是文明的搖籃呢,至少也算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了。想起地中海中有個島國--馬耳他,據說以前那裡的男的很帥,現在不知道了,古羅馬,古埃及的侍衛都是馬耳他人。

前面說到了這裡受過英國的影響,尼斯有個西米斯區,那裡的建築就很多都是很濃的英式風格……西米斯據說是尼斯為英國所占領時的第一任管理者,這個區還有個大廣場,建築看上去都還是很有味道的,不過時間不多,我也沒留心觀察。比較遺憾啊,其實沒在尼斯待很久就是一個遺憾。回去的路上,還看到一個設計很現代,很藝術的博物館,在這樣古今風格並存的城市裡穿行,那種強烈的感官刺激,真的是令人難忘。

在歐洲不知道為什麼找不到網吧,問woody有沒有什麼地方能上網,woody嚴肅地說:“上網?上TMD鐵絲網!” -_-b

不快--和法國人爭執

在離開法國的那個早上,在這個我充滿了幻想的城市裡,法國人在我心中的印像打了回折。

我起的有些晚了,下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吃早餐了,樓下看到早餐供應時間是到7:30,我進餐廳的時候明明還擺著,我剛要拿,有一個領班樣的服務聲就過來要給收走,我就問他為什麼,我說Food,他說7點開始供應,現在已經快到點了,我們要收,真是混帳!要是沒了也就算了,明明還有很多,就是跟我作對。很多人想幫我們,把自己盛的一些給我們,可是我知道自助的東西是不能帶的,為了中國人的面子我也沒要。他不給,我也不求他,不能讓他猖狂!當時被外國人看著,也許給中國人丟臉了吧……真是太慚愧了。也許這事我不對,他們有原則那我也就不糾纏了。

後來一個中國女的不會說英文,請我幫忙,把手上的法郎硬幣換成紙幣,我便拿著走到前台,和一個服務生說英文,結果服務生又把剛才可惡的那男的叫了出來,我硬著頭皮客氣地說:“Can you change the coins into bill?”(你能幫我把這硬幣換成紙幣嗎?)他聽不明白,我重新說。還是裝不懂……第三遍我實在不行了,吼到:“CHANGE COINS INTO BILL!!”他才漫不經心的叫剛才那服務生拿來了20 F。我問他:“You dont speak English?”你不說英語嗎?他還狂的很,輕蔑地用濃重法國口音說:“I do speak English, I think therere some problems with your English.”我一聽要來氣,便沒搭理他,他還把錢拿到手上在我眼前晃悠,說:“THATS NOTE.”我實在不能容忍,才吼:“WE CALL IT BILL IN AMERICAN ENGLISH! YOU CANT SPEAK ENGLISH!!” 他覺得不是不知道什麼是Bill,不過跟我較勁罷了。把我弄的很是不爽,當時真是想抽他。這個家伙就是如此無禮,之前woody和他說事的時候也被弄急了,Daniel房間電話有問題,本來woody就打算和他說說,結果也急了……“He doesnt believe him and us...”Daniel explains--Daniel說,他不相信woody和我們。就這一刻,我才明白我那些外國朋友說的法國人是什麼樣子,他們真是太狂妄了。幸好我沒有因為這些事情影響旅行的心情,但是畢竟想來還是很讓人氣憤。

地中海之作

我一直把尼斯看成是地中海的傑作。這次來了之後的確多少有些失望,我的期望是有點高,不近乎想像的完美當然會失望了。對尼斯這樣的印像我更願意相信不是真實的,而是我片面的結果,期望下次的尼斯之旅能夠看到一個真正的尼斯。看到尼斯作為地中海傑作的真實一面……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