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的太湖景

作者: greenlassie

導讀人們想到無錫就會聯想到太湖,而太湖最有名的景點就是黿頭渚。黿頭渚是縱觀太湖山水組合最佳處。我有幸游歷之後,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造物之 工。一脈青峰,從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濤之中。那塊被神化了的渚頭巨石 ,三面湖水擁抱,衝波兀立,仿佛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黿,昂首於碧水之中,雄 姿英發,從而成為景區的像征性紀念物。 登上黿頭,極目遠眺,那浩 ...

人們想到無錫就會聯想到太湖,而太湖最有名的景點就是黿頭渚。黿頭渚是縱觀太湖山水組合最佳處。我有幸游歷之後,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造物之

工。一脈青峰,從充山逶迤而下,伸入太湖洪濤之中。那塊被神化了的渚頭巨石

,三面湖水擁抱,衝波兀立,仿佛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黿,昂首於碧水之中,雄

姿英發,從而成為景區的像征性紀念物。

登上黿頭,極目遠眺,那浩渺的湖水,滌盡了人間的囂塵;蒼茫的遠山,開闊了

游人的胸襟。湖上點點漁帆,使人更贊嘆於太湖的博大。無怪古詩吟有“瑤台倒

映參差樹,玉鏡屏開遠近山”之句。

黿頭渚的燈塔,是個游人必經的景點,是當地人為保船只安全而修建的。至今已

有八十年歷史,導游經此,細細講解歷史滄桑,更使人感懷前人的無私功績。

黿頭渚刻石,正面刻“黿頭渚”三字,背面提刻“黿渚春濤”四字,蓋該處位於

一處小湖灣,驚濤拍岸,頗有氣勢。

長春橋畔船塢處,行人紛紛。牌坊面臨太湖,鬥拱飛檐,古樸清雅。背額“橫雲

山莊”。牌坊前正中,湖石聳立,狀如作揖迎客。前行還有王蔭之的“到此忘機

”刻,以示游人到此凡念頓消,超然世外。

長春橋是拱橋,為賞攖花勝地。游人至此,莫不爭相留影,一睹春色旖旎。

“包孕吳越”四字位於臨湖的一面石壁上,意境堪稱太湖最佳處。頑皮的游人在

嶙峋的巨石上行走,觀者為之心驚,而游人自己卻渾然不覺,樂在其中。

充山隱秀,位於鹿頂山東南山麓,原陳家花園所在地。陳家花園,又名若圃,是

無錫民族工商業者陳仲言興建於1928年的私家花園。1983年,利用這裡11公頃山

地,建“充山隱秀”一景,內設春花、夏蔭、秋色、冬景四個小區。山色湖光,

恍若室外桃源。

景區最近的熱點乃是太湖的三山島,又稱太湖仙島。三山島,俗稱烏龜山。位於

梅梁湖中,距黿頭渚2.6公裡。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積12公頃,實

際上由4個小山峰組成。

登游船碼頭,船向著太湖深處駛去,茫茫水路,其中形似烏龜的湖中小島便是“

太湖仙島”的所在。下船登岸,精雕細縷的“太湖仙島”大牌坊首先映入眼簾。

轉過牌坊,猴藝表演區到了。花果山、山簾洞、演藝場,還裝點著“神猴出世”

、“齊天大聖牙旗”、“花果山石碣”,這裡重現著名的古典小說《西游記》中

的情景。

天都仙府景區十分搶眼。香煙繚繞之間,仙女們奏起仙樂陣陣。一路游覽下去,

依次為天門天街、天都仙府、藥王、文王、財神殿、靈霄寶閣、蟠桃瑤池、月老

祠、太乙天壇等。

靈霄宮,七層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王母的宮殿也重檐雕宇,引得游人

駐足。這些,展示著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話色彩。

從三山望出去,太湖一碧萬頃,腳下似一葉小舟,沉浮於波濤間。

文徵明詩碑中的《太湖》詩雲:

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

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遠洪濤翻日月,春寒澤國隱魚龍。

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範蠡蹤。

太湖之行到了尾聲。我還想說幾句。中國文化的神秘和博大體現在太湖中,是非

常好的理念。愚以為游人們還是需要更自然、平易的景色,畢竟人們是專程來賞

景而非研究文化。搞一些讓人半懂不懂的所謂“景點”,還不如在改善景區的服

務質量上提高一步。我們並不缺少人造的景觀,我們呼喚大自然的本來面目。


精選遊記: 無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