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潭探險白龍潭,在杭州西部,西湖區龍塢鎮附近,因尚未開發,知道的人不多,游客更少。
7月15日,氣溫在38ºC以上。我們18人,頂著烈日,去白龍潭游玩。
平時,來這裡的人就不多。大熱天,來的人就更少了,大概只有我們這“18勇士”吧。
在龍塢吃過中飯,我們乘小車(一人一元),到白龍潭山腳下。山腳下,有一條從山上流下來的小溪。1時,我們開始上山。
沒有導游,沒有路牌,甚至找不到一個當地人問路。
小路就是我們唯一的導游。小路僅有一尺寬,沒有石階,是人從草叢中,踏出來的。山谷裡,草有一米多高,路就在草叢裡,撥開雜草,沿著小路,我們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溪水一忽兒在左,一忽兒在右,在我們身邊快樂地唱著歌。抬頭看,山很高,重重疊疊的,樹很多,郁郁蔥蔥的,但都不是大樹。
經過一座石橋,見一個水潭,潭水清澈見底。汗流浹背的我們,趕緊跑過去洗臉、洗手、洗毛巾。坐在小潭邊小歇,一絲涼意,從潭裡飄來,沁入肌膚,我們感到從未有過的愜意。
白龍潭的風景的確不錯,高山峻嶺、潺潺流水、深谷密林、空氣清新。但它屬於未開發的處女地,猶如一位美貌的淑女,躲在閨房裡,還未出嫁呢。
走了將近半小時,發現一座茶室。山風習習、流水潺潺、山深人靜,四周一片蔥綠,在這裡喝杯茶,真是別有風味。可惜,茶室的帳篷已拆除。茶室的主人大概認為,大熱天,是沒人來這裡品茶的。
在路邊,我們發現一雙女人的白色高跟鞋。款式不錯,挺時尚,再仔細一看,一只鞋已掉了後跟。估計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郎,上山時,不幸,掉了後跟,沒法行走,只好脫下高跟鞋,扔在這裡。是赤腳下山,還是另帶了鞋?兩種假設都不可能。也許是一對情侶,她的男朋友背她下山……一雙被拋棄的“鞋”,引起了那麼多聯想,那麼多猜測,那麼多議論,這雙鞋也算幸運。在這荒無人煙的山谷裡,它簡直成了一件雕塑,一個藝術品,給人許多遐想。世事啊,真奇妙,同樣一雙鞋,放在櫃台裡,引不起什麼聯想,放在這裡,竟有那麼大的魅力。
由此,我想到社會,某人也許並不出色,智商也一般,可他所處的環境,當時的形勢,或者他的上司,剛巧需要這樣一個人,於是,此人就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了。這樣的例子,恐怕是不少的。這就叫幸運,也可以說是機遇,還可以說是“時勢造英雄”。人啊,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裡,可要抓住機遇啊!
發了一通議論,現在還是走自己的路,繼續爬山吧。
路越來越窄了,緊緊地挨著小溪。小溪像一條閃光的白龍,蜿蜒曲折地從山谷中游下來,山谷一轉,“白龍”的尾巴就不見了。我爬上溪邊的大石頭,伸長脖子往上看,隱隱約約看見遠處的山上有瀑布,瀑布不大,像簾子似地掛下來。
再上去,就危險了,路已經沒有,只有小溪兩旁被水濺濕的巉岩,嶙峋如犬牙,讓人膽寒。
女同胞停步了,大多數男同胞也坐下來休息,我和曉明不甘心,非要上去看個究竟。
穿鞋已不行,我們卷起褲腳,赤腳,走進小溪。小溪有的地方也不淺,有一尺半光景,水底有的地方是沙石,踏上去,有點痛,有的地方是山石,長著青苔,走上去,很滑。
放下了背著的小包,照相機是不能不帶的。但如果不小心,照相機落水,真是非同小可。
我們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上攀登。挽起褲管,可褲子是那麼滑,卷起又滑下,一不注意。就被水浸濕了。
小溪曲曲折折向上延伸,看不到盡頭。扎著岸邊岩石的縫隙,我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回過頭,朝來的方向看去,只見青山重重,已看不到那些在潭邊休息的同伴。我們高聲叫了幾聲,才聽到回答。我們告訴他們,正在慢慢地向上攀登,一切正常。
山谷裡,靜靜的,小溪潺潺的流水聲,仿佛正在跟我們親切地耳語:“歡迎光臨,歡迎光臨”。兩旁濕漉漉的峭壁吐著清新的冷氣,給我們送來陣陣涼風,我們仿佛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溫馨甜蜜的清涼世界。
又是一處險境,兩岸岩石光溜溜的,簡直沒有一處可攀;又擔心,真的上去了,怎麼下來。
不過,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上去再說。
好容易扎住一處石縫,咬著牙緊緊地抓住,身體慢慢向上挪動,終於上去了。
上面又是一個水潭,比前面的要大些,深些。在潭邊,我們看到了山頂,看到了剛才從遠處見到的,像簾子般的瀑布。
瀑布不是很大,比不上“五泄”,但很好看,很耐看。瀑布落差估計有50米左右,寬度大約2米光景,瀑布可分三段:第一段約5米,看上去像用珠子穿起來的門簾,在習習山風中,它輕輕地飄動著;它也像一把大梳子,梳理著翠綠的山野。第二段約四米,瀑布落在一塊向下傾斜的巨石上,如一串串珍珠落下來,聚集成了一匹白色的錦緞。第三段約40米,錦緞化成千萬粒閃光的珍珠,像“千珠萬珠落玉盤”,又像給這神奇的大地披上了薄薄的輕紗。
這時,我們發現有一根粗繩,從山頂直伸到水潭裡,原來人們是拉著繩,爬上山頂的。
到此為止,再上是不行了,除非拉著繩子上山。但繩子的牢度如何?沒有把握,況且,我們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萬一有個差錯,摔斷了骨頭,以後,只能在電視裡看人家旅游了。“生命誠可貴,安全頂重要”嘛。
我們決定不再向上爬。但我們確認上面一定有一個水潭,瀑布一定是從那兒落下來的,那就是我們想往的白龍潭。我們又想,可能還有另一條路,可通山頂。
這裡的景致的確迷人,小溪、水潭、深谷、峭壁、瀑布、山風、水聲、樹木、花草,還有天空、白雲、陽光,彙成了一幅和諧而美妙,壯觀而俏麗的風景畫。我們站在水潭邊,向山上的瀑布望去,白而發亮的水如白龍在騰飛,在陽光的照射下,有時還能看到一點五光十色的彩虹呢。
拍了幾張照片,給那些沒上來的同伴看看。帶著七分滿足,三分遺憾,我們開始下山。這七分滿足是:我們畢竟爬上了這麼高的山,看到了瀑布,爬山的過程,既驚險又刺激,我們感受到探險的樂趣。三分遺憾是:沒有看到白龍潭。
3時半,我們回到山下。在山腳邊,碰到兩位老人,是白龍潭水廠的職工。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他們家裡休息,並拿出白龍潭泉水讓我們品嘗,泉水很好喝,有點甜味。
我們問他們:“白龍潭在哪裡?”
“你們看到的瀑布,就是白龍潭瀑布,那麼,瀑布下的潭,就是白龍潭了。到白龍潭,就是為了來看白龍潭瀑布。”老大爺回答道。
原來是這樣,我們恍然大悟,三分遺憾,頓時消失,像喝了甘甜的白龍潭泉水似的,心裡甜滋滋的。
白龍潭,從杭州西部開發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好景點,應該開發。可以修點路,建幾個亭子、茶室,再立點路標、石碑、景點簡介等。
但我以為,不能搞得太豪華,太舒適,還是要保持這份野趣,這份粗獷,讓白龍潭旅游,帶點神秘色彩,驚險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