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0日早上7點多,陽光從窗口射到木雕床上,我從睡夢中醒來,開始了在宏村一天的生活。
早上的宏村很忙碌,每家每戶門前的水渠邊蹲著洗衣服的婦人,好多年沒有見過人這樣洗衣服了。
村裡的每個角落都充斥著美院學生的身影,他們用手中的畫筆揮灑美麗的同時,也破壞了宏村的美。我再次來到月沼時,這裡已經人頭攢動,使人一看就很煩躁,再無心去欣賞什麼了。我和哥哥來到村口的售票處找導游,這裡導游服務是免費的,居然看到了幾家網吧,真是大煞風景,令人倒胃。商品社會的發展給宏村這個古老的村落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讓各地的人們都認識了這個世外桃源似的可愛地方,可同時它也在無情地摧毀這裡,我很慶幸自己可以在宏村徹底變成一個秀場之前來一次,為自己留下些回憶。
承志堂是宏村最豪華的舊宅,據說是舊時當地首富建造的,從大廳到臥房處處顯示了主人身份的尊貴.在大廳我見到了很有意思的地方,二樓的木閣樓上鑿了兩枚方孔,在導游的指點下,我們知道了這是相親孔,以前的大家閨秀就是從這個洞來偷看到家中做客的公子,然後再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承志堂雖然很富麗堂皇,但是有很多地方是後來修復的,因此有些細節方面難免會存在缺憾.站在承志堂的木閣樓上,看著眼前宏村的白牆黑瓦,我不由想起了李煜的詩"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歷史是無情的,難料的.想來當年承志堂的主人意氣風發的站在這裡,定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他辛苦建立的家業成了陌生人隨意參觀把玩的景致.
下午我們來到了盧村,雖然距離宏村只有半小時的步程,但是這裡卻別有一番風味.因為剛剛開發,盧村顯然清淨了不少,走在村間的小路上,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盧村唯一的參觀景點就是清朝巨賈"盧百萬"的豪宅.和承志堂比起來,這裡隨處可見的精致木雕更多了幾分韻味.徽州古民居的精髓在這裡都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到宏村如果不順便來盧村看看這裡的木雕樓,那真是太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