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旅游游記網 http://yyl2000.nease.net/wuyuan.htm 婺源游記
即使春節放的八天假全用到這裡,我還是很多地方沒有去。鶩源的靜和美是言語難以形容的,也是急匆匆的旅者們無法感受到的。不同於周莊的小橋流水人家,這裡更多的是寧靜與安詳,她需要你靜靜的體會,靜靜的去“鶩”。。。
2002.2.12初一:北京-九江,1453次列車,硬臥270元
這次旅行組織不成功,只有我和一個做廣告的女驢友與中午出發登上南下列車。
2002.2.13初二:九江-景德鎮(40元長途)-清華(20元長途)
初二早5:30到九江。10點到景德鎮,再從景德鎮的裡村坐長途車20元到清華。聽說清華的彩虹橋值得一游,我和同伴沿村外的小河岸邊散步過去,既省了門票景色又好(逃過門票10元)。拍攝這個橋使我有種給國家地理雜志工作的感覺,不過鶩原的廊橋可比美國的廊橋歷史悠久多了。最近我喜歡上了6X6方底片相機拍攝風景照片,不像135長方形構圖,方形需要照片有很好的前景,難度增加卻更有興致。這裡的荷包紅鯉魚清蒸要比紅燒的好,這是慘重代價才得出的結論(為了兩樣做法都嘗嘗,兩個人不得不要了兩條,吃撐了)。我特別喜歡吃當地一種辣的茄子干,比燈影牛肉干還好吃(2元/袋)。清華的住宿也便宜(10元/人)。
2002.2.14初三:清華-彰山-坨川(徒步30裡翻山)-理坑
一早起來,我們和綠野的四個合租了一輛當地農用激動車(7元/人),一路激動著到了彰山。從那裡步行30裡到坨川,其中翻越了一座山,看到金剛嶺古老的樟樹。這段路游人極少,景色不錯,途中又遇到幾座不知名的古橋,其中簧村的那個是廊橋。這些橋就如同當地淳樸的農民,並不華麗,卻靜靜的築立在那裡,等待你不經意的發現。
坨川鄉分河東村、河西村和理坑村。穿過坨川,晚上我們住到了理坑(住宿10元/人,門票砍到7元/人)。理坑並不是我想像的樣子,這裡的游人一下多了起來,村民也較有商品意識,因此我對理坑的印像就打了很大折扣。
2002.2.15初四:理坑-坨川(看舞龍燈)
上午把理坑走了個遍,下午又回到了坨川,還是這裡民風淳樸。
坨川漫步,渴了,於是想喝茶。
回憶起來,那是我喝過的最好的綠茶。當我進入一家門口掛著“茶”字的徽派老宅中時,迎面是一個深暗的圓魚塘,直徑兩米,內養十幾條紅鯉、黑鯉。在塘邊的破桌子上還發現一個67年的搪瓷筆筒,上面有毛主席和林彪的畫像(應該很值錢),就那麼隨意擺放無人看管。茶老板是位年輕人,邊喝茶邊和我們聊起鶩源的茶、魚還有旅游。看了我從驢潭下載的鶩原穿越地圖後,老板很是不以為然,指出了一些錯誤並認真幫我們改畫,標出了原圖中未標明的幾個村落並建議我們去溪頭。走時讓我們驚訝的是,那麼上等的茶竟然是免費的!我驚奇的張口:“為什麼?為什麼呀?”肚裡卻暗自高興。老板淡然一笑:“不為什麼,是這裡的習慣,提供一個讓過路人休息的場所,難道這還能要錢?!”。倒是羞剎我這個城裡人了。
坨川祠堂對面的影壁牆引起我興趣,只見殘次的紅牆上畫了一個飛舞的麒麟,旁邊還有一口古井。聽當地人講這叫天狗吃日,有600多年歷史了,當年四人幫時被紅衛兵抹灰蓋住,寫了標語,到最近幾年才刮了從新修復的。
看街上布告說今晚上有龍燈,於是就住了下來。
比起我們通常看到的龍燈表演,這裡卻土的掉渣,但非常民俗!逢年過節,坨川的村民每家出一名壯勞力扛著自家做的一小節“龍”(就是三個紅燈籠固定在一個2米長的長條木板上,底下一根木棍支撐),百十戶人家把木板一連,再配以龍頭龍尾就形成幾百米火龍,可以任意彎曲,上下飛騰。在坨川鄉漆黑的夜晚,一個小橋流水人家、本應該清淨的地方,在胡同、河岸邊、田地山岡間,火龍瘋狂的游走,村民們也跟著狂奔。鞭炮聲、鑼鼓聲、人們的歡笑加雜禮花的升空,安靜了一年的鶩源人今天可算過了一把隱!拿著相機的我也跟著狂跑狂照,但幾乎追不上他們(沒有坨川人地形熟),幸虧有個當地小姑娘幫我們帶路,另我們驚訝的她竟然向我們要錢-2元,後來才得知:為了買筆。於是我好心的同伴給了她一杆圓珠筆並鼓勵她好好讀書。兩小時後,火龍和村民最後集中到一個大一些的空場裡(小學操場),龍轉、人看、我照。最後一個畫面是,百米長的龍支離破碎:村民和舞龍者一哄而散,各自扛著一節“龍”在半分鐘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都回家了),只留下我這個看客站在這漫天星鬥寒冷的夜幕裡。小村瞬間又恢復了寧靜,這讓人感覺一切好像從沒有發生過,剛才的喧囂和快樂只不過是錯覺(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害得我們在漆黑的坨川深一腳淺一腳,半天才找到住的旅館。(待續)
2002.2.16初五:坨川-白石坑(遇險)-虹關
早上離開坨川,經當地人指點順小河沿著清石板路上山,在雲霧中穿行,途中看到不少不知名的綠色小鳥。到白石坑時已是中午,於是問一當地老者哪裡可以吃飯。老者並不回答,只是指了指口,又指了指前面,意思要我們去他家吃飯,看來是個啞巴。不久,隨老者進家門,感覺一家人表情古裡古怪。
很快,菜擺了上來。
“吃!”老者的一聲大吼把我們嚇了一跳,敢情不是啞巴。
老者問我們是哪裡來的,並衝我們古怪的一笑,大牙露了出來:“多吃,不要錢。”他的笑容真的很像情景戲劇《我愛我家》裡的文星宇,不過我卻笑不起來。
我們表示一定要給錢。老者瞬間收起笑容,大聲問我們:“這裡是哪裡?我,問,你,這,是,哪,裡!聽得懂我說的話嗎?”
這時,屋裡出奇的寧靜,他的家人也是一臉嚴肅。
我囁嚅的說:“啊,這不是。。白石坑嗎?”
“不對!再想想?”
“鶩..源?”我一刺牙,笑著說:“抱歉,我對您們這兒地名不熟。”
老人眼睛瞪得溜園,大聲說:“不對!這是北京!是不是北京啊,你說,是不是?!!”上來身手就要打我,和我一起的女孩早嚇得呆在那裡。
我靈機一動:“是北京,我想起來了。”
老者情緒有所緩和,又問:“鶩源是不是北京呀?”
“是!向毛主席保證是!”我一本正經的說。
老者終於笑了。
到現在,老者的意思我才明白,他是讓我們把這裡當做北京的家裡,隨便點,不要拘謹,只是不善於用普通話表達,並且明顯此人神經有問題。
在後來的吃飯當中,老者用我聽不懂的江西話說了很多,總是嚴肅的問我對不對,我一概回答:“對對對,同意,這菜真好吃,嘻嘻。。”他的家人則在旁邊沉默著。
飯後老者管我們要身份證,為了不挨打只好給他看。還要求我給他全家照相,為了不挨打只好照。笑一笑,喀嚓。這可是反轉片呀。
末了趕緊逃離了這個鬼異的古宅,出門時暗自塞給他家人10元錢。
給我們指路的村裡人告訴我們那個老人文化大革命受過刺激,已經瘋了,你們沒有挨打已經不錯了,法律規定:他打你沒事,你打他不行。
旅游還有這種事?背上大包,我們飛快走出村子,我們從來沒有走的如此快過,雖然大包很沉。怎知老者更快,追了上來,一把把我揪住,硬是要我回他家留地址電話,怕我不給他寄照片。留了假地址電話出來,趕緊上路,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又想起一出,也許真到北京找我也說不定,不過照片還是要寄的。
沿著石板路上山,經過叫什麼芬亭(那個字不會發音)的兩個涼亭,前面出現兩條岔路,按驢談攻略向左走上山的路,又下山穿過松林,看到有一棵大樹的村莊,那就是虹關了。
疲憊的走在虹關狹窄的街道,不知道住哪裡好,再不敢隨便問人。經過一個名叫大有巷的弄堂時實在太累,於是問一匆匆走過的路人。於是被帶到一戶有古樸月亮門的大宅裡。說是大宅一點都不過分,這裡有我在坨川和理坑都沒見過的三層木制古民居,門廳有一個月亮門和一個古樸的章木箱,還有一個類似火車包廂的大木箱,裡面擺放碳火盆,可以對坐四人。於是我們要老板娘做一只土雞,在大箱子裡邊吃雞邊烤火,在南方沒有暖氣的房間裡,這真是一種取暖好辦法,不過我的鞋查點燒胡。吃飯過程中有很多遛彎的人過來圍觀,我們互相看著笑。吃到一半才猛然醒悟,這裡不就是驢灘攻略裡張大有的住宅?問老板娘,果然是!於是拿出攻略指出虹關那段給她看,一看她的房子被發上網,老板娘樂的嘴都合不籠。她也指出攻略裡的多處錯誤,比如她們家不姓張,姓詹,詹大有是他們的古人,曾經在上海經商,等等。晚上住這裡,10元/人。
2002.2.17初六:虹關-紫陽-南昌
早上起來仔細參觀拍照,聽主人講述老宅歷史,老板娘則在門口賣包子,0.2元一個非常好吃。上午我們把虹關逛了個遍,有長人巷和古樟樹還有若干拱形小橋,這裡比起坨川來更加寧靜美麗。下午來到村頭坐上長當地激動車到浙源倒車,順便游覽了潔白的龍天塔。傍晚到了紫陽(鶩原縣城)汽車站,一問沒有去南昌的車票了,這可是春運時期呀。終於被我發現停車場有去南昌的車,可是已經滿員了,況且春運期間車裡不許超載,聽車上漂亮的鶩原瘦票小姐說景德鎮有交警檢查,被查到是要罰錢的。於是說盡好話,才在18:30開車的最後一刻准許上車,但只能坐過道小板凳上。到點車已經發動,誰知又節外生枝,司機和乘客吵了起來,原來乘客不滿意春運期間的車票漲價(從平時的79元漲到110元)。好不容易出發,1小時後車到景德鎮,售票員帶我們幾個沒座位的下車走過檢查路段,誰知我們下車的人當中有密探,把我們車超載隱瞞闖關的事報告了交警,仔細辨認才知是剛才吵的最凶的一個茄瓜,這人不是有病嘛,春運漲的價警察又不會幫你要回來還耽誤了行程。夜裡12:30,我們到了南昌。到火車站買了高價票(一張硬臥加100,一張硬坐加50),住到鐵路賓館(普通標間95元)。
2002.2.18初七:南昌(游八大山人)-北京
中午12點退了房把包存在旅館,開始游覽南昌市。憑直覺我選擇了離開鬧市區,坐車來到近郊的八大山人故居又叫青雲譜(門票20元/人)。這裡河塘彎曲,綠樹成陰,遠到漢朝就開始興建,果然是一片寶地。記得《文化苦驢》裡有一段,記不太清了,好像是:老師問學生題目:“畫家八大山人是誰?有什麼代表作品。”答曰:“為八個行為古怪傲骨英風的畫家散布在山野,又稱八大山人,具體姓名和作品不詳,待考。”當時看這段時真把我樂壞了,他到沒說是《射雕英雄傳》裡的江南七怪加上他一個湊的。
言歸正傳,八大山人的繪畫作品真是墨少真情多,對中國繪畫有很高的貢獻,我認為是南昌最好的一處所在。
賴到下午4點關門,我們被趕了出來,於是到附近養鴨塘坐下看日落,傍晚又游覽了繩金塔和疼王格。
晚上22:30來到南昌站坐開往北京的臨時慢車,候車室裡民工黑壓壓一大片。
由於列車晚點發車,剪票口引起暴亂,終被武警維持好秩序。本來我是硬坐(13車廂),不過為了幫同伴拿包到了硬臥(4車廂),硬臥列車員看我背那麼大一個包,怕我堵門,也就讓我上車了。等放好行李車已經開了,於是我就留在硬臥,我可是沒有床鋪,如果被抓到怎麼辦呢。
深夜,列車上的人都睡了,只有我還在挑燈夜讀。不一會兒,一個睡不著的小伙子也過來了,就這裡有燈。我們相對一笑,互相發現我們讀的是同一個作家寫的書,他手裡的是《尋禽記》,而我的是《大塘雙聾》。不時有列車員和乘警經過都沒引起懷疑,其中一個還問我們為什麼不睡。最後,那個小伙子堅持不住回去睡覺了,只省下我一個。
看到早上4:30,我終於被列車員發現真實身份,要我補臥鋪並交罰款,我也有理,強調雖然我是在硬臥車廂,但我還是硬坐著呀?我又沒臥。列車員可能怕我被上司發現扣她工資,安排我去一個上鋪睡。真是很幸運,我睡了後來的18小時,最後雖然還是補票了,但總比在人員極端擁擠連廁所裡都是人的硬座好太多吧。
2002.2.19初八:到北京
終於,經過臨時慢車24小時(快車只要12小時),我回到了北京,這就是以往的經過。。。有人說:你跑這兒說書來了!不過各位讀者,這確實是我的真實經歷,如有半句虛言,讓我...讓我出門當場坐汽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