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西藏

作者: wujun1025

導讀懷念西藏兩年前的七月十三日,我們開始啟程,踏上去成都的火車,開始了奔赴西藏的旅程。其實一直都想寫點東西,卻未能動筆。一直也不知道因為什麼,現在想想,能寫下來的兩年前的感動,一定是久久不能離去,烙刻在心中的那部分,而兩年前剛回到北京時,還無法清理自己的思緒,西藏留下的震動還向大地震後的余震一樣,不知什麼時間會突然一陣陣襲來。時間就像 ...

懷念西藏兩年前的七月十三日,我們開始啟程,踏上去成都的火車,開始了奔赴西藏的旅程。其實一直都想寫點東西,卻未能動筆。一直也不知道因為什麼,現在想想,能寫下來的兩年前的感動,一定是久久不能離去,烙刻在心中的那部分,而兩年前剛回到北京時,還無法清理自己的思緒,西藏留下的震動還向大地震後的余震一樣,不知什麼時間會突然一陣陣襲來。時間就像心中的泉水,一遍一遍的衝刷著我的記憶,把西藏衝刷成我心中一道湛藍湛藍的風景,每當記憶的閘門緩緩開啟,那天、那水、那山和藏地的陽光就充溢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久久,都揮之不去。

從貢嘎機場下了飛機,可能所有人都會深呼吸——“啊,這就是西藏了!”讓肺中充滿又涼又清新的空氣,然後激動會一直伴隨著你,直到出現高原反應。我是越激動越沉默的那種人,不會喜形於色或溢於言表。時間久了,當時的很多場景都模糊了,尤其是前兩天去林芝,我並未有太多的感覺,雖然也有片刻風景如畫,但之後會讓人覺得不過如此罷了。翻越米拉山可能算是比較刺激的一段路了,高原反應越來越厲害,頭痛欲裂,簡直一動不敢動,這是我們經過的海拔最高的地方,有五千多米,比唐古拉山口低一些,所以會有一點點挑戰自我的意思。

第一次恐懼襲來是在去羊卓雍湖的盤山道上,只能走一輛車的盤山路因為下雨變得很滑,我當時雙手一直緊緊抓著前面的座位,兩只眼睛也總是望著藏族司機那寬厚的背影。美麗的羊卓雍湖因為有著過多的生意人而減色不少。說實話,我有一點點實失望。在下山的道上,我們看見路邊孤零零的站著一只犛牛和一個藏人,他也在做生意,可以花錢和他的犛牛照相。那只犛牛打扮得很漂亮,也很干淨,可當我看見它的那一瞬間,我覺得他很可憐,我甚至不覺得他和別的牛有什麼區別。兩年後的今天,當我想念西藏時,我希望它不要像那條犛牛的命運一樣,為了吸引游客把自己打扮漂亮,而丟失了自己本性的東西。

要想看見真正的風景,就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這在我們去納木錯的路上得到了印證。穿過一段藏北草原,那裡人煙稀少,但人們熱情依舊,這讓我很感動,因為他們和那些向你要錢的人不一樣,無論大人、小孩,站在他們破舊的院落裡、路邊上,甚至有的人站在房頂上,朝你微笑揮手,遠遠地眺望著我們的車。司機告訴我,在西藏,人們向你揮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想得到一些東西或錢,一種是出於藏人自古以來的熱情,因為他們很少能看見外來人,所以他們對像我們這樣的游客充滿了友善與熱情。

在翻山的時候,天已經漸漸黑下來,前面的車也漸漸看不見了,這又一次讓我感到了害怕,車上的其他人可能也感覺到了,所以氣氛隱約有些緊張。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是青藏公路旁的一家客棧,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我輕松的仰望著高原的夜空,好多好多的星星,而且我看見了——流星,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看見流星,可是根本沒有許願的情節,因為來不及,我只顧大叫了一聲“流星!”司機過來告訴我,走青藏公路看見流星是經常的事,因為這裡流星特別多。

第二天,我們又踏上了去納木錯的征程。這一次,我們的車被陷在了泥裡,因為根本就沒有路,還好這種情況不久就解決了。在西藏我一共流過兩次淚,看見納木錯是第一次,藍藍的湖水,旁邊圍繞著念青唐古拉山,山頂白雪皚皚,我無法再用語言形容她那種驚心動魄的美,就像是經歷了很多苦難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愛人一樣,而她就靜靜地躺在那裡,波瀾不驚,時常有轉經的人走過,對她頂禮膜拜。

我們的最後一站才是拉薩,驚嘆著布達拉宮的宏偉和金碧輝煌,感受著歷史和不同的宗教信仰,看著那些遠道而來的轉經者,在大昭寺的門前,面對釋迦牟尼,祈福求祥。我們坐在一輛三輪車上,看著他們,我深有感觸地說:“也許他們一輩子才能來拉薩一次,所以才會這樣日夜守在這裡。”“就是!就是!”蹬三輪的師傅熱情地告訴我,像他們家都住得很遠,一般一個家族會選出一個年輕力壯的人,走到拉薩,完成他們的轉經之路,所以他們都非常虔誠。我時常會湧起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與尊重,信仰——對一個民族是何等重要啊!

要離開西藏了,我登上飛機,坐在靠窗的位置,飛機漸漸升高,下面是唐古拉山脈,由清晰到模糊,我再也抑制不住,眼淚嘩的一下流了下來,就像和親人分別一樣,感覺可能今生今世都不會再見了,或者再見,也不知會面對怎樣滄桑的面容一樣。就這樣離開了,不知何日能夠再見你——西藏。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