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別處——黃山游記

作者: 可樂不加冰

導讀生活總是猶如隔世,昨日你還水深火熱之中,今日就已經逍遙世外桃源。當我從黃山歸來,重新開始工作和生活,內心中突然有種對這種紛繁的莫名的抵觸,煩躁地不能自己,盡管知道其實我不過是離開了短短的幾日……一 當我關掉電視,拉上窗簾,擰開電扇,躺下來,黃山夜的黑開始將我包圍起來,我的心卻開始敞開起來。 每當我到達一個從未來過甚至從未想過會來到的 ...

生活總是猶如隔世,昨日你還水深火熱之中,今日就已經逍遙世外桃源。當我從黃山歸來,重新開始工作和生活,內心中突然有種對這種紛繁的莫名的抵觸,煩躁地不能自己,盡管知道其實我不過是離開了短短的幾日……一

當我關掉電視,拉上窗簾,擰開電扇,躺下來,黃山夜的黑開始將我包圍起來,我的心卻開始敞開起來。

每當我到達一個從未來過甚至從未想過會來到的地方,靜下來時總會這麼想:人生真是有意思,沒想到有一天我會住在這樣一個地方。

這種感覺來得最強烈的一次是某年某月某日的冬夜,在東北某個小城,我喝得醉醺醺地坐在某個小旅店的台階上,我迷離的眼神晃悠在昏黃的燈光中,透過窗戶,看著窗外煞白的雪,開始不能抑制的想家想母親……

這個夜裡,在黃山山下的這個小旅館,窗外是嘩嘩的流水聲,我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白天的情景不斷地在回放……

頂著中午的烈日,我獨自走在乾隆御道,耳邊是在烈日下狠勁叫喚的知了聲,很久沒有爬過山,尤其是這種台階山道,沒走幾步,就開始氣喘起來,不遠處田埂樹蔭下,一群農人在閑聊,偶爾瞥過我的眼神帶著些揶揄。

開始尚且有停下來悄悄細看路旁茶樹知了叫喚時顫動的羽翅的心情,等到多走幾步,心裡就是在想這鬼台階到什麼時候才能平坦起來。

好不容易三步一小停五步一大歇地站在正對九龍瀑的山口前,迎著山風大口地喘著粗氣,想要欣賞起九龍瀑的壯觀來,大失所望,細小的溪流沿著峭壁而下,形成小而又小的“瀑布”。

沿著山腰的林蔭道來到瀑布近前,倒是覺著瀑布而成的龍心潭實在有些不可方物,綠得讓人醉心。

匆匆看過,下山,途中不斷地向當地人打聽翡翠谷和鳳凰源孰美孰強,當地人總含糊地回答:都值得去,最好都去。仔細問過三輪車司機,衡量之下,決定只去翡翠谷。

翡翠谷與江浙一帶的山水極像,千百年山洪沿著山谷衝刷而下,留下無數大大小小的碎石,於是,山泉蜿蜒在這些錯落山石間,間或急流,間或緩溪,間或瀑布,間或深潭。

盡管有些雷同,畢竟還有不一致。照樣雀躍地脫掉涼鞋,在清涼的溪水間像孩子一樣蹦蹦跳跳,只是一不小心腳底一滑,整個人滾落水中,“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上游來的“洗腳水”,起來時已是全身濕透,萬幸的是腰包防水性極好,未曾濕掉;正站在水中傻乎乎的自嘲,突然感覺小腿一陣劇痛,低頭一看,發現一只大牛虻正狠狠地叮在上面,驚恐地驅走,趕緊從水中出來,濕漉漉地往前走。

走過煞風景的石刻“愛”,到達泉水的最源頭,水極清,泛著誘人的翡翠綠,刻在著翠玉上的是水底大小錯落顏色各異的岩石和岩石上趴著的幾只蠑螈(當地人把它們叫做娃娃魚,其實不是)。

望著清如許的潭水,有種想脫光了跳下去一洗風塵的衝動,不幸地是後面來了幾個女孩……

嗯,奇怪,我明明沒有脫衣服下水,我的手卻告訴我怎麼現在身上光溜溜的,就在這時,傳來敲門聲:“喂,先生,起床了,趁早爬山涼快!”

起來,昨夜心情的陰霾已經散盡……



房間裡六個鋪位,都睡著人,剛剛9點,都躺下了,白天一天的徒步,大家都很累了,於是呼嚕聲開始起來,我開始有些後悔晚上跑出去看星星,去之前乏的只想睡覺,回來反而興奮異常,沒辦法只好悄悄爬起來,掏出紙巾,團出兩個紙團,塞到耳朵裡,一下子,呼嚕聲變的遙遠,清晰聽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很快的入睡反正也是不可能,不如想想自己白天的艱苦跋涉……

從雲谷寺索道上山,主要是為了節省體力,以保證後面順利走完“夢幻景區”需要的體力。

清晨的黃山諸山雲霧飄渺,纜車向山上滑行著,從空中俯瞰腳下的景色同樣也是一種享受,只是有些戰戰兢兢的,恐高讓我緊緊抓住纜車內的護欄,不過窗外的壯麗景色卻依然讓我不由左顧右盼,只可惜隔著一層玻璃,讓我握著的相機始終沒有按下快門。

纜車到白鵝嶺,下來,貪婪地呼吸著山上清爽的空氣,迎著涼快的山風,我和路上結識的游伴L(一個東北小伙子,人極好)開始向第一站——始信峰進發。

可惜,始信峰因為維修封掉了,不過趴在山道旁岩石上仰望、眺望、俯視上下左右的風景,已是讓初領略黃山美景的我們興奮不已,拿出各自的相機開始拍個不停。此時,發現自己可形容這山色的詞彙真是平乏的很,來來回回就是“太美了太美了……”。

不過在這裡發生了一件掃興的事,游伴L想自拍,把相機放在石凳背包上,結果正要按動遙控器拍攝時,背包和相機一起滾落下來,眼睜睜地看著它們順著山崖往下掉,還好,崖邊的松樹擋住了,但相機鏡頭摔扁了,一台高級相機報廢。

不過還好,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游興,北海賓館前看過夢筆生花後,我們繼續。

猴子觀海、獅子峰與清涼台看到的風景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在看始信峰一側的山色風景,不提。

穿過西海賓館時,在賓館旁邊山溝裡把空瓶灌滿山泉,在樹陰下坐下來稍事休息開始前往排雲亭。途中忘了看地圖,結果在爬丹霞峰時,把背包藏在山路旁的雜草叢中,上到山頂才發現,其實直接越過峰頂下去就是排雲亭,只好走回頭路下去取背包,因為有個保潔工先我們下山,於是擔心被拿走,一時也顧不得山路的稍顯崎嶇,一路奔下去,還好,還在。

到達排雲亭時接近12點,我們沒在這裡停留太久,就前往此次的重點——夢幻景區。

離開排雲亭後的山路開始變得有些險峻起來,其實後來的路要比這險上好多,不過當時我們已經覺得很大的挑戰。穿過一個山洞,站在一個山口處,山下就是西海大峽谷,從這看下去,令人心曠神怡的峽谷萬千景色一下子展露在眼前,遠遠地還可以看到對面的飛來石,天空中浮著厚厚一層漂亮如畫的白雲,正在這時,遠方突然飄來一帶雲霧,一下子罩在峽谷間群山上,如夢如幻,急忙拿出相機要搶拍,可恨地是快門按不動了,懷疑電池沒電了,手忙腳亂地換掉電池,還是按不動,看看卷片數,原來照完一卷了,於是又手忙腳亂的換膠卷,等到一切搞定,雲霧已然散去,對面突兀的山峰又呈現在眼前,就如同夢醒一般…….

既然夢醒就繼續,很快到達一個山口,路標指示夢幻景區終點——步仙橋在前方XX公裡時(記不太清具體公裡數了),此時正好12點,我們決定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後面還有近4個小時的路程等著我們去走。

後面的山道變得異常“嚇人”,大多數都是貼著峭壁開鑿,走過時我膽小些自然靠裡走,就連游伴L本來一路都是蹦跳來去,此時也不敢大意,小心翼翼的靠著崖壁一側。尤其是“仙人踩高蹺”,下山的台階傾斜度在70-80度之間,黃山的山道護欄均比較矮,就更讓人戰戰兢兢,走過這段不由得一身冷汗。

盡管看起來走起來感覺危險,但這一路的風光卻是獅子峰一帶所不具有的:山險峻而秀麗,風回路轉常常能有驚喜發現;常常好不容易走過一段,總能有段平坦的台階,讓你能輕松下來欣賞一路的如畫風景;站在半山腰對著前面山谷喊一嗓子,回聲傳出很遠很遠,過好一會才漸去漸遠的消逝。

“夢幻景區”一般旅游團不會過來,因此一路上根本就碰不到其他人,偶爾喊一嗓子,從山谷或者山上傳來應和聲,才知道還有同行者。在我們剛下第一個山谷時,排雲亭上有對情侶問我們要去哪兒,我們大吼著告訴他們我們要去走夢幻景區,非常漂亮的夢幻景區。等我們走過“仙人踩高蹺”後,我們發現他們跟了上來,於是我們又大吼著告訴他們這裡太危險,要他們回去,他們也大吼著告訴我們:已經下來了,就不能走回頭路。於是,我們開始唏噓起來,說這個男生肯定慘了,帶個女孩同行。不過後來等我們到達光明頂下山時碰到這對情侶上山,大家還彼此吹捧了一番,當然我們誇女孩厲害,他們就誇我們負重還走這麼遠,總之就是大家PFPF得狠:)

其實走這等峭壁險路除了冷汗出得比較多,也不感覺到累,反而是走過最險的一段後,開始上山時,才感覺到氣喘腿酸。於是我們不斷地設定目標,然後一個一個地去攀登。於是總是在我們剛剛走完一段上坡路後,剛剛繞過一個山梁,突然發現又一個上坡等著我們,我們總是誇張地罵上兩句,然後拉拉背包,無奈地接著爬。這裡說到“爬”,後來快要到步仙橋時,上坡台階實在有些長且陡,最後實在累得不行,就只好手腳並用爬上去。

步仙橋不大,架在兩個山梁之間,橋身色褐而班駁,顯然很有年頭了。走過步仙橋,在山崖邊有一個天然而成稍加整葺的平台,站在這裡,視野開闊,迎著撲面的山風,一種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的歡暢和豪氣油然而起。

站在崖邊,一眼可以看到前面一座山的石頭山頂——光禿禿的不足十平方米而且有一定的傾斜度——竟然有一座人工搭成的類似祭祀塔的石塔,讓我們不得不驚嘆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力。

在這裡已經可以遠遠地看到左側山梁上綠樹掩映的天海賓館(當時我們是猜的,後來詢問保潔工得到證實)——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既然看到,我們的心情馬上變的歡快起來,於是,稍事休息,就朝終點進發。

不過看著不遠,可還是走了近半個小時。在賓館旁的小溪掬了捧山泉洗了把臉,然後順著一座木板橋進到賓館。

此時正好是下午4點整。果然喝光了帶上山的4瓶水,其實我喝掉還不止這些,因為在夢幻景區的某個山谷底,我還灌了一瓶山泉。在那個山谷底,因為剛走過最險之地,所以顯得很放松,點上一支煙,光著膀子躺在樹陰下,聽著丁冬的溪水聲,別提有多愜意了!神仙一樣的享受!

這一天都沒有吃多少東西,但因為一直在不停的走,緊張也就不覺得餓,此時,一下子松懈了下來,在放下背包接著爬光明頂的路上,餓勁上來,等爬到光明頂時,餓的直冒冷汗,因為吃的都在賓館背包裡,只好買了一袋十塊錢的面包,就著礦泉水咽了下去,那時侯覺得面包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東西。

光明頂下來,洗澡,實在太累,要休息一下先。

7點,實在不想再爬光明頂,就跑到賓館樓頂,看日落和晚霞,雖說不夠開闊,但那日落和那晚霞仍然絢爛地令人神往。趕忙“卡卡”的拍照,不經意間發現卷片數一直沒動,這才發現這卷膠卷上上去時,沒能卷動,暈!差點一頭從樓頂栽下去。還好,重新卷好,趕得上拍日落和晚霞。

回去,吃過泡面,沒有睡意,就出去散步,夜風吹過,有點涼。走出去的台階很舒緩,沿途的蛋黃色的路燈投在台階上,恰到好處的亮度,昏暗但已夠照明,很舒服。

慢慢地踱到海心亭,坐下來看星星。山裡的夜很黑,是那種很純淨的黑;夜的蒼穹,繁星一路散落下來,朗朗的夜空在滿天繁星的映村下透著清澈。周圍很靜,襯托著夜蟲啁啾的靜。

給好朋友發過幾個短信後,突想再爬到光明頂上去看星星,那裡看起來開闊,一定比這裡還要漂亮。

上山的路上,碰到幾個下山的人,問了問有沒有路燈,回答沒有,不過就著夜色和山下房屋的燈光還是可以看清山路,於是雙手插兜,愉悅地往山上信步走去。

光明頂上有不少人閑坐在那兒,和我一樣看星星。

果然在這裡,看到的天空要大好多,銀河橫在頭頂,那邊是好多年沒有看到的北鬥七星,想起小時侯在老家夏夜的晚上在房門前鋪上涼席躺在那兒仰望星空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禁不住有些傷感起來,沒想到多年後,能在這樣的地方仰望其實是同一片的星空……也想起一首很喜歡的歌來:

“當你見到光明星星

請你想 想起我

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

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

當你憶起當年往事

你又會如何

可會輕輕凄然嘆喟

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

我像那銀河星星

為你默默愛過

更讓那柔柔光輝

為你解痛楚

當你見到光明星星

請你想 想起我

當你見到星河燦爛

求你在心中記住我”

夜有些深了,更涼了,摸黑下山,實在有些黑,看不清,只好一步一步地往下蹭,等下得山來,一身汗!

迷迷糊糊的睡去,但一晚上來回閃現都是白天的情景,直到臨晨3:40被手機吵醒……



今夜,聽著“卡嗒卡嗒”的鐵軌聲,我躺在返回上海的火車臥鋪上,仍然不能很快入睡,盡管我實在覺得累得不行,早早就睡下了,但當列車熄燈後,我反而更加的清醒……

早上3:40起來,穿上在山下買好的簡易雨衣,拿著手電直奔光明頂。月郎星稀,今天一定可以看到日出!

上到山頂,人尚不多,不過半天找不到觀日出的好地方。來回轉了幾圈後,還是在隨著旅行團找到地方,不過位置並不太好。翻過一處柵欄,來到一塊禁止入內的大石上,位置絕佳,於是趴在最前面,等著日出。

整個日出的過程實在覺得有些漫長,但卻值得如此匍匐著近一個小時。描寫日出的文章實在太多,不敢贅述添足,不過那天邊那些雲彩隨著時間推移色彩變化多端,絢爛異常,而且正當大家認為天際那抹雲層擋住了太陽時,突然火紅火紅的太陽從雲層下的山巒一點一點的冒了出來,意料外的驚喜一下子激起眾人的無限歡呼…….慢慢地,慢慢地,陽光開始灑滿遠處層層疊疊的雲海、陡峭的山巒,灑在光明頂上觀日出的人群還帶著睡意的臉龐上,於是,人群開始散去。

回去補了一覺,然後起來吃點東西,收拾背包下山。

前山下山實在沒有太多值得寫的,下山的路除了翻越蓮花峰時稍顯艱險外,基本都是平緩的下山台階,所以走起來也不太累。不過因為山上起霧,在山頂上看到的只是白皚皚的層層雲霧,而且經過昨日的夢幻景區,這些景色已經提不起我們太多的興趣,只是蓮花峰感覺實在有些險(其實更險的是天都峰,可惜封掉了),特別是爬上1864米的峰頂,害怕是難免的。

一路略帶奔跑的下山,在玉屏樓也未作太多停留,人太多,迎客松被黃山招牌式的用爛了,看了一眼就離開。

回到湯口飽餐一頓,休息了一會趕回屯溪。屯溪老街其實很沒勁,倒是在某個歙硯店裡盤桓了很久,文質彬彬的女老板很熱情,慢慢地領著我,給我講店裡收藏的各種古硯,教我如何鑒賞不同品相的硯台,很長知識,只可惜我現在好像半點都不記得了;而且因為馕中羞澀(買完回程票已經沒有多少錢了),最後只為一個屬馬的朋友買了一方生肖墨。

傍晚坐在香江邊,大排擋,叫了盤花生,又來了個炒田螺,再起開一瓶冰鎮啤酒,爽爽快快地自斟自飲起來,喝到微醺離開,去趕火車。

米蘭.昆德拉有本書《生活在別處》,這幾天我就仿佛生活在別處的夢裡,輕松而愜意,一覺醒來回到現實的紛繁。借其名作為行文的題目。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