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楠溪江自駕車四日游

作者: 狒狒兒

導讀D2:6:30就起床,本來期望今天是個陰天,最好下點雨什麼的...可老天不讓我們如願,日頭已升得老高.胡亂塞飽肚子(自己開車出游就這好處,干糧飲水准備充分,省了許多花費),出發往顯聖門。雁蕩山的早晨空氣清新,遍野的翠綠賞心悅目。呼吸之間仿佛微帶芬芳,一時間,酷暑都為之消退。沿途風景優美,同行幾位女士又都是膠片殺手,免不得時時停車好讓她們留下倩影…我們既然 ...

D2:6:30就起床,本來期望今天是個陰天,最好下點雨什麼的...可老天不讓我們如願,日頭已升得老高.胡亂塞飽肚子(自己開車出游就這好處,干糧飲水准備充分,省了許多花費),出發往顯聖門。雁蕩山的早晨空氣清新,遍野的翠綠賞心悅目。呼吸之間仿佛微帶芬芳,一時間,酷暑都為之消退。沿途風景優美,同行幾位女士又都是膠片殺手,免不得時時停車好讓她們留下倩影…我們既然是自助游,導游就只有地圖了。地圖上一條直線直通顯聖門,其實道路迤儷曲折。好在一向信奉“路在嘴邊”,遇到可疑的岔路口就向人打聽。當地人十分熱情,指路不厭其詳。所以一路到大荊沒費什麼周折。大荊是古驛站,現在是挺熱鬧的一市鎮,正處104國道線上。徐霞客初游雁蕩就以此為始發點,但沒有任何遺跡留下。8:00左右經南閣村,這是個鄉村市集,因“天下第一牌樓群”而出名。牌樓之不同於牌坊,在於材質。牌坊多由青石或花崗岩制成,所以歷經天災人禍而長存。牌樓則除兩根立柱是石制外,都是磚木結構。鬥栱飛檐,獸頂雀替,形制仿佛亭榭。現存五座牌樓的扁額上,鎏金的大字光鮮奪目,修葺的痕跡甚新,可見是後來重修的。牌樓的主人姓甚名誰咱記不清了,反正名不見經傳,與他的老鄉劉伯溫不可同日而語。只知道是明正統間一侍郎,死後追贈南京禮部尚書。給我印像深刻的是這個家族科第甚眾,進士舉人出了不少,前後共建牌樓七座。可惜官是越做越小,最後那座牌樓的主只不過是個州參議,那應該是吏了。典型的一代不如一代,呵呵…到顯聖門已九點多,門票10元。才九點多氣溫就高得離譜,真的是:烈日炎炎似火燒…滿山的雜樹還有鳳尾竹綠得晃眼,在若有還無的微風下搖曳生姿。仿佛在嘲笑我們這些頂著烈日游覽的傻瓜。景區門口是同名的小山村,村民們三三兩兩也往景區裡行,好羨慕他們不用門票。攀談之下,原來樂清旅游局征了村裡的地才建的山門,以前不用門票,而顯聖門那裡正是村民平常納涼避暑的好去處,所以也就不用門票.(建議以後去的朋友們先不急著買票,可以先和那裡的村民套套近乎,他們很樂意帶你進去的...門票將來肯定看漲.)顯聖門顯然是個新開發的景區,正所謂久藏深閨人不識…好長一段還是泥路,而路邊的小山澗已有了涓涓細流.沿著曲折的山路前行,轉過一個彎,兩山夾峙,一溪中流,好一幅天開畫卷.山不甚高,但山頂平坦,陡壁如削,正如兩扇半開半掩的大門.更奇的是旁邊又有兩座高矮相若的黑色小山峰,看上去仿佛兩個魁梧的力士.據當地故老相傳,那是兩位把門的天將.顯聖門其實是一個狹長山谷的入口,山路順著一面山壁蜿蜒而入.顯聖門下的溪谷,正是村民納涼休憩,村童玩耍嬉水的去處.久旱未雨,溪水流量很小,但明淨澄澈.陣陣涼風從山谷中透出,令大汗淋漓的我們心身俱爽.在此休憩片刻,女士們與兩個小孩早已脫鞋下水,在清涼的溪水中濯足拍照,好不興奮.顯聖門地處偏僻,游人罕至,這樣的天氣更少人來,眼前是流水淙淙,遠處是雞犬相聞,身處其間,神游物外,正可以寧靜以致遠.面對這樣的造物恩賜,令人心生造屋久居之想.顯聖門內是個絕谷,而山路也顯得險峻,有一段僅能容足.谷底有透天十八洞,據村民講能從中層層攀援直上後山之巔.但洞小僅能容身,也沒有石級可循,要上去好比攀岩,只得作罷.另有石佛洞,在顯聖門後絕壁之半,也只能仰望,洞口窄小,黑乎乎不見一物.山谷盡頭是含羞瀑,正是山澗的源頭.瀑布不大,並無飛流直下的氣勢,而綿綿密密,藏身石隙之中,含羞正如其名。離開景區已經11:30,驕陽似火,坐進車裡好像洗了個桑拿.回響嶺頭還有40來公裡,顧不得許多,赤膊上陣,這樣熱的天氣,空調已不起多大作用,索性開窗吹吹熱風,一任汗水在身上流淌.真爽!嘻嘻…午飯是在一家叫“三一”的飯館吃的,七菜一湯,有魚,蝦,貝類和山菜,也嘗了這裡有名的炒粉干.冰啤酒是少不了的,可惜下午還得開車,只叫了兩瓶意思意思.炒粉干名不虛傳,這裡的廚藝也不是昨天那家飯店可比,只是價格稍貴一點,結帳是180元.下午游方洞和大龍湫.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雁蕩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