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道杭州——致《夏日炎炎之杭州亂游》作者moonsense的回信
moonsense:
好!
很高興能與你相識,讀到你的來信後,又細細地重新拜讀了你的大作,猜想你也是個中高手,賜教就不敢了,如果需要我做些什麼,很願意盡力告之:)
其實每個城市都是風情萬種、各有各的好。就像喜歡上海是因了它的大家薈萃中西合壁的都市排場和精致,更由於深愛著感性女子張某某所經歷過的舊時上海,如同衡山路附近那些個幽深的小院,藏滿了多少風花雪月的過往和奢華妖嬈的花樣年華裡的海上遺夢,所以每回去都要去流連駐足一番!比如說丁香花園,sasha的。。。
杭州自不必說了,我對它一往情深,因為這片山水養育了我。最喜歡有雨的日子,霏霏揚揚落下來,信步走,然後隨便地拐進北山路上臨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吧,有著回家一般的輕松和舒服,在那裡可以憑欄臨風,可以賞荷聽雨,默默沉醉。。。
平生看過最生動精彩的雨,就在六公園的哈樂淇淋屋面湖的陽台上,那一個夏日午後和那一個人從此成了不能忘卻的記憶。黑暗一點一點地漫過湖面,漫過我的眼睛,暴雨在期待中如期而至。。。雨下了好久,下得氣勢磅礡並且還有恰到好處的節奏,緩一陣急一陣的,湖面上密密地開滿了“花兒”,整一個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壯麗景像!那個愛情終究碎去了,遙遠了,可那場雨卻在記憶深處一直唯美著。。。
和你一樣我也喜歡坐Y3、Y5、Y2的與一密友瞎逛,那一路上光是站名就讓人騰出激情來,雙峰插雲、曲院風荷,南屏晚鐘。。。別說那一路的美景了:)我喜歡雨後去九溪走路,從九溪那頭出發,帶上書呀報紙呀零食呀,游游蕩蕩地向著群山的環抱中挺進。。。著名的9溪18澗就在這裡,這一路上有“高高低低樹、叮叮冬冬泉、彎彎曲曲路,遠遠近近山”,雨後空氣格外清新,走累了就在溪畔掏出大蘋果什麼的洗洗吃,看會兒報紙,彎下身子玩石頭玩水。早的時候,可以開車進去,人也不似現在的多,循著水聲和婉轉的蟲鳴聲行進,小溪會忽左忽右一路伴行著,又會不經意之間就橫亙在你面前擋了你的腳步,像極蹣跚學步的孩童的把戲!每次我特別喜歡讓車子趟在半中央停下來,打開車門嘩嘩的溪流就在腳下流淌,清澈的溪水裡盛滿了圓潤光潔的卵石,水草靜靜在水底招搖著。。。這個時候,我會有恍然以為自己是坐在小船裡的錯覺,取出手巾來浸潤這份涼爽,給自己、給他擦去平日裡吵鬧後留下的陰霾,這個時候我們就快樂成這林子裡的一對小鳥,我們的眼睛裡只有清澈的溪水在歡快的唱著歌。。。
不知不覺中,前方就有裊裊的炊煙順著風在山谷裡升起來,升起來,沿著小道上去,就到了名聞遐邇的龍井村,春天的時候,會有關不住的茶香在空氣裡飄來蕩去,這個時候,清淨的山間小道就車水馬龍起來,拉家帶口的人群在村民的屋前屋後,庭前樹下支起一桌子一桌子的牌局,家家戶戶都是高朋滿座,觥躊交錯的架式,活生生的一幅江南清民上河圖。
不喜歡趕熱鬧的我,也會去龍井山頂(翁家山)的一戶“定點”村民家中喝茶,與友人敘舊聊天,興致上來了,就會先去花上幾個鐘點摘上點馬蘭頭,等腰酸背疼無力支撐之時,戰績也有了,拎著它們直奔他們家的廚房而去,親手做道香干筍丁拌馬蘭頭,那個香啊,坐在曬台上,三五知己,吹吹小風,喝喝小酒,東拉西扯地瞎侃一氣,過癮!(容我私心,這一戶山裡人家我不便在這裡細說,怕以後再也沒得去處了,我們悄悄說吧!秋天去最棒了,院子裡的桂花一茬一茬地怒放,他家是那裡風景最好的,又不容易被人發現,連廚房裡都有風景)。
覺得你和杭州是有緣的,杭州是多雨的城市,可近日持續高溫,50年一遇,連氣像預報都沒能算著,獨獨那一日,久旱逢甘露,暴雨傾盆來迎接遠道的客人,有福之人啊!照片拍得很美,在這裡已經很難得見到這樣美麗的晚霞,獨獨只那一日有,我也有幸看到了,在去書店的路上,找一本叫《我們仨》的書。
希望以後可以常常交流, 相信我們會合得來的,因為我們都跳動著散漫天真、追隨自然的脈搏,不是嗎?祝
夏安!
PS:近來杭州正在進行西湖西進工程,除南山路一帶其他景區都在封道施工中,說是要到10.1才會恢復迎客,請各位有意來杭游覽的網友擇日而行,到那時,在湖邊可以像攔taxi那樣招手船家,然後懷揣著滿滿的願望去靈隱寺許願進香,那是多麼古樸的昔日重來啊!
yy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