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上海飛麗江(中停昆明)機票:1270元機場出來花了10元/人乘坐機場大巴到新城,從新城到古城步行只要5分鐘左右。到古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客棧,途中順便把納西古樂的門票也買了(納西古樂的門票只能提前買),挑了最便宜的票(二樓邊上的座位),原價是50元/人,後來一個當地婦女―和大姐(其實一進城她就一直跟著我們,要帶我們去客棧)幫我們去買,每人省了10塊錢。最終決定住在和大姐的親戚家―一山客棧,不僅是因為價錢便宜,標房才60元/間,還因為看了房間覺得很干淨,裝修也很新,所以就懶得再去找了。放下行李後,時間還早,我們便讓和大姐帶我們去黑龍潭,從古城走過去大約花了10分鐘。天好的話,在黑龍潭是可以看到玉龍雪山的,可是這天只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回去時,叫了輛出租車6塊錢到古城門口(古城內不能行車)。晚飯在做甩手粑粑的攤子旁邊的一家小飯館吃,4人共花了118。晚上八點,納西古樂開場了,那是一種帶有很濃的道教色彩如行雲流水一般的音樂。每段曲目結束,宣科都要說上很長時間,不過還算有趣不至讓人昏昏欲睡。
7/13麗江—香格裡拉—碩都湖—納帕海依拉草原包車費:500/兩天
我們沒有按貫例到處找車領行情,而是在前一天就跟和大姐談好了價錢,包下了她家的車。司機是和大姐的老公,開車技術還不錯,人看上去也蠻老實的。去中甸前,先到長江第一彎看了看,感覺一般沒有畫冊上的好看。麗江至中甸這段路還在修很不好走,到處是落石,不過我們還是很幸運的,走那段路時都沒下雨,所以幾乎沒遇到從山上滾下石頭來。快到中甸時,沿路到處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矮矮的杜娟花樹,只是花早已凋凌,和師傅說5月中旬來這裡就能看見滿山遍野都是盛開的杜娟花。到了中甸後直接去了碩都湖(門票15元/人),碩都湖挺大的,湖水清澈,岸邊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接著又去了納帕海依拉草原(門票15元/人),據說水多的時候那兒就是一個湖泊,稱為納帕海。當水沒了,就露出大片的草地,被稱為依拉草原。在那兒我們不慎被幾個藏族mm帶進了一個蒙古包,被騙了120塊錢。晚上宿在中甸縣城裡,標房100元/間,條件實在不能跟麗江的相比,衛生間又髒又破。晚飯是在住的地方吃的,點了個犛牛肉火鍋和幾盤蔬菜,量挺足的,味道也還不錯,共花了140元。
7/14香格裡拉—松贊林寺—上虎跳—Halfway
早餐吃自帶的干糧,還要了碗米飯花了2塊錢(老板娘真黑心)。8點左右出發到松贊林寺,門票是10元/人,沒見過藏族寺廟的還是值得一去的。在寺廟裡看到一個穿著藏族衣服的小孩,忍不住給他拍了張照,沒想到每人被要求付5塊錢。害得我們再也不敢把鏡頭對向穿民族服裝的人亂拍了(在虎跳峽這樣的大人、小孩有很多)。午餐是回到中甸縣城吃的,一人一碗砂鍋米線5元/人,味道還行。吃完就直接去虎跳峽了,虎跳峽在中甸回麗江的途中,所以還是走來時的那條路。由於前一天晚上下過雨,路上的落石更多了,我們一路顛簸來到橋頭。和師傅幫我們找了輛車送我們到上虎跳(20元/人包括門票,而正常的門票要30元/人),然後跟我們約好7/16日10點在大具渡口接我們。由於是雨季水量充沛,所以上虎跳也非常壯觀,下去的路修得很好(僅是下到上虎跳江邊的路,後面徒步的山路難走多了),跟黃山的路差不多。等上來時開始下雨了,雇了個藏族小伙子扎西作向導(50元/天),一行五人便開始了此行最為艱苦也最令人難忘的一段旅程。雨水使山路更加難走,相比我們四人手腳並用,疲憊不堪的狼狽像,扎西背了2個加起來共90升的背包卻仍能走得相當輕松。記不得翻了幾個山頭,最終我們還是在天黑前完整地到達了大名鼎鼎的Halfway(中途客棧),只是個個都已毫無形像可言。房間挺干淨的只要15元/人,放下包我們就嚷嚷著要大吃一頓補補元氣,結果老板家的公雞就遭了殃,一頓極為腐化的晚餐只花了120元。四人吃飯也不閑著,乘著上菜的空兒,一會兒在天下第一廁裡看看風景順便解決一下內急,一會兒又到露台上去拍幾張照。等我們吃完飯已是9點多鐘,草草地搞了一下個人衛生就鑽進了睡袋。
7/15Halfway—中虎跳—山白臉
一早讓老板准備了早餐(24元),邊吃邊眼饞地看著另一撥人自帶的午餐肉。扎西說今天的路比昨天更難走,在對路況的擔心中,我們還是出發了。一路基本都是下坡,有幾段路還是比較陡的,暗自慶幸穿了雙登山鞋走路沒有打滑。兩小時後到達Tinna’s(中峽客棧),由於下中虎跳的路不太好走,所以跟老板娘打了聲招呼將行禮寄存在客棧,還把這幾天洗了沒干的衣物拿出來晾在院子裡,然後稍適休整後就繼續向中虎跳進軍。在張老師家付了5元/人的買路費後(下中虎跳的路是張老師家修的,所以他們也就明正言順地向每個游客收錢了。)沿著一條小路就下去了,這條路跟上虎跳的實在不能比,不僅陡而且還很窄,有幾段必須手腳並用。下去還好,上來時可是很費體力的。到了中虎跳又被人收了2元/人的過橋費(跟張老師家一樣,這家人修了座破橋就坐地收錢了。),中虎跳的景色有點讓人失望,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壯觀,個人感覺還及不上上虎跳,不過當地人說了這是因為這個季節水量太大,以至於顯不出上下的落差,其實在平時中虎跳可要比上虎跳好看多了。返回途中,我們的向導扎西被另一撥mm看中挖了牆角,看在他與我們相處得不錯,而且後面的路用不大著向導的份上也就沒有責備他。回到張老師家已是下午1、2點鐘了,隨便點了些面、蔬菜和飲料當作午飯,4人共花了36元。面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糊亂將肚子塞飽後返回中峽。取了行禮,本想付點茶錢給老板娘,可人家說什麼也不肯要。謝別了老板娘我們沿公路走了約45分鐘到山白臉客棧,在大露台邊上挑了兩間房住下(15元/人)。晚餐很豐盛只花了77塊錢,就是上菜速度慢了些。在客棧還遇到了幾個來自北京和福建的朋友,一起打牌聊天到深夜。
7/16山白臉—老渡口—玉龍雪山—麗江包車費:130元
原本想少走些路從新渡口過江,但客棧老板勸我們還是保險點走老渡口,因為這個季節新渡口的水流很急比較危險,連他們當地人也不大敢從那兒過,權衡之下還是小命重要。吃了早飯,老板用卡車送我們到老渡口(早飯和車費共付了42塊錢)。一路上老板不停地說著幾年前那次大地震造成了高峽出平湖,還誇我們路線設計得好,說如果我們的徒步路線倒一下,從麗江大具過江再到上虎跳的話每人就要多付40元的古城建設費了,我們暗自得意出發前的功課做得好。從下車的地方到江邊還有一段挺長的路,在路過永和村的時候我們被四條惡狗迂回包抄,結果嚇得4個成年人不得不花10塊錢請了個剛上小學的孩子做保鏢。沒想就在此次徒步的尾聲,有人“晚節”不保把腳給扭傷了,只能在大家攙扶下來到江邊。這裡的江面的確十分平緩,望著在上、中虎跳峽時還是如同千軍萬馬般洶湧澎湃,而現在卻像小家碧玉一樣靜靜地流淌著的金沙江水,感覺這幾天如同做夢一般。船輕輕地靠了岸,付了10元/人的擺渡費後,我們在一位當地人的帶領下去找醫生,10點和師傅在那個當地人的幫助下找到我們,還給我們帶來了水。看完腳後,我們的徒步真正結束了,後面的行程和師傅和他的車會一直跟著我們。到達玉龍雪山犛牛坪時已是中午時分,隨便找了家餐廳吃午飯(共花了87元)。上犛牛坪可以坐索道來回60元/人左右,也可以騎馬來回63元/人,我們選擇了騎馬。犛牛坪其實是在玉龍雪山山脈上的一片面積很大的草原,天氣好的話能看見雪山的全景,可惜我們去的那天雪山被雲遮住了什麼也沒看到。下山時由於路太滑,安全起見每人再付給養馬人10塊,改從另一條較上山時平坦但遠一些路走。由於天氣的關系,我們也取消了原來乘大索道上玉龍雪山的計劃,直接返回麗江。途經甘海子下車拍了些照,據說甘海子過去曾是一個湖泊,現在則是一片開滿野花的草地。晚飯是在麗江古城的大石橋附近的一家餐廳吃的,是此次滇西行中最為奢侈也最為浪費的一頓,共花了170元。晚上仍然住在原來的那家客棧,這幾天客棧裡的住客比我們走時多了,幸好走之前曾讓老板給我們留了兩間房,要不然我們就要另找住處了。
7/17麗江—瀘沽湖(裡格)包車費:500元/兩天
8點不到我們從麗江出發前往瀘沽湖(門票41元),一路天氣陰沉沉的,不時還下些雨。沿路的風景對我們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不再像剛來時那樣對什麼都好奇,打打瞌睡、發發呆,迷迷糊糊中到了中午,讓和師傅找家餐廳吃飯。在出了寧蒗後他帶我們去了一家環境很美的餐廳,不過就是太貴了,一個炒雞蛋要20塊錢,嚇得我們點了兩個菜一個湯就不敢再點了,結果這頓飯吃得特別干淨一點都沒浪費(共花60元)。到達裡格時天氣已開始轉好,在湖邊找了家看上去相對干淨點的客棧,30元/人(包一頓晚飯,一頓早飯,司機食宿免費)。放下行禮,看見隔壁有一家酒吧很有特色,就進去點了些瓜子和爆米花,再找幾本雜志翻看,看累了拿出相機拍幾張瀘沽湖的照片,幾天來難得有時間來這樣消磨。傍晚,客棧准備的晚飯還算豐富,還吃上了牛蛙。吃完後,4個人又開始惦記網上經常被推薦的烤魚,於是決定到扎西家(此扎西不是先前提到的那個向導,而是網上有名的裡格帥哥)。烤魚實在讓人失望,小小的鯽魚連鱗帶內髒一起放在鐵絲網上烤,味道並不像人家推薦的那樣美味,偷偷地拿去喂了扎西家的狗。晚上花了10元/人看篝火晚會,其實就是一些穿著民族服裝的摩梭人圍著一堆小小的篝火跳舞給游客看,在麗江的晚上,許多納西族人會自發地聚集在四方街跳舞,雖然沒有篝火,但我覺得還那樣比這種完全商業性的演出更加自然。跳完舞他們就跟游客對些流行歌曲,聽了會兒覺得實在無趣就提前離開了。
7/18瀘沽湖(裡格)—麗江
上午決定坐豬槽船到湖中的小島去看看然後直接到落水村(35元/人),而和師傅開車在落水等我們。這天的天氣不錯,湖水藍藍的,倒映著青青的群山和飄浮在藍天上的白雲。小島上沒什麼東西只有一座寺廟,看了會兒就回到了船上。到落水時已到了中午時分,隨便選了家燒烤店花50元錢將肚子填飽,在路邊有幾個小販在那兒花了20元買了4斤牛蛙後直接返回麗江。回到麗江才下午4點左右,請老板幫忙把牛蛙殺好,我們到菜場去買了些菜和水果,借用老板的廚房自己動手做了頓上海菜,還送給老板一些牛蛙以示感謝。
7/19麗江古城—束河古鎮—萬古樓
這天的行程很悠閑,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一番梳洗打扮後去了已垂涎了7天卻一直沒空去的蒙自過橋米線。吃完打了輛出租車(15元)到束河古鎮,據說當初麗江便是參照束河來建造的,在那兒同樣也有一個四方街,只是面積比麗江的小很多。束河有很多賣古玩的小店,還有很多扎染作坊。本來想去找一位曾走過茶馬古道的老人家聽他講講故事,可問了幾位當地人,年輕的都說不知道,年老的雖然知道可是跟我們說了一大通話,能聽懂的實在是沒幾句,想想就算找到這位老人家也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也就作罷了。古鎮很小沒多久就逛完了,又找了輛出租車直接去萬古樓(出租車15元,萬古樓門票15元/人)。去萬古樓只為了看看麗江古城的全景,其它也沒什麼可玩的。從萬古樓可以直接走到四方街,在大石橋附近吃午飯100元,下午在古城瘋狂購物。
7/20麗江—上海機票1270元
我們訂的是下午的飛機,上午可以繼續買些東西,吃最後一頓午餐(86元),12點左右找了輛出租車60元到機場。
全程共9天,扣除買禮物等費用,人均約花費三千八多元。
部分照片鏈接:
http://digi.pchome.net/2003/7/23/2_71349.htm
http://digi.pchome.net/2003/8/1/2_72570.htm
Tips:
吃:
1. 粑粑:麗江有許多種被稱為粑粑的食物,個人認為最為有名的麗江粑粑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甩手粑粑、玉米粑粑和水燜粑粑還是值得一試的,但水燜粑粑量很多,吃一點就飽了,人少的話點了有些浪費。
2. 過橋米線:在麗江過橋米線似乎在蒙自過橋米線才能吃到,在蒙自,依價格的不同分好幾種過橋米線,其實吃起來都一樣鮮美,因為湯都是用土雞燉出來的,不同的只是價格貴的會多給你一點配菜而已。
3. 餐廳:吃飯一般都到大石橋去吃,因為那兒聚集了很多中西餐廳和酒吧,選擇余地比較大。
住:
星級酒店大多集中在新城,多數自助的游客都會選擇古城裡的客棧,這些客棧都挺干淨的,而且價錢也便宜,還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行:
去黑龍潭、束河古鎮或其它較近的景點時,可以在古城內租輛自行車(15元/天)。
裝備:
盡量帶上抓絨睡袋和拖鞋,因為除麗江外,其它的一些景點如瀘沽湖、虎跳峽、中甸的住宿條件都不太好。想要徒步虎跳峽的,盡量穿登山鞋或抓地性較好的鞋子,當然如果你自視夠強健穿雙拖鞋或皮鞋去也不會有人攔著你。不論是什麼季節,長袖衣服都有必要帶著,特別是在中甸,晚上會有點冷。由於海拔的關系,紫外線會很強,如果不想把皮膚曬得跟麗江人一樣的話就別忘帶上防曬霜。另外,在那裡會感到皮膚很干燥所以愛美的MM也別忘了帶上潤唇膏和潤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