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故鄉行

作者: 菡羽

導讀百利的故鄉行有一天,LG與朋友閑聊,侃起車事,就動心要考駕照,說退休了有機會旅游,租車方便。我心想都年過半百還開車?我鄭重地提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聲明,其實,我就是反對。 又一天,小弟開車來了,我也不知哪根神經犯病了,居然問他能否幫忙辦個駕照?小弟這次卻少有的認真,不數日竟然辦妥了。於是,學車、練車、考證,忙得不亦樂乎!真是有苦� ...

百利的故鄉行有一天,LG與朋友閑聊,侃起車事,就動心要考駕照,說退休了有機會旅游,租車方便。我心想都年過半百還開車?我鄭重地提出‘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的聲明,其實,我就是反對。

又一天,小弟開車來了,我也不知哪根神經犯病了,居然問他能否幫忙辦個駕照?小弟這次卻少有的認真,不數日竟然辦妥了。於是,學車、練車、考證,忙得不亦樂乎!真是有苦難說,後悔,後悔!

LG手捧駕照是樂不可支,看見他高興的樣子,我也很滿足。他又提出什麼‘租車不如買車’的論調,整天在網上尋尋覓覓,有車的好處種種。真是‘得寸進尺’啊,我又鄭重地提出‘你開車,我不坐’以示對抗。

又一天,我的一位開‘車行’的學生來了,我居然又舊病復發,問他能否幫忙買個便宜的二手車?他也忒認真,於是,跑車市、看車、驗車、砍價,又忙得不亦樂乎!但最後勸我‘舊車不如新車’言之確確,不數日竟然把嶄新的‘百利’領回家了,真是有苦難說,後悔,後悔!

‘百利’的到來,家裡可熱鬧了。又雇個司機幫LG路上練車,不到半個月,LG又給辭了,說自己能行了。於是我就很神氣的當上‘副駕’了,我很是認真地指揮他,一路上,‘注意紅燈’、‘有車慢點’、‘拐彎掰燈’……沒完沒了的絮絮叨叨,他還說不煩,就當聽音樂了,哈哈,我累得夠嗆,他倒當成耳邊風了。我也忘了‘你開車,我不坐’的叫板。干嘛不坐,傻子才不坐呢。

心裡暗想有車也挺好!我和LG的年齡加起來已百歲有余了。今年3月,有了自己的坐駕‘百利’,趕上了有車族的末班車,正合‘百年吉利’或‘百事順利’之意罷。

五月,我們商量駕‘百利’回哈爾濱一游。從遼南出發,走營盤海高速公路連接京沈高速公路到沈陽(沈大公路擴建封閉),再轉至沈哈高速公路直抵哈市。全程800余公裡,駛行了14個小時。我們發現車速100公裡/小時左右車噪較大,而達到120公裡/小時,車噪反而小了。

有人說:哈爾濱是東方的‘小巴黎’, 哈爾濱最有“洋味”的街道當屬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如你是沒有去過莫斯科、巴黎、羅馬、希腊的人,盡可以在這條街上領略 這些城市建築的特色。

中央大街是全國聞名的步行街,也是哈爾濱市最具有異國情調最繁華的商業一條街,南接新陽廣場,北至松花江南岸防洪紀念塔,全長1400米。路面全部用整齊劃一的長方花崗石鋪就,久經磨蝕,光潔如鏡,保留著古老的風貌。馬路兩側,多為歐式建築。沿街商店林立,約有120多家,是觀景、購物、餐飲、休閑的最佳去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央商城,婦女兒童用品商店,教育書店,道裡秋林公司,華梅西餐廳,馬迭爾賓館……。

建於1900年的中央大街,稱為哈爾濱第一街,也堪稱中國歐式風格的第一街,確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風韻。沿街的每一座建築都是文化,都是歷史,都流傳著說不完的故事。

聖·索菲亞教堂 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她原是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原為木制結構,規模較小。隨著東正教徒的增加,1923年9月索菲亞教堂在現址進行重建,1932年竣工,歷時九年。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積721平方米,教堂外觀富麗堂皇,典雅超俗,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 教堂正門蓬頂為鐘樓,懸掛著一大六小七座樂鐘。最大的樂鐘重達1.8噸,最大直徑為1.425米。每逢重要宗教節日,敲鐘人把七座鐘槌用繩子系於身體不同部位,手足並用,有節奏地拉動鐘繩,激越鏗鏘的鐘聲響徹雲霄,堪稱哈爾濱的一大奇觀。

松花江第一鐵路大橋的修建,成了哈爾濱崛起和發展的見證。大橋於1900年5月7日動工,1901年10月2日竣工,歷時1年6個月,因大橋歷史悠遠,所以,哈爾濱人習慣稱其為老江橋。遠遠望去,大橋橫跨大江南北,氣勢宏大,甚為壯觀,成為早期哈爾濱江上一景。老江橋的鐵路延長線穿過市區,面對大橋,以鐵路為界,人們以裡外手的習慣,稱鐵道西為道裡,鐵道東為道外。50年代,正式劃分了以鐵道為界的道裡和道外兩大行政區。

端午節的晚上,我們開車在江邊度過的。那裡有成雙相伴的,也有三五成群的很多人,自然喝啤酒是哈爾濱人的嗜好了,夜色伴著堆堆篝火,燃燒起心靈的激情。岸堤上,熙熙嚷嚷的集市裡的人群的歡聲笑語,以及五光十色的燈火和兜攬生意的吆喝聲,無疑是動聽的交響樂奏鳴。

依依不舍的離開哈爾濱,返程的旅游路線,LG籌劃一條牡丹江—鏡泊湖—長白山—通化—桓仁—丹東—岫岩—遼南的路程,並引經據典:"人生不上長白山,實為一大憾事!我又說不出子午卯酉的高論,我也只好聽之任之了。哈爾濱到牡丹江市的高速公路,行程300多公裡,一路是一馬平川的農田與曠野。牡丹江市容很整潔,問當地人沒有什麼好玩的去處,就直奔鏡泊湖了。

因為‘非典’的緣故?汽車不讓進公園大門,存車20元,門票30元/人。公園內有電瓶車可坐,我們坐了一天的車,以為散步也蠻好的,其實大門到湖邊還有很長一段路呢,累得游興盡無。出門後,不遠就有很多路邊小店,揀一處寬敞又整潔的夫妻店住下了。宿費二人間每人五元,太便宜了。鏡泊湖的活魚各式各樣,屬鰲花魚最貴,每斤百元左右,舍不得花錢,留著給‘買路錢’,只買了每斤15元的,二條活鯽魚燉豆腐,意想不到的好吃,次日,清晨就增加了,買三條活鯽魚燉豆腐,至今,念念不忘,余味猶存。

又上路,朝敦化方向奔馳,到敦化欲參觀亞洲最大的尼姑庵,因維修閉門,只好告吹。駛出了敦化市的管區進入了安圖縣的轄區(敦化市和安圖縣都歸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這裡的路開始變窄了,路面也變成沙石的了,偶爾有一段是柏油的。這裡的樹木逐漸多了起來,不但兩側遠處的山上長滿各種樹木,而且路兩旁的樹木都是成片的。真是名副其實的林海,最多數的還是落葉松和白樺樹,快到下午5點的時候來到到了我這次行程的目的地——二道白河鎮(安圖縣的轄區)。

這裡有一片奇特美麗的松林。我打聽才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美人松林,這是世界上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第二片最大的美人松林。美人松的學名叫長白松,是長白山獨有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美人松因形若美女而得名。

夜宿二道白河鎮車站附近,一個朝鮮族的農家小旅店裡,不及前夜舒服。

早飯後,開車30公裡,來到長白山門,每人花60元買了門票。見有鄧小平題寫“長白山”三個大字的長白山石碑。這裡路兩側的樹木更茂密了,樹的品種又更多了,封閉的車窗沒有擋住原始森林特有的香氣,車裡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它清馨,長白山不愧為“關東第一山”。車繞著山腳向南偏西方向行駛, 15公裡的水泥面坡路,路程很快就走完了。車停在了真正的長白山北端(偏西)山腳下。

如果要乘越野大吉普車上主峰必須從這裡換乘。通往主峰的大路約有10公裡,每人80元的車費。我們花200元雇了一台‘桑塔納’上山。從山腳下,有一條剛好能措車的柏油路,通往‘天文峰’山頂,一路大多是胳膊肘的彎路,稍有不慎就會衝向懸崖,司機說一共57道彎。越往前行坡越陡,看不見車窗前的路面,簡直就像飛往雲天而去。嚇壞了,也後怕!後悔為了省錢,沒乘越野大吉普車上主峰。

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最著名的景點是天池,不到天池等於沒到長白山。天池是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之源。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水面海拔達2194米,所以被稱為“天池”。天池呈橢圓形,周圍長約13多公裡,它南北長4.8公裡,東西寬3.4公裡,湖面面積約10平方公裡,平均水深204米。據說中心深處達373米。天池是中朝兩國的界湖,有60%的水面是朝鮮的。還有四周的山峰也有許多是屬於他們的,天池周邊的十六座主要山峰中的最高的峰——“將軍峰”就在他們那邊,所以說長白山也是中朝兩國的界山。

天池猶如鑲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瑰麗碧玉。這裡經常是雲霧彌漫,並常有暴雨冰雹,因此,並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麗面容的。據當地人講,因為季節的原故鄧小平、江澤民、李鵬來都沒有見到天池的全貌。我有幸看到它的秀麗面容,也許是天賦於我吧!我站在這兒細心地觀賞天池、觀賞四周的山峰。天池湖水深幽清澈,使人如臨仙境。經過漫長歲月的風雨雕蝕,山峰嶙峋峭奇,姿態各異,有的如寶劍刺天、有的似少女梳妝、有的如雄鷹銜物,環列在一個大圓周上,或白或黃或青或綠,護衛著天池。山峰上的積雪、山坡上的火山碎石、造型各異的峭壁美不勝收。我們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多小時,眼前的“天文峰”(俗稱“鷹嘴峰”),也叫我欣賞個夠。

北側龍門峰和天豁峰中間有個缺口(這個缺口就是天池的出水口,被稱為“閘門”。) 天池就是從這兒流出來的,形成了一條經久不衰的河流——“乘槎河”,又叫白河,通天河。“乘槎河”的盡頭也是著名的“長白瀑布”的源頭。長白瀑布位於天池西北側,飛流直瀉,形成了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因系長白山名勝佳景,故名長白瀑布。由於山大坡陡,水勢湍急,一眼望去,像一架斜立的天梯。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將瀑布分為兩股。三條玉龍從天而降,雷霆萬鈞,勇猛的撲向突起的石灘,衝向深深的谷地,濺起幾丈高的飛浪,其景像蔚為壯觀。猶如天女散花,水氣彌漫如霧,仿佛“銀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飛流萬縷煙”。它緯地經天,雲翻雨傾,幾十裡外可聞咆哮聲,勢如萬馬奔騰。急流跌水,千百年之後,瀑布下形成深約20米的水潭。潭水流出順山石向北流淌,如銀流彙入人稱的“二道白河”。

在東側“黑風口”滾滾黑石下面有幾十處地熱,大如碗口、小有指粗,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它距離震耳欲聾的“長白瀑布”底不到1公裡,奔騰咆哮的白河檫邊而過。它以絢麗的色彩把周圍的岩石、沙礫染成金黃、碧藍、殷紅、翠綠,閃爍著五光十色,散發著蒸騰熱氣,格外愉悅游人的眼目。據說在冬季,周圍是一片銀裝素裹,冰天雪地,而這裡確是熱氣騰騰,煙霧裊裊,實在是別有一番景致。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多數泉水溫度在攝氏60度以上,最熱泉眼可達82度,放入雞蛋,頃刻即熟。我在這裡停留了一會兒,品嘗溫泉水煮雞蛋的味道,得花兩塊錢買一個。我聽說長白溫泉有“神水之稱”,可舒筋活血,驅寒祛病,特別對醫治關節炎,皮膚病等療效十分顯著。

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和長白山比,我覺得桂林山水太秀氣。人說“五岳歸來不看山”。和長白山比,我覺得五岳還不夠大氣。百聞不如一見,您還是來親自目睹一下長白山的迷人風采吧!

午後,返回二道白河鎮,就直奔通化去了。出鎮後,有百余公裡全是坑坑窪窪的山道,只好用二或三檔爬行。車底盤被刮了幾次,LG心疼了。直到白山市才變成柏油路,又遇高速公路封道。天越來越黑,只好在五道江停車找個落腳處,還是個浴池旅店,洗澡解乏,條件太差。

第二天,從通化市郊路過,經通化縣奔桓仁去了。一個不通火車的縣城,不大不小的縣城修建得很整齊、氣魄。中午在朝鮮族飯店就餐,涼拌明太魚、鮮活的蠶蛾、可口的冷面等等,風味十足的地道。再上路不遠,就到了桓仁一景‘望天洞’,眼前的山很壯觀,整座山裡就是一條通天的鐘乳石旱洞。

離開後就往丹東去了,距丹東還有五十公裡的楊木川,別像昨晚貪黑找不到旅店,LG說這裡山清水秀住下吧。這是一座路邊二層小樓的酒店加旅館,店主是一位50多歲的老農打扮,憑職業的習慣,一眼就看出他是肺氣腫的病人,而且還嗜煙如命。LG敬一支煙給他,話匣子打開了,很是熱情。

酒店裡的包間掛的門牌,寫著村書記室、村長辦公室、會議室…….乍看以為是村委會呢。細問才明白原來包間取意的別稱,真是別出心裁。我也別出心彩的看好了,東北特有的農村火炕,一夜很舒服。這裡有大鍋燉鯉魚和貼大餅子,噴香的醬汁魚味與黃燦燦玉米餅子很誘人,可是一鍋五個人都吃不完,只好咽口水了。

我們的‘百利’行程已到8000公裡,LG說到丹東的哈飛服務部做‘二保’吧,順便檢查一下底盤如何?服務部的態度很認真,做完‘二保’就把車移到架子上,師傅說排氣管子硌癟一處不礙事,也就放心了。

在丹東趕上下雨,開車在江邊溜達一趟,就往鳳城走了。

鳳凰山屬長白山脈,面積216.875平方公裡,最高峰 “攢雲峰”海拔八百三十六點四米。鳳凰山歷史悠久。

鳳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於一體,交織成一幅天然絕紗、和諧壯 觀的中國山水畫卷。

春山吐翠杜鵑紅, 夏賞雲海聽瀑聲。

秋楓盡染勝錦繡, 冬雪冰凌掩青松。

這首詩便是對鳳凰山的四季美景的真實寫照。

自然景觀特點集“雄”、“險”、“幽”、“奇”、“秀”於一身。 凡天下名山大川,各有 其特點,有人說:鳳凰山容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 廬山之幽靜;黃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於一體。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當您游覽鳳凰山才懂得這句話言過其實。鳳凰山上,廟觀不少,男道與坤道同廟修行,嘻嘻哈哈,也很新潮。

午後,來到岫岩。岫岩滿族自治縣地處遼東半島北部,隸屬遼寧省鞍山市。岫岩之名始於金代。因境內山多石廣,峰巒重疊的自然地理特征而得名。

中華民族是最早發現和使用玉的民族,長期以來,玉器雕刻形成了南北兩個流派。岫岩玉雕屬於北方流派,明顯受到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玉器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為復興岫玉,黨和政府又從北京、河北等地聘請了一大批玉雕老藝人到岫岩帶徒授藝,因而,岫岩玉雕受京作影響尤深。

人類從何時起發現並使用岫岩玉,至今尚未見到文獻資料記載。但從東北舊石器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及其他地區原始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古玉器中,有許多是取材於岫玉這一點,可以推斷:岫玉的發現和利用,至少在距今12000多年以前的。舊石器晚期即已開始了。

中華第一玉龍,1971年春,在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因造林挖土,挖出了一件大型玉龍,經有關專家多年考證研究,初步鑒定屬於紅山文化遺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這件大型玉龍,是用一整塊碧綠色岫岩玉圓雕而成,細部采用浮雕、淺浮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龍體卷曲成“C’形,但剛勁有力,長鬛高揚,顯得極有生氣。玉龍高26釐米,完整無缺。玉龍雕琢精細,造型奇特。這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龍的

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兩件屬夏家店文化出土玉器,一件為碧玉螭佩(公元前10一前11世紀),一件為青玉烏獸紋柄形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經鑒定,均為岫玉所制。作品造型之典雅,做工之精細,在發現的戰國前玉器中所未見。不僅說明中國玉雕到商周時期已經成熟,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岫玉在商周時期已有較大規模的開發。

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了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後竇綰的兩套金縷玉衣,距今2000多年。金縷玉衣的出土,轟動了世界,被稱為“中國古代藝術的瑰寶”。經鑒定,金縷玉衣所用玉片,多取材於岫玉。玉衣,又稱“王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及貴族裝殮屍體的匣子,是按人體的形狀用許多玉片制成的,以金、銀等絲串連著若干玉片,分別制成人體的頭部,上衣,褲筒、手套和鞋子五大部分。劉勝的玉衣,由2498片玉組合而成,聯綴玉片費金絲1100克;竇綰的玉衣,由2160片玉組成,金絲約700克。玉片以長方形居多,長約5釐米,寬約3.5釐米,用於特殊部位的玉片有三角形、梯形等,角端有孔供聯綴。金縷玉衣的出土,證明了岫玉的開發在漢代仍有相當規模,並被王室大量使用。

進入清代,中國的玉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尤其是清盛世的康熙。乾隆朝,更以玉為重。由於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再加之岫岩處於東北清王朝的發祥之地,於是岫玉迅速進入了較大規模的開發時期。

岫岩玉雕的題材十分廣泛,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從自然到社會,從歷史到現實,從神話到生活,林林總總,可謂無所不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樸而又不失典雅,嚴謹統一而又極富變化,可謂形神兼備,極富生氣。隨著岫玉知名度的提高,岫玉愈來愈被世人認識和垂青。尤其是國寶玉石王被雕成天下第一玉佛後,名聲更是大震,影響日益深廣,市場更為廣泛,價值難以估量。

岫玉以質地溫潤、晶瑩、細膩、性堅、透明度好、顏色多樣而著稱於世,自古以來一直為人們所垂青和珍愛。

岫岩玉分蛇紋石軟玉和透閃石軟玉兩種,蛇紋石軟玉以瓦溝所產玉石為代表 ,透閃石軟玉以細玉溝所產玉石為主。 岫岩玉石主要分布在境內哈達碑鎮的瓦溝和偏嶺鎮細玉溝。瓦溝位於縣城西北的哈達碑鎮玉石村境內,距縣城40公裡。溝呈南北走向,長約5公裡,寬約0.5公裡,現已發現玉石礦體76處,是迄今為止岫岩最大的玉石礦源地,也是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

岫玉種類,如按顏色分有碧玉、青玉、黃玉、自玉,墨玉、花玉、湖玉、湖水綠、蘋果綠、綠白等;按發現和開采時間先後分有老玉,新山玉;按玉石產出類型分有井玉、坑玉、石包玉、河磨玉;按礦物組成分有蛇紋石軟玉和角閃石軟玉;

按其產地分則有瓦溝玉、細玉溝玉等諸多不同名稱。這裡按當代地質學的分類,岫玉可分兩大類:一是以瓦溝玉(國際上亦稱新山玉,系相對於被稱為“老山玉”的細玉溝玉)為代表的蛇紋石軟玉;二是以細玉溝老玉(即細玉,日本人又稱其為鋼玉)為代表的透閃石軟玉,其中以河磨玉和石包玉尤為珍貴,河磨玉產自細玉溝河裡,因其混雜在河床礫石之中,經河水長期衝刷及礫石磨擦,棱角殆盡,狀如頑石,內藏軟玉,極不易辨認,故稱“河磨玉”。石包玉,外表形狀與山石無異,石皮內玉質潤而堅,多分布在細玉溝河谷問地表下,不易發現和采挖。

岫岩玉,簡稱岫玉,顯然是以其產地命名。 特有的自然環境和復雜的地質構造,孕育了豐饒的玉石資源和其他資源,勤勞智慧的人民,創造了以玉雕為代表的美妙藝術,古老的傳統和悠久的歷史,形成了極富地域特點的岫玉文化。

岫岩山藏瑰寶,岩蘊美玉,地以岩名,名以玉傳。 岫岩玉石王發現於1960年7月22日,高7.95米,寬6.88米,厚4.1米,重260.76噸。它光潔潤澤,色彩斑斕,舉世稱奇。1995年10月17日,精心設計雕刻的岫玉大佛面世了。它的正面是一尊高5.6米的莊嚴肅穆的結跏跌坐的頂天立地釋迦牟尼佛;它的背面是以渡海觀音獨占鰲頭為主體的世界最大玉圖畫;它的兩側,右側刻有趙樸初題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真跡,左側雕刻了已故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遺墨藏文《贊美詞》。它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統一的世界奇觀,是中國岫岩玉文化的代表。我愛玉不懂玉,權且網上抄襲一點岫玉的知識,以饗讀者。

出岫岩地界,遇到一座險峻的高山,幸好有一條柏油的盤山路繞山而行,一路是急彎高坡,LG是一句話也不說了,聚精會神地把著方向盤,我真後悔沒有摸摸他的頭有沒有冷汗。‘百利’慢慢地往山上頂爬行。後來聽人說,這座山叫‘棋盤嶺’,能駕車越過此山者,堪稱合格的司機了!

此行,往返2400余公裡。他說,我是世上最好的LP與‘副駕’,感情我幫他辦駕照和掏錢買車嘛。再聲明一點,我已經不嘮叨了,因為我坐LG的車不緊張了。為我的LG通過‘路考’而驕傲!為我的‘百利’經得起考驗而自豪!


精選遊記: 長白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