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散記秦地,流傳著多少可歌可泣、可嘯可嘆的故事,演繹了多少鐵骨錚錚的英雄豪傑蕩氣回腸的傳奇……
西北,向來以他的粗獷、大氣、悲壯和寬廣,孕育了多少柔情和熱血,醇厚和激烈。黃土高坡承載的是幾千年風風雨雨的過往和是非。
長安,厚重的城牆記載的是曾經的輝煌與繁榮,如今鉛華落盡,末不去的是那刻骨銘心的滄桑和繁華。
西安,魂牽夢系了多年的城堡,如今我將與之面對,那神秘的秦陵和兵馬俑是否莊嚴如初,華清池的水是否長流如新,女皇的威儀在經歷了上千年的風沙洗禮是否還讓人不敢逼視,城牆根下還能否聽到古老的傳說……
當火車緩緩馳出站台時,我的心早已跨越時空,無從尋覓。
火車從河南進入陝西境內,越來越多的黃色成為主調。低矮的黃土坡連綿不斷,除了參差的灌木叢幾乎找不到多少大樹。風化了的山坡溝溝壑壑,顯得樸質而真實,一如當地的農人。秋意在耀眼的陽光下讓人感受不到一絲蕭瑟,湛藍的天空激起更廣闊遼遠的遐想。
路邊的雛菊沒遮攔地開著,旁邊一條廢棄的鐵路掩映在灌木叢中,無語。
層層的黃土坡蜿蜒數百裡,仿佛沒有盡頭,坡上偶見數孔窯洞,卻無人蹤,仿佛亙古存在。
蒼殤、悲壯而遼遠,想必這裡的人亦如黃土般樸質、厚道而堅實。
傍晚時分到達古城西安,單從火車站看來,亂糟糟的與別的城市也沒有什麼差別。打車去交大招待所,路上經過了古老的城牆。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厚重。上千年的風雨侵蝕並沒有讓她的威儀減少,反而沉澱了幾許凝重。
在交大招待所安頓好後已經飢腸轆轆,急忙趕到有名的清真一條街,早以耳聞哪裡的小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集中的地方。和朋友一起分享了一碗酸湯餃子,也許是太餓,我始終覺得這是我到西安來最好吃的東東。之後,又吃了酸菜炒米,其實就是泡菜肉絲炒飯(我認為我自己做的也不比他差),燒烤,喝了冰鎮酸梅湯(這是我喝到的最好的酸梅湯,如果少加點糖就更好了),腐化一番後心滿意足。回住處睡個好覺,准備明天的瘋狂之旅。
清晨趕到火車站,先定好返程的車票。今天的目的地是兵馬俑和華清池沿線。找到306旅游專線車,買了8元的往返票,開始尋史跡蹤。
第一站是兵馬俑,當面對著一號坑時,唯一能表達的就是嘆為觀止。成百上千的真人般大小的兵俑排著整齊的方陣,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據說當他們剛出土時個個手持長茅,色彩斑斕。雖然歷經風霜,仍不減王者之師的威儀。二號和三號坑的規模雖然沒那麼大,但結構更加完整。同時展出的還有銅車馬等藝術瑰寶。
出了兵馬俑,又坐306往回,去看了秦始皇陵和華清池。秦始皇陵就是一個大土丘,站在他的封地上俯瞰,一馬平川,視野極其開闊,頗有王者氣像。華清池的水已經干枯,只留下一眼小泉還在流淌,可以在那裡洗洗手,遙想貴妃出浴的風姿和慵懶。現在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公園而已。
第二天准備坐七點四十的游二去法門寺,當我剛過七點半到車站時,第一班車剛開出去。我懊悔不已,不得不再等一個小時乘八點半的車。到了法門寺已經快十一點了。法門寺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寺院,早在唐朝就香火鼎盛。即使是現代也是有名的禪寺之一。寺裡的地宮裡珍藏著釋家摹尼的指骨舍利,其中有三個是仿的,一個是真的,據說有巨大的加持力。許多信佛的人都頂禮膜拜。
寺院旁邊有一博物館,館裡珍藏著歷代佛教的法器和珍寶,非常值得一觀。
游完寺剛好趕上兩點去乾陵的車,車剛開出去就聽說前方出了車禍撞死了人,路被老鄉堵上了。無賴只好返回。最後大家一致決定回西安,可司機又在太白山附近兜了一圈,到回到西安已經五點過了,而我定了六點五分到華山的火車票。看看還有將近一個小時,我決定把行李放到青年旅舍,無賴西安的交通一塌糊塗,等我放好行李趕到火車站已經錯過幾分鐘。我不由感慨,就因為上午遲到了一兩分鐘,結果一路遲下去。沒辦法,只好改乘汽車,今晚是無論如何要上華山的。
汽車反而比火車快,當我們到達華山腳下的小鎮時才八點多。在一家小飯館吃完飯,和朋友一起坐在飯館外喝茶休息,准備養好精力午夜爬山。這時我看見旁邊賓館外有幾個老外坐著在聊天,顯然也是來爬山的。我走過去問他們是否今晚上山,他們說明天。我說我們准備今晚爬山,明天一早在山頂看日出,如果他們願意可以一起上山。過了幾分鐘,過來幾個年輕人說他們有幾個人跟我們一起去。出發時,他們總共七個人。剛開始大家都集中在一起,過了一陣,一些人就走到前面,只有一個英國的老人和一個澳大利亞的青年一直和我們走在一起。
華山向來一起險聞名於世,果然名不虛傳,其中有幾處地方幾乎是垂直的,必須手拉鐵索才能登上。一路上一輪半月和漫天星光為我們照亮山路,對面的岩石在月光下泛出白光。影影綽綽的山崖呈現出挺拔的剪影。路上也顧不上看風景(夜裡也看不真切),就不停的走呀走,與疲憊和瞌睡抗戰,甚至不敢停下太久,怕睡著了。在凌晨四五點的時候,體力和精力都已經達到了極限,一個朋友甚至一停下來就睡著了。我叫醒他,為他揉揉太陽穴繼續趕路,手拉著手互相攙扶著、拽著。終於,在接近六點的時候,我們到了東峰。坐在觀日台上等待日出。六點,天邊開始慢慢發紅,亮起來了。姹紫嫣紅的朝霞中間,太陽羞答答地露出臉來,一點點的,磨磨噌噌的,不經意間,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從雲間脫穎而出。
看完日出,我們開始轉幾個山峰。最險的莫過於南峰的長空棧道,陡峭的山崖上懸掛半尺寬的棧道,旁邊就是萬丈深淵,只有掛在岩石上的一條鐵鏈可以攀緣,全神貫注地注意著腳下。這時真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吶。走過棧道才感覺有一點後怕。
中午從北峰下,開始起霧,視線模糊起來,我們只好乘索道下山。從纜車向外看去,全是白色的花崗岩,竟然寸草不生,堪為奇觀。到達山腳時,已是潑瓢大雨。在鎮上用過餐回到西安已經是傍晚了。筋疲力盡,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覺。
次日一早起來,還在下雨,氣溫明顯降低。今天是我假期的最後一天,卻剛開始游覽西安古城。從青年旅舍所在的書院出來,不遠就是碑林博物館。裡面陳列了各朝各代書法大師們的碑文真跡,盛為豐富。
碑林旁邊就是古城牆。西安的城牆是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幾百年的風吹雨打為她增添了無盡的凝重和樸質。即使是城牆根下的一棵小草也沉澱著歷史的痕跡。每一塊牆磚都記載著歷史的風霜雪雨,見證了時代更替,世道變遷。
從城牆下來,乘了旅游線,奔大雁塔而去。大雁塔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取經回來,就是在這裡翻譯的大藏經典,中國佛教經歷了鼎盛時期。寺院規模宏大,氣勢不凡。後面的玄奘紀念堂四壁畫著玄奘歷盡艱難陷阻西天取經的經過。恰好碰到一個日本的宗教團體在布置法堂,說是明天有一個中日友好法會。我是沒緣分參加這有盛會了。
從大雁塔出來已經是午後了,找了一家西北風味的面食館,叫了鼎鼎有名的肉夾饃和一碗面。肉夾饃好吃的還是饃,嚼起來特別有味道,回味更好。
吃完午飯,接著去小雁塔。小雁塔號稱中國的斜塔,其傾斜度不亞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如果大雁塔是大家閨秀,小雁塔就是小家碧玉。其建築雖然沒有大雁塔的大氣,卻更加婉約。不經意地走到一個門外,卷廉低垂,在風雨中搖曳,透出一股禪意,忍不住掀開簾子走進去,原來是一個個人工作室。真虧得他找了那麼絕的一個地方。
時間由不得我再倘佯了,是該和古城說再見的時候了。匆匆忙忙猶如走馬觀花,卻給我烙下了深刻的記憶。如果再有機會來,我會住上一段時間,好好品位古城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