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修心的旅程(2)

作者: zhangliyang

導讀清晨醒來,山色已經籠罩在淡淡的煙雨中.爬台頂的計劃是無法實現, 我索性躺在床上不起來,看著無邊的水墨山水.呵,好一個"偷得浮生半日閑"啊.中午,小邢送來了她食堂的飯菜,我大口吃完.菜只有大白菜,裡面共有五塊沒有任何瘦肉的全肥肉.她的生活還是很辛苦,她卻認為她過地不錯了.天氣的惡劣使我犯下大錯.我沒有提打聽去大同的車的情況.等我到台懷鎮時,已經沒有車去大同了. ...

清晨醒來,山色已經籠罩在淡淡的煙雨中.爬台頂的計劃是無法實現, 我索性躺在床上不起來,看著無邊的水墨山水.呵,好一個"偷得浮生半日閑"啊.中午,小邢送來了她食堂的飯菜,我大口吃完.菜只有大白菜,裡面共有五塊沒有任何瘦肉的全肥肉.她的生活還是很辛苦,她卻認為她過地不錯了.天氣的惡劣使我犯下大錯.我沒有提打聽去大同的車的情況.等我到台懷鎮時,已經沒有車去大同了.我的唯一可選擇的是搭車去五台山腳下的小鎮去碰碰運氣.中巴又不斷地等客.時間一分一妙流逝,我的心情也越來越糟糕.最後上來一對母女,在奄中修行.女孩最大十八歲,黑龍江人.車已經發動了,女孩還想到罨中再請一座佛,我心情壞透了,竟突然責難她說:佛,舍己度人,你卻讓一車人不便去請佛,連根本都錯了,請佛又有何用."母女詫然.沒有下去,車終於出發了.我也有些羞愧,我也違背了佛的根本,因為自己的私心,卻借佛為自己說話.雨越下越大.盤山道很令人害怕.好不容易熬到山腳下,衝進破落的汽車站,早以沒有車去大同了.我叫了輛出租去火車站,短短的路收了我十元.我想乘火車去大同,可根本沒有車去.我幾乎絕望了.回北京吧!我幾乎准備放棄了.可更令我絕望的是只有晚上十二點的列車去北京.有近八個小時呢.

雨嘩嘩地下著.我站在無人的小站上.我想我實在是貪婪的人,我實在是很堅定的人,我實在也是個執著的人.

我回頭與司機講價,問他們送我去大同多少錢,最後以一百八十成交.他們開車帶我在荒涼的小鎮上鬧來鬧去,我有些害怕了,我擔心他們搶劫或干別的.他們後來干脆扔下我一個人,躲進一小屋密談,我更害怕了.他們出來說,他們不想去,我也求之不得.於是又回到火車站從新找車,在一群司機的七嘴八舌下,以三百成交.這是一輛夏利,司機提出要在帶一個人,我斷然拒絕了.我擔心我的安全.

於是,車頂著瓢潑的大雨,一頭衝進了蜿蜒的山道.路況很不錯,可兩邊都是崇山峻嶺,使人感到壓抑.山裡少有人家,不時地會看見一輛載煤的大卡車橫躺在路上,懸崖邊.我也是跑過路的人.這些卡車都是"紅岩-阿而派",載重相當大.幾乎每輛車都超載.我在雲南時就親眼見過它翻倒下山溝,現在我又一次次地見到了出事的車.司機真要命的感覺.提心吊膽地衝出了晉北山區,進入了平原,天也放晴了,我的心總算落地了.

不經意間,應縣木塔進入了我的視野.本來我是見不到她的.現在雖然是匆匆而過,我畢竟見到了她,也算是對我的補償吧.公路兩邊是開闊的荒地,只有野草,沒有莊稼.我問司機為什麼不種莊稼,他輕描淡寫地說:"鹽堿地".我第一次如此近地看到鹽堿地,以前,它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抽像的名詞,現在它有了意義.這也算三百元買來的吧.司機把我扔在大同的城邊,揚長而去,我又一次孤獨地站在一座陌生城市裡.大同,我終於來了.

清晨,我早早的起身,急匆匆向雲岡而去. 去雲岡比較方便,我打車公共汽車站,然後坐二十分鐘,就到雲岡了.

雲岡石窟又名武州山石窟.原隸屬於靈嚴寺.可寺早以不存在了,石窟卻風采依舊.雲岡石窟開鑿與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歷時64年,新疆以東最早的石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就是雲岡石窟的後續.南北朝的歷史對我來說幾乎是空白.大體知道在雲岡石窟修建之前有過大規模的"滅法",大批的佛經被焚毀,大批寺院被拆除.後來,佛教重新興盛起來,但是"滅法"的慘痛記憶促使僧人開始大規模地修建石窟,雕刻石經.於是,開鑿了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窟等等.前些日子,我去了北京近郊的房山縣,參觀了其回藏地下的石經,其來歷也源與"滅法".從外面看雲岡石窟,一點而也沒想像的氣魄.進入山門,直奔第一窟而去.

天陰沉沉的,山上游人很少,正是參觀石窟的最好時候.第一第二窟是同時設計同時開鑿的石窟,並不大,石窟中是方型塔柱,支撐著窟頂,塔柱是頂部和底部都比中間粗.這是有講究的.底部是塔基,自然穩重厚實,塔頂頂著可是須密山,也雄健宏大.可惜石窟經多年風化,已經很難辨認很多佛像造型了.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我小心的望石窟裡走,穿過巨大的石門,一尊巨大的彌樂安祥的端坐在那.從洞口竄入的光線淡淡掃去了石窟的陰冷,據說石窟有二十五米高,五十米寬,粗礫的岩石,細細的塵土,巨大的佛像,精制的雕刻,讓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很然表達我當時的心情,在陰暗的石窟裡,面對這巨大的佛像,曠寂壓抑,震撼著我的心.好熟悉的感覺!記得我進入兵馬俑坑時也是這種感覺,昏暗的燈光,驕傲寂寞的兵馬俑,使我明白了千古一帝的雄心意志.大佛的迦紗上有許多方型的孔,明顯是木樁去除後留下的.我自以為是地認為古人是現搭造型架再可是雕塑的.可管理人員告訴 並不是這回事,是建國後想保護石窟免招風化,就想用水泥在佛像外再裹一層,可是很難裹,為了幫助定位,在佛像上打了這麼多木樁.我啞口無言.2我們真地退化了麼?我們的先人可以開鑿如此精美的石窟,我們卻連如何保護都想不出方法.第五窟外面建有樓閣,保護得相當好.巨大的石窟裡雕滿了裝飾的澡井飛天,布局嚴謹,構思巧妙.釋迦摩尼莊嚴地端中央,高達十七米.石窟裡有燈光,映照與石窟的頂部,仰頭看,滿天的飛天,神佛正在自由飄逸呢.這裡的佛像造型還不像我們東土大唐人士,明顯來自與印度西方.我仰著頭在石窟內游走,竟好像進入了古埃及的神秘墓穴.我該不是看了太多的關於古埃及的神秘傳說吧?

第六窟是雲岡最華美的樂章.它是皇家開鑿的石窟,氣魄自然非凡.巨大空曠的石窟內雕刻了釋迦摩尼成佛的故事,藻井飛天巧妙地填補了故事的空白,萬千的神佛尊敬地注視著中央壁龕中站立的佛祖.從第六窟開始,佛像造型已經開始向中國人轉化. 純純的紅色,簡單的黃色,竟使得石窟富麗堂皇.移步向前,第七窟,第八窟,......各有各的巧妙,各有各的神氣.瞧,第九窟正在生動地講述著"賧子本生"的故事,第十一窟那無數的樂伎正在快樂地向我表演著美妙的舞蹈,演繹著千古的華美的樂章.咦,第十三窟的彌樂的手臂下還站著個力士呢.他扛了千年佛的臂膀是否會有些累?當我看到第十八窟的千佛迦紗時才知道那無頭的戰神並不孤獨,那雕滿密密麻麻佛像的迦紗也正在隨著佛的呼吸而輕輕起伏,隨著山風而自然飄蕩.第二十窟的佛像就是雲岡的像征,他深沉地,威儀地注視著我,向我講述著佛的真諦,時間的永恆.

大像無形,大法無言.

許許多多是根本沒法用攝像機來講述的,許許多多是根本沒法用語言來描繪的,這就是旅游的樂趣吧.

從雲岡回賓館辦理了退房手續,去火車站買了當晚十一點多的火車票回北京.將行李寄存在火車站,開始向恆山進發.

只有一輛又破又贓的中巴去渾源縣.我焦急地等它開車,因為我知道過了五點就沒有車從渾源回大大同了.兩小時後車總算開路了,一會車就壞了,修車補胎,折騰了很久才到渾源縣.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我打了車去恆山,很近的路要二十.我實在沒時間與他講價,匆匆趕到懸空寺.

但見絕壁處廟宇層迭,與其說是建起來的,倒不如說是雕刻在山崖上的.本來寺下是淙淙的溪水,可現在北方十分干旱,使懸空寺少了幾分韻味.最妙的是那幾根細細的木樁,好像承起了寺院,其實純粹是遮人眼目的把戲,讓人更加覺得此寺"危呼哉".在懸空寺中穿行,就像入了八卦陣,一時間竟找不到出口了.山下有一群很小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寫生,一問才知道是山東人,自費組織了這個旅游團,即旅游,又學習繪畫,真是很不錯.不管怎樣,人們的生活畢竟比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進步.司機不斷慫恿我游恆山.我看看四周,荒山野嶺,也沒什麼美麗的景色,更擔心無車回渾源拒絕了.於是,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折騰,我回到了大同.來回用了六個多小時,只為了三十多分鐘.山西的交通實在讓我害怕.

後記

很多人說,他們也很喜歡旅游,只是沒有時間,沒有錢.沒有......

我卻知道他們只是沒有興致罷了.

旅游,特別是在中國自助旅游其實很辛苦,我常常跋山涉水只為了那瞬間的驚喜,沒有好的興致是不行的.

寫游記也需要興致,特別是這麼長的游記,前後歷時竟達了兩個月.多少次,我都想放棄了,因為我有那麼多的活要做,那麼的書要.那麼多的.....

但不管怎樣,我還是一絲不苟地寫完了她.個中的感覺也只有我知道吧.真所謂"誰解其中味"啊.

其實游記是對我自己很好的獎賞,因為我知道我還是很有興致的.

有興致就好.

......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