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我最愛去的面館,在早先,是宮巷的美味齋。如今隨著宮巷的改造加寬,它早已消失了,但對於那裡的面的記憶,卻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那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如今無論在哪家面店,哪怕也有著同樣的店名,但再也嘗不到同樣的面了!那面的滋味,簡單兩個字,就是“鮮”、“爽”!那是一種最最細的龍須面,龍須面很難下好,欠火候會夾生,過一點就會發粘變爛。而那裡下的面,永遠是恰到好處,因為是來一人才下一碗,決不會兩碗一起下。而那湯料,也不知是用什麼熬的,其鮮無比,而且顏色那麼清爽,一看就開胃,湯的量也不多不少。可惜如今己有多年沒吃到這樣的美味了!
該店始終堅持少而精的精品原則,每種澆頭,只有十來碗,賣完就沒了。所以我去的話,往往是剛開門就去,以免撲空,至於澆頭,我往往點蝦仁面。這店的門臉極小,進深也不深,真是家小店,但卻是有名的老店,可謂店小名氣大。
現在,在五卅路也有家美味齋面館,有人給過我不少那裡的面票,但品嘗下來,口味只能屬不難吃,還談不上美味,門臉倒是大多了!在改造好的觀前街,好像又開了一家新的美味齋,估計門臉也不會小,我曾想去找這家面館,但始終沒找到,當然也因為不大誠心,不然不會找不到的。
為何不誠心?因為過去的美味齋留給我的印像太深,我對新店往往抱有成見,店越大,量越多,往往很難做精,再一碗碗地下怕是不可能了,還是不去品嘗為好,以免破壞了美味齋留給我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