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印像

作者: 大尻

導讀摘自www.lucytravel.net.cn朝鮮----朝日鮮明,高麗----山高水麗。這是一個向往光明的國家,這是一個熱愛美麗的民族。 早上4點我莫明地醒了。這時的平壤還在沉睡之中,比起上半夜裡燈火要稀疏得多,主體思想塔的射燈和火炬都滅了,一片寂靜。慢慢地,天邊發亮了,變紅了,景物漸漸清晰起來。在105層柳京飯店和和170米高的主體思想塔之間,圓滾滾、紅彤彤的朝日冉冉升起,朝 ...

摘自www.lucytravel.net.cn朝鮮----朝日鮮明,高麗----山高水麗。這是一個向往光明的國家,這是一個熱愛美麗的民族。

早上4點我莫明地醒了。這時的平壤還在沉睡之中,比起上半夜裡燈火要稀疏得多,主體思想塔的射燈和火炬都滅了,一片寂靜。慢慢地,天邊發亮了,變紅了,景物漸漸清晰起來。在105層柳京飯店和和170米高的主體思想塔之間,圓滾滾、紅彤彤的朝日冉冉升起,朝日鮮明的一天開始了。

今天是8月15日,是朝鮮趕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解放紀念日。朝鮮1910年8月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朝鮮人民經過長期的浴血奮戰獲得解放。前後共35年,比我國的8年抗日戰爭長多了。我們的朝方導游孫導說市內有紀念活動,衣裝要整齊,不得穿短褲。還挺正規的。我們聽了渾身是勁,當然也想參加,中朝人民是同仇敵愾的,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深仇大恨。

車開出了賓館,便穿進了一大片體育場館,這是1988年朝鮮准備與韓國共同合辦第24屆奧運會以西山為基地建的一批場館,後因種種原因朝鮮沒參加奧運會。這10來個場館外形設計各異、獨具匠心,其中的乒乓球館曾是鄧亞萍奪冠之地。雖然賽事甚少,但場館廣場上每天依然早上升旗日落降旗。

在祖國解放戰爭期間(1950~1953),美帝侵略者狂轟濫炸,在人口40萬的平壤投放了42萬顆炸彈,平均每一個平壤人受到一顆炸彈的襲擊,古城平壤更被夷為平地,古跡化為烏有。今天的平壤是戰後重建的,生機勃勃,面貌一新,人口200萬。這裡給你的感覺一切都是新的,不少“古跡”都是戰後按原樣重建的。寬敞平坦的主街兩旁多是10多層到30層的居民住宅樓,節日期間主街上到處國旗揮舞、紅旗招展。但沒發現商店棗也許過了也沒看見。

因滿城的柳樹,平壤還有一個美稱棗柳京。其實除了柳樹外,整個平壤都被綠色所包圍,處處是林蔭和草坪。平壤市內除了兩個火力發電廠外沒有工業,汽車較少,公共交通為地鐵和電車,因此幾乎沒有污染,樹就更綠。所以說平壤是一座公園式的城市再恰當不過了。

寬敞的馬路上車輛很少,行人也不多。車停在了人民大學習堂前的廣場,導游指指噴水池邊的的大樓說:“《賣花姑娘》就在那裡上演的。前面那輛面包車裡有鮮花賣,今天我們要去的幾個景點都可以獻花。”賣花車裡是兩位賣花先生,花則多是康乃馨,並不是預期的賣花姑娘和金達萊。花束很小,每束10元,有點貴,但人們還是紛紛解囊,一時間我們車裡的色彩豐富起來。

我們首先去了萬壽台大紀念碑廣場,它位於平壤市中心的萬壽台山崗上,其作用相當於我們的天安門廣場,是舉辦慶典和紀念活動的中心場所。廣場上以巨大的金日成銅像為中心,兩側是紅旗下的群像雕塑,後面是朝鮮革命博物館,博物館牆壁上是白頭山(我國稱長白山)的大幅鑲嵌壁畫。無論遠看近瞧,銅像都相當漂亮。紀念活動還沒開始,人民軍儀仗隊正在排練,各國使節在外圍等待(他們的坐駕一字排開,好一個頂級車展),我們則率先去獻花和照相。到萬壽台來獻花的群眾隊伍(集體安排,非人個)絡繹不絕,他們多數是手拿一枝花。中國游客向金日成銅像一鞠躬,朝鮮人則是三鞠躬。

朝鮮在1957和1959年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千裡馬運動,不知與我國的大躍進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否類似。千裡馬銅像就在萬壽台的丘崗上、萬壽台廣場北側,是為紀念朝鮮人民早日恢復祖國解放戰爭期間被破壞的國家、以千裡馬的速度重建家園而建的(建於1961年金日成49歲壽辰)。整個建築上窄下寬,由塔座和銅像兩部分組成。銅像為一工一農男女兩人正騎在展翅飛奔的千裡馬上奮勇急馳。通過前後兩條棱線的不同走向給人以傾斜感,使人產生整個建築正斜插蒼空、急馳而去的感覺。千裡馬同時也是朝鮮某電影制片廠的標志,由於以前常看朝鮮電影,所以比較熟悉。

主體思想是金日成創立的革命學說。高高地矗立在秀美的大同江畔的主體思想塔,建於1982年金日成70壽辰之際,是主體思想的像征。由白色花崗岩砌成的主體思想塔基座背後有一個凹拱門,內鑲著幾十塊大理石,石塊上都刻著世界各地主體思想同盟或支持者(團體)的名字。

我們乘電梯上到150米高的塔頂觀光了望台----全市的制高點之一,從這裡放眼望去,公園式的城市盡收眼底。秀美的大同江在腳下蜿蜒而去,塔下是整潔的小花園,四周十分開闊。從南向北依次排的有銀色的羊角島賓館、形如冰球帽的白色冰球館、青綠色的人民大學習堂、開闊壯觀的萬壽台廣場、倒扣蓮花般的五一體育場,金字錐形的柳京飯店更是出類拔萃棗已封頂但內外都沒裝修,於1987年動工,據說1991年就停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從一張拍自1994年的相片上看到的柳京飯店和今天看到的沒什麼兩樣。金字錐這個龐然大物遠看十分宏偉壯觀,不過裸露的框架經過10年的風吹日曬不知是否還結實。

朝中友誼紀念碑紀念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捍衛祖國自由和獨立的正義抗戰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和用鮮血譜寫的朝中友誼,和那些長眠在異國他鄉的志願軍戰士。整個碑用1025塊花崗石砌成,像征著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日。與市內其它紀念性建築物相比,高30米的朝中友誼碑的個頭並不大,但這裡卻是每個中國游客的必到之處。團友們都獻了花,並致以深深的三鞠躬。鮮花整齊地擺放在紀念碑下的石台上,默默地寄托著我們的哀思。碑的底座是一間紀念館,裡面放著兩本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志願軍名錄(部分)。我們在其中找到了邱少雲、楊根思、黃繼光和毛岸英等熟悉的名字。兩位游客在細細地翻閱著名錄,逐一地查閱名單,想找到他們親人的名字,可惜沒找到。

為紀念推翻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實現光復祖國而建的凱旋門於1982年金日成70壽辰之際建成。門上縷花紋框裡刻著《金日成將軍之歌》,門上70朵花環繞,以紀念金日成70壽辰。它高60米,比巴黎凱旋門還高出3米,但卻不夠氣派,是因那個大於門身的頂(那是朝鮮建築風格的三層歇山式屋頂)使整個建築顯得壓抑。

建黨紀念碑落成於1995年10月9日勞動黨建黨50周年之際。碑中央是代表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錘子、鐮刀和筆的石雕,高50米(像征建黨50周年),造型簡單個頭高大,顯得很宏偉。直徑50米的圓環形座台刻有浮雕。

金日成故居位於西南郊郁郁蔥蔥的萬景峰麓的萬景台。這裡四周群峰環繞,松林密布,從故居沿山間小路步行15分鐘可達萬景峰。萬景峰下是大同江與普通江的彙合處,因景色秀美而得名“萬景台”。故居是一個由3間茅草房和籬笆組成的小庭院,金日成在此出生並走上革命道路,現在這裡成了參觀和獻花的景點。

在金日成逝世3周年(1997)之際為紀念金日成永垂不朽而建的永生塔橫跨於通往金日成紀念堂的大道上。這是平壤最新的紀念性建築物。孫導說金日成的遺體安放在當年他辦公的大院子也就是如今的紀念堂裡,平日不開放的,今天是紀念日可能會開。於是我們大家一致要求下去看看,孫導見我們熱情高漲,就停車讓金導去聯系。結果是我們都可以下車去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有一個巨大的混凝土電動滑門,忘了是多少噸了。院子中央龐大的方型紀念堂上懸著金日成的巨幅畫像,但只開放外圍的院子,安放遺體的地方連孫導都沒去過。

大城山烈士陵園位於平壤市區以北13公裡的大城山朱雀峰上,離老遠就看到山的一面沒有植被,白白的。陵園很大,寬闊的花崗石台階從山下一直向上,兩旁是半身像墓碑區和紅色花崗岩旗幟等,被譽為抗日女英雄的金日成夫人金正淑的銅像位於陵園頂部的正中央。烈日當空,一切更加耀眼。走出園外便是蒼松翠柏,遠眺平壤,盡收眼底。

坐落在大城山麓的廣法寺,始建於392年,是高句麗之佛教寺院,祖國解放戰爭時期曾被燒毀,1990年按原樣重建。與中國的佛教寺院十分相似。從解脫門進,穿過東僧堂、西僧堂和天王門,最後是七層白石塔和大雄殿。這裡只有一個住持,估計平時也沒有香客。團友中一個20歲出頭的小姑娘五體投地,拜得是一套套的,如果當地百姓看到中國佛教徒如此地道如此虔誠,一定會很驚訝。信仰自由了,開放的表現,想當年國內的廟宇不全是牛鬼蛇神被砸了個稀巴爛嗎?

人民大學習堂相當於國家圖書館,讀者還不少。一樓邊廊裡有很多查卡片的小抽屜櫃,閱覽室、會議廳、音像室等分布於各層。讀者們學習很認真,大部份在抄筆記,專心致志,我們拍照、談論絲毫也影響不了他們。我們剛一走進音像室,就傳來了高亢嘹亮的“二呀麼二朗山,高呀麼高萬丈”,不知是不是專為我們放的,在異國他鄉聽到一首久違的老歌,感覺真好,於是就站在那裡一直聽到“要把那公路修到新西藏”。

坐地鐵是旅游項目之一。當地人投入一角硬幣入站,而我們則走專用通道。地鐵建在很深的地下,據說有100米深,可以防空襲防核子等。站台多以大型燈飾裝飾,如果燈再亮點就更加豪華了。地鐵較擁擠,也許是多了我們這些觀光者。車廂端部上方懸掛著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圖片。我們從建國站下,坐一站從榮光站上,旅游車已開過來接我們了。

街頭指揮交通的女警花英姿颯爽,據說是游客回頭率最高的的街頭一景,可惜8月烈日太毒,我們只偶爾看到一兩個,女警花就顯得更加珍貴,回頭率就更高了。

朝鮮雜技是眾口皆碑的。適逢節日,當地觀眾不少,我們200多中國游客作為外賓全坐在正中的位置上。雜技表演長達70分鐘,驚心動魄、精彩美妙,並有震撼的樂隊伴奏,很值得一看。有驚無險的大型組合飛人使人眼花繚亂,過場的滑稽表演讓人忍俊不禁,最令人提心吊膽的是一個平衡節目:女演員口含長長杆子,另一端放著一個燭台,燭台上正燃著數枝蠟燭,演員在地上俯仰轉身,最後竟蕩起了秋千,動靜交融,看得人人手心都捏一把汗,恨不得節目快點兒結束。

黃昏將至,一天馬不停蹄的觀光後我們來到了金日成將軍廣場准備乘船游覽大同江。斜陽把大同江和對岸的主體思想塔染得分外絢麗。平靜的水裡一點兒雜質都沒有,整齊的河堤草坪相接、綠樹葡生,涼風習習,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傍晚時分也有一些市民坐在堤上納涼。夕陽在江西岸的高樓間穿行,照射著江東岸高聳的主體思想塔,天上一大片白雲如一面巨大的鏡子,把落日余暉映到了清澈平靜的江面上,金光銀光輝映。大同江裡只有我們一條船,眼前的景色為我們獨攬,秀麗端裝、清澈謐靜的大同江如詩如畫。大同江是我見過最秀美的江。


精選遊記: 平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