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激水

作者: 大尻

導讀摘自www.lucytravel.net.cn登山健行和激流飄筏是尼泊爾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是雨季,行山既困難又缺乏吸引力----看不到雪峰,所以我們放棄了行山。 連綿的雪山孕育了充沛的河流,這點當我們從青藏高原下到樟木、再下到加都時就體會到了。一路高山簇擁著峽谷溪流,溪流是那種時寬時窄、時緩時急的那種,水清極了,於是一路遐想有一天能漂一下。 漂流 ...

摘自www.lucytravel.net.cn登山健行和激流飄筏是尼泊爾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我們去的時候是雨季,行山既困難又缺乏吸引力----看不到雪峰,所以我們放棄了行山。

連綿的雪山孕育了充沛的河流,這點當我們從青藏高原下到樟木、再下到加都時就體會到了。一路高山簇擁著峽谷溪流,溪流是那種時寬時窄、時緩時急的那種,水清極了,於是一路遐想有一天能漂一下。

漂流的河流分為若干個等級----數字越大難度越高,5級為最高級,由於我們是初學者,所以選了最容易的一級----3級。Trishuli河上游難度較高,下游難度較低。

我們乘坐長途汽車出了加都沿著Trishuli河前行,窗外飄著霏霏細雨,時而看到河面幾個大旋渦,時而又是撞得高高的白色浪花,我們正看得過癮,心裡正想著這裡漂流真夠刺激時,導游棗兩個半大的小伙子讓我們一行6人下車了。“我們就在這裡漂流?不是說最容易那一級嗎?不是說去平緩的下游嗎?我們都是第一次玩的,水性也不怎麼樣……”我們不斷地說著,好一幫好龍的葉公!導游肯定的回答把我們的幻想破滅了,既來之則安之罷。從車頂卸下了皮筏和幾個密封桶,我們就在公路旁邊給皮筏打氣邊把干爽衣物放進密封桶,穿上橙紅救生衣,戴上頭盔,是模是樣的。

下水前,導游簡要地教我們劃筏的要領,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從命令。當下到水裡時,導游讓我們實習了幾次向右向左和合力向前之類後,就一下子衝到了江心,皮筏的漂蕩引來了大家的一片歡呼。其實這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後頭呢。當我們真的迎接了第一個浪峰後,才真正體會到刺激好玩,大家把槳高高舉過頭頂並在一起再打到水中,還發出“噎----,噎----”歡呼聲,一伙自戀狂。

為安全起見,救生員劃一條兩頭尖尖的皮劃艇,守護在我們的前方,一旦有人落水,他將迅速攔截。救生員個子小小的,直接說就是個孩子,看著他在河水裡嫻熟地翻身戲水、左穿右越的,浪裡白條一般,真是過癮。後來得知,皮筏導游都是從救生員當過來的,看來救生是次要的,安全的保障主要還是在皮筏上。

我坐在船尾----導游說強者往前坐,看著前面的排浪湧來,只顧得害怕,常常忘了要劃槳,不過這使得我比那些埋頭劃槳的勇士們有更多的機會看浪,同時也順便看到前面的強者遇浪時龜縮著腦袋的樣子。急灘一個接著一個,大浪把我們高高拋起又重重摔落,我們朝著下游“奮勇前進”,間中看到前面幾十米處的救生皮劃艇。有時當我們被托到高高的浪尖上時看到那條小小的皮艇陷落在深深的浪谷裡,要被大浪吞食掉的樣子,真令我害怕,不過,轉眼間我們自己就落到了浪谷裡,四周都是水啊。逐漸地,大家都熟悉了激流。本來較寬的河面總有一些地方水較平的,但玩上癮的我們要求增加難度與刺激性,往往自作主張地劃向不遠處濁浪翻滾的旋渦群,讓旋渦衝得打轉。把掌舵的小導游累個夠嗆,不過也沒辦法。

雨越下越密,河谷裡的霧氣很重,寺廟亦幻亦真地立在河邊,我覺得這才像神靈住的地方。氤氳的水氣形成一絲絲一片片的雲,雲兒襯著兩岸空濛青山的綠而顯得格外的白,低低地壓著河面,十分的迷人。山間涓涓溪澗無數,汩汩地彙入眼前的泱泱大江裡,瀑布從陡峭如壁的山崖下飛瀉而下,如懸掛於天際的白紗般飄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筏一片日邊來。

幾條索橋穿江而過,偶爾還有人在上面行走。山腰處間或有一兩間黑黑的木屋,導游狡黠地說那裡面住著美麗的姑娘,於是大家一起放開嗓門:“蓀達麗!蓀達麗!”----美麗的姑娘,喊得窗口露出了姑娘向我們招手,笑得最開心的是導游。

山洪滾滾、泥水翻飛,導游說,秋天時這江水清澈見底,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下雨水涼,漂流既刺激又冷,冷得渾身雞皮疙瘩,為了不至於凍僵,我們不斷地劃,管它有浪沒浪,輕舟漂過萬重山。有時甚至看不到前路,皮筏一路亂竄地衝進白茫茫裡,就這樣,我們還叫著嚷著要順著這條河一直漂到印度去,漂到恆河去。

到中流激水,浪遏飛舟?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