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初愈,自覺體力逐漸恢復,出門之心蠢蠢欲動。8月11日,帶女兒一路火車汽車輾轉來到溪口。出門之前查看了溪口相關資料,尤其是網友游記,對當地世故人情有一些了解,鎮上的旅游中巴可謂臭名在外,心中已有了打算。不過,去過溪口的朋友警告說,你當心,上雪竇山交通很不方便,我們都是帶車去的。
第二天一早,人力三輪車將我們帶到公交汽車站。上車才知道,這車一天只有兩班。售票的女人聽說要上徐鳧岩,用同情的目光打量我們說:“徐鳧岩游人不多,下山的車也不多的!你去妙高台和千丈岩好了,那裡人多車多。”見我們執意前往,目光更為同情:“我們的車下午三點才返回。”一看表,這才上午9點!
進得徐鳧岩真慶幸這趟沒白來。老遠就聽見轟隆隆的巨大水聲。很快就到了瀑布源頭,幾條溪流親熱地彙聚在一起,在斷崖處合力傾瀉而下,水花四濺,確實有點“雪竇”的意思。女兒很激動,對著我的耳邊大叫:“我從來都不知道瀑布是這樣形成的啊!就這麼點兒小溪啊!哇塞!”來到瀑布底往上看,景像更是浪漫,非親身置於其地所能感受。山裡人說:“你們來得真巧,昨天下午還沒水,傍晚一場大雨,才有今天的水。”
玩的是開心,可是在徐鳧岩的一個小時裡我只見到4位游客,如何回去就成了心事。大門口停了3輛當地所謂旅游中巴,據說慣於向游客推銷中巴聯票,50元一人(我和女兒兩人上山費用為9元)。司機們在打牌,熱火朝天,連問了幾遍,才有一個大男人手拿開票的本子搖搖晃晃走來,開口就要我包車,每人40。與他理論,我已經上山,現在只有下山這一半路程,應該半價,那人竟佛袖而去。放著生意不做,可見平日是怎樣被寵壞了,了得!想也是,進山12 公裡山路,一天兩班公交車,你不坐他的又奈何?正躊躇著,幾個司機散了牌局,又過來兩人與我談價,依舊讓我包車,兩人60元。還這啊那啊咿咿呀呀說了一大堆景點,什麼妙高台千丈岩中旅社雪竇寺等等等等,蒙誰呢?都是在一起的東東!堅決不允!司機也傲氣,甩過來一句,不包車也可以,等我們包車的游客回來你搭車好了,一個景點20元,在這兒等著吧!冰冷的語氣嘲弄的口吻令人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欺人太盛!不就是看我老女子攜小女子在這山坳裡無能為力嗎!簡直比那老蔣還可惡!哼,平日裡我自個兒開車這會兒讓它在家歇著沒車就出不了這雪竇山我還來什麼來?太小看人了!心氣一上,勁兒就來了。對女兒說:“不坐了,天這麼好,我們散步下山如何?”9歲小女對12公裡山路有何概念?一句ok兩人手拉手兒晃啊晃地朝山下走去。
也不知這意氣用事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路邊有山民種的玉米,還有各種豆,開著花,結著果,看著好玩。想,如果走到二十裡雲一定是更好玩。
才走出幾百米,迎面突然開過來一輛摩托車,近了發現騎摩托的中年男子脖子上掛一個大包,原來是個郵遞員!看著郵遞員消失在前面的山村,忽生一念,何不等他回來時搭他的車下山去?一邊想著一邊繼續向前。還沒2分鐘,背後果然又傳來摩托車的馬達聲。在路邊朝他揮揮手,車到近處就停了,卻原來是個山民,並不是剛才那個郵遞員。管他呢,上前就把我的意思給說了,問他把我們帶到三隱潭願意收多少錢。陌生男子看著我們有些怯生生地說,那就8塊吧,爽!把我心裡給樂壞了,我害怕他不肯帶呢!女兒“嗖”就跳上摩托車前座,我在最後,一路耳際生風,三下兩下就到了三隱潭。
從三隱潭出來,和女兒商量,還是坐摩托比較有趣,干脆再攔一輛吧。女兒擔心地說:“我們還能攔到車嗎?”“看你老媽的吧!”說話間,身後又來一輛,伸手把它攔下,真巧,就是剛才我們見過的郵遞員!我像見到老熟人一樣笑眯眯地和他招呼:“你回來啦?”說得郵遞員一愣一愣。告訴他我們在徐鳧岩見過他進村,現想搭乘他的車。“這個嘛……這個……你還是……坐中巴吧。”看他猶豫,我開始說服:“我們剛才就是搭車來的,我們不喜歡中巴,容易暈車,在家我們常騎摩托,我們喜歡摩托,吹風很舒服。”沒想到那郵遞員說:“主要是不安全,而且我馬上要回家了,不同路。要不,我送你們一段。”就這樣,我們上了第二輛摩托。路上一交談,才知道他老婆才是郵遞員,他是幫老婆送信,他自己其實是個教師。下車後他就是不肯收錢,我只好把8元錢硬是塞到他手中。
就這樣,我們竟靠攔車出了這12公裡山路。那種成就感自豪感讓人開心極了!它成了我在雪竇山經歷的精彩片斷。真是這樣,雪竇山就山本身而言和我去過的其它山相比並無過人之處,在我看來一般般,但是,因為和中巴車司機較上了勁,意外發掘了自己潛在的膽量和能力,使得關於雪竇山的記憶變得難忘和羅曼蒂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