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溪江風情錄
·老殘·
很多河流,只活在童年的記憶中,對眼睛而言,它們早就死了,死成一片荒灘、或一條散發著臭氣的泥溝,兒時摸魚的快樂,父輩撒網的模樣,也統統死了。可她還活著,還活得洶湧澎湃,在浙西臨安,這是一條唯一活著的河流,叫做柳溪江。江水汩汩,從森林裡流出,從時間的古舊裡流出,先後有三條支流在一個叫做河橋的地方彙合,彙合後,水面寬了,水也深了,便有舟船穿行其上。舟船養育並繁華了一個古鎮,古鎮就是河橋。早先,水路是山裡人的唯一出路,山裡的木材扎成排,排對排,串對串,一路風光,經分水江,直通杭州府。回來時,山裡人笑了,袋裡的銀洋正叮叮當當作響呢,銀洋裡有美好的生活。放排時,排工最膽戰心驚就是過大流灘和小流灘,那裡頑石交錯,險像環生,落差有十幾米,好多人為活命卻把命給搭了進去。而現在,想看大流灘和小流灘也看不成了,下游修了個規模不小的電站,高峽出平湖,昔日險灘,成了風光迷人的小三峽,這樣一來,柳溪江便更見風致,上游三江口水流湍急,可漂筏; 下游小三峽湖水平靜,可行舟。隨著旅游開發,一度落寞的古航道上,又船來筏往,但乘載的不再是藥材和山貨,而是都市人的新奇、驚嘆和艷羨的目光。
三江口,向悠悠的休閑時光漂去
柳溪江屬錢塘江水系,源出浙西群山險壑之間,蒲溪、伽溪、昌化溪,三溪彙合於三江口,始成柳溪江之上游。
上游的柳溪江,婉約而溫柔,河道開闊,沙明水淨,游魚可數,尤其適合竹筏漂流,坐筏其上,穿雲浪大橋而下,可坐觀風景,飽覽秀色。觀景有幾種方法,從兩岸觀之,或白沙銀灘,綠竹成蔭,桑林成片,或古鎮橫斜,老屋倒影,粉牆黛瓦;從水中感之,水清石現,沁心透肺,偶遇激灘深潭,浪擊卵石,筏透水花,有驚無險,驚呼嬉鬧之間,心已化作浪花一片;從遠處眺之,白雲山下,小赤壁旁,夕陽正晚,炊煙裊裊,有漁船收網歸來,漿聲悠悠,驚起白鷺一行;從心靈悟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碧波,人生的快樂時光,有多少能成為回憶,悠悠地,有一首童年的歌謠,從心的私密處,被聲聲竹篙激活:小船兒悠悠,漂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
目遇之而成景,手觸之而生情,心悟之,則情景交融,不漂之不能罷休矣!
河橋鎮,從歷史的深巷裡走來
河橋,為柳溪江引進了水鄉的概念。
這個水鄉,不是江南那種富貴氣十足的花園式水鄉,而是順應自然原生狀態的水鄉,它利用山勢地形的延綿和氣勢,以極具想像力的智慧,把水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使洗衣、淘米、古埠,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生活意境。
據康熙《昌化縣志》記載:河橋一帶,幾裡許,煙火不下千家。古鎮創建於明嘉靖年間,素以水埠形勝,商務繁華,而獨冠浙西,被譽為“唐昌首鎮”,古街長千余米,寬三米,排屋門,石板路,太平溝,石灰橋,老店號,木帆船,古城門,河埠頭,行宮、廟會、寺觀,古樹、茶樓、酒肆,組成一幅獨特的江南山鄉水鎮風俗圖,組成每個中國人血脈中的記憶,永遠揮之不去的懷念。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河橋老街上,那些“同德祥”、“程怡和”、“永和財”、“許益隆”、“惠元堂”等古老的店名,已漸漸隱去,隱在一個我們再也看不見的地方,獨自為繁盛不再而傷懷;青石板也寂寞了,石條、石板、鵝卵石鋪陣的老街,被歲月打磨得油光發亮,這上面曾那麼熱鬧地走過橫經而士者,負耒而農者,列肆而賈者,牽車而商者,船夫、轎夫,悠悠的達官游人,幽怨的青樓女子;那麼,還有那些沿河而泊的船隊呢?“河岸有街,街邊有船,船側有排”,曾是古鎮一道別致的風景。作為通往杭州府的新安江補充航道、浙西最大的藥材集散地,柳溪江上曾駛過江南藥王胡雪岩龐大的商船隊。抗戰時期,偏安一隅,美麗的風光風情,閑適的江南水居,更吸引四方隱士,為避戰事而彙集河橋,一時花船穿梭,輕歌逐浪,為河橋古鎮贏得了“小上海”和“浙西秦淮”的美譽。
太平溝是老街唯一保存完整的標志性建築,寬一米,深兩米,露在上面的石條與路面平齊,有榫卯,每隔一定距離,留有明處,砌石階,便於取水、洗滌、消防,水從蒲溪引進,流進家的門前,大戶人家接通活水明堂,其上游魚可數,水清見底。那些徹夜不停的山澗流泉,抒情地穿過每一個農居的屋檐之下,把山區水鄉的唯美演譯到了極至。
其實,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固定的屬性,水鄉的生命原本屬於樸素的寂寞,深藏不露的隱忍,然而,水鄉的遺民們卻不得已背叛了古鎮古樸的氣質和千年的余韻,因為功利,也是因為謀生。那些宅古院深,明堂天井,雕梁畫棟的古建築群中,已三三兩兩地摻雜了不和諧的現代建築,古鎮的滄桑和無奈、榮耀和傷感,盡在不言之中。
小山峽,於風光的驚艷中體驗
三支水流喲彙古鎮,三十裡水路喲多美景,三峽三灣喲藏凶險,三百條船兒喲闖鬼門,船過流灘喲魂魄飛,男兒含恨喲別娘親……
這首歌謠已經流傳了幾百年,凄婉而壯烈的詞曲中隱約著這條古航道的美麗和凶險。自古以來,陸路封閉,水路崎嶇,進出昌化的貨物須經柳溪江,轉分水,再到杭州,而大流灘和小流灘則是埋伏在柳溪江上虎視眈眈的殺手,稍有不慎,便會船翻排覆,釀成慘禍。
大小流灘河道狹窄,急灣相隨,最窄處僅二十米左右,兩岸懸崖對出,咄咄逼人,水中巨礁擊浪,吼聲震天,形成險像環生的三個豁口。第一豁口在距河橋四華裡的相公山下,奔騰的來水受相公山阻擋及尚坪余峰脅迫,河道聚然變窄,水如蛟龍,在此屈身,甩頭,擺尾,形成第一個急灣;此後約六華裡,平緩的江水再一次被扁擔山所阻,北岸幾座石山,橫插在水中,一時水流湍急,礁石林立,勢成險灘峽口,人稱“鬼門關”;過此峽下行約七八華裡,則有石山蠻牛般立於河中,水流左衝右突,怒不可遏,翻江倒海,竟刨出幾個大深潭,叫做漁潭,今日馬山鄉漁潭村,便在漁潭側畔,村民們擇潭而漁,依水而生。漁潭以下,再無險關,只是河道彎曲,高山相挾,仍須小心行得萬裡船。
大小流灘,險則險矣,但風景獨好,碧藍的水潭,橫生的礁石,幽綠的山谷,危聳的崖壁,茂盛的植被,轟然的水聲,高高的落差,碰到汛期,洪水咆哮,青山避讓,江如黃龍發怒,勢逼金沙江、怒江,浙西有水景若此,物主造化也。
然而,高峽出平湖,青山殿水庫大壩一攔,大流灘和小流灘便威風不再,所有激越奔放的場景,所有船翻人亡的故事都被江水兼納並蓄,成為柳溪江一道深藏不露的風景,在歷史的某一個時段定格起來。大小流灘上面,風光不與舊時同,呈現出典型的浙西三峽風貌,但見“兩山夾峙,碧水中流,水映群山,山現湖光,魚翔淺底,鷺遂飛舟”,坐快艇於江中飛游,青山如黛,浪花成練,九曲水路,風光無限,遇豐水期,幾十條瀑布,從蒸騰的水霧中飄灑下落,猶如飛舞的白練,懸於綠樹危崖之間,嘩嘩泉水和人們的贊嘆,合奏出大自然最美妙動聽的樂章,哪裡還知,水下十幾米深處,礁石們正咬牙切齒地瞪著你呢!
仙姑島在大山的皺折裡探險
江邊有這樣一座仙島,真不知是江的福份,還是游客的福份。
島不大,卻幽深,何仙姑在此深道升天的傳說,又為之增添幾份神秘。相傳何仙姑是當地覽村人,得一道士相贈的仙桃後,飄然成山,據說,仙島上還留下了何仙姑一躥成仙時,留下的巨大腳印,這種說法過於離奇,信之則有,不信則無。不過,這島看上去倒真的有點“仙味”,境內岩壁陡峭,山道奇險,加上長年雲霧縹渺,恰似仙境再現,恍若夢游天堂。瀑有燕尾瀑、金鞭瀑,金鞭瀑躲在大山的狹長的皺折裡,細時涓涓,粗時訇訇,和橫亙在眼前的索橋,一橫一豎,相映成趣;岩有曬布岩,也和何仙姑的傳說有關。仙姑鑒於兩岸鄉親為江水所阻,大小流灘礁多流激,鄉親們往來多有不便,便整日織布不止,欲以所織之布,架一座構通南北的空中懸橋。浣紗於江中,曬布於岩上,天長日久,日照風蝕,遂成今日之曬布岩。仙姑的懸橋之夢終究未能如願,而如今柳溪江下游的高坪村和漁潭村之間,卻真的架起了一座氣勢非凡的鋼架懸橋,長橋飛架,巨虹臥波,翼然成景,為古樸的柳溪江增加了不少現代和新鮮的意蘊,在此岸和彼岸之間,一種純樸而美好的心願,一直從遠古走到今天。
柳溪江的美麗和古樸,已吸引四方游客紛至沓來,成為臨安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聽說有游客送給柳溪江一個雅號“浙西最美麗的女人河”,不覺心中一動,話雖淺白,卻是很有一些哲學思想和審美意趣在裡面的。
山和水,陰和陽,構成宇宙間奇特的交響,無山則不剛,無水則不柔,游覽柳溪江給我們帶來的審美愉悅是非常奇特而快樂的,在臨安峽谷深深、眾山巍峨的旅游大環境中,柳溪江更顯得一水獨秀,卓爾不群,與周邊天目山、清涼峰、大明山的崢嶸相比,柳溪江看似平易,卻最多變化,最神秘莫測,最具朦朧的意境和美感,人們乍一見山,總感覺特別高大,特別威嚴,而一遇水,則更加親切,更加迷離,仿佛流韻般曼妙的呼喚,又好像一位美麗出浴的女子向我們頻送的秋波,使我們忍不住要接近她,親近她,擁有她。是的,山更多地讓我們敬仰,而水更多地讓我們熱愛!我們之所以把柳溪江比作女人河,除了因為水就像母親的乳汁,哺育了生命的成長,沒有水,也就沒有山之綠,花之香,果之碩,更沒有了大地的斑斕,天空的絢麗;還因為水是情感的化身,是可愛的女兒,賈寶玉說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盈盈一水間,綽約女兒身,春光乍泄,玉顏驚魂,說不清多少風情,道不明幾多顧盼;更因為柳溪江從如煙的歷史中走出,從花船和青樓的幽怨裡走來,本身流淌的就是一江胭脂水,吹皺的是一池女兒淚,在江上,飄逝了多少風花雪月的佳話和往事,在江底,沉澱了多少令人感嘆,令人扼腕,令人辛酸的故事和傳奇……
錯過春天,豈能再錯過如水清涼的夏天,在後非典時期,婉約的柳溪江正把積壓了一春的寂寞,化成脈脈溫情的美麗和等待,等待著窈窕淑女們的回歸,如等待著那些敢於趟過女人河的男人。
出行參考
交通:杭州西站乘車到昌化,行程約90分鐘,也可以先乘車到臨安市區,再轉車至昌化鎮,在昌化搭乘河橋方向的中巴,行5公裡,即可到達柳溪江景區門樓。
游覽:柳溪江已成功地開發了竹筏漂流和快艇飛舟等旅游項目,溪江源漂流票價30元,送古鎮懷舊;快艇飛舟小三峽48元,送仙姑島探幽,全程相加78元,合計游覽時間約三個小時左右。
食宿:景區有臨江樓餐廳,柳溪江山莊,昌化鎮、河橋鎮、臨安市區旅游賓館眾多,十分方便,當然,跟旅行社出游,那是最省心、省錢、省力了,杭州各大旅行社均可報名,垂詢電話:0571-63734488636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