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徽州行(五)

作者: sunnylittlecat

導讀奇松怪石 潑墨山水看到這樣的形容詞語,不用講也知道是黃山。事實上,一到安徽,我們便登臨了黃山,將這樣重要的風景放在游記的最後似乎並不太合理。不過,自己知道,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都為之贊嘆,前人們的生花妙筆也都未寫盡其美,拙劣如我,更不知該如何描述。 行前,朋友們紛紛置疑,冬天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有什麼好看的。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 ...

奇松怪石 潑墨山水看到這樣的形容詞語,不用講也知道是黃山。事實上,一到安徽,我們便登臨了黃山,將這樣重要的風景放在游記的最後似乎並不太合理。不過,自己知道,古往今來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都為之贊嘆,前人們的生花妙筆也都未寫盡其美,拙劣如我,更不知該如何描述。

行前,朋友們紛紛置疑,冬天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有什麼好看的。說實話,我也不知道。但卻覺得當得起千百年盛名的黃山不會令人輕易失望。況且,冬日裡,沒了花團錦簇的點綴,沒了潺潺溪流的修飾,山反倒能夠呈現最本真的美來。我始終認為山之美,應在其骨相清俊。天然去雕飾,若還能動人,才是真的天下第一山。

原本還冀望能觀雲海看日出:體驗雲浪翻滾如入仙境的夢幻,等待萬丈霞光噴薄而出的壯闊,不過我們似乎運氣欠佳,山上兩日總是晴空,倒也把黃山看了個真切。

還擔心她浪得虛名,一眼看見了,卻完全明白了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的奇山異水,卻獨獨把她奉為極至。整個黃山,遠望也好,近觀也罷,任何角度,任何方向,入得眼來的,都是一幅現成的山水畫,而且中國畫的筆法技巧似乎也出自此山:

奇松古樸虯勁,姿態萬千;怪石品格清高,意趣盎然;山峰如刀削斧劈,高聳入雲卻紋理清晰,遠望去,好像用毛筆蘸著濃墨層層皴皺而成;飄渺的雲靄卻是另一種淡墨暈染的筆法。僅黑白兩色就已勾畫出美綸美煥如夢似幻,還真怕春日裡漫山綻放的紅杜鵑擾了這份清幽出世的意境。

佇立黃山,不僅迷惑,似乎千年以來中國人畫來畫去只畫了這一座山,唐寅沈周文征明,就連憤世的石濤朱耷,怎樣的水墨都脫不了黃山的影子。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黃山有這麼高的美譽,與其說她符合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不如說:中國人美感的源頭就在這裡。

不能不提的還有那飛來石,在西海一帶隨便一個角度都能看到他,靜靜地矗立雲霧間,閱盡世間滄桑,獨得天地精華,我真覺得他就曾是那銜玉而生的痴人,紅塵劫後在這裡回望著繁華一夢。

(後記)

行期不長,我們無法盡情游覽徽州山水,但這份記憶,在復歸都市喧囂繁雜的生活之後,依然時時清涼著我。那些遙遙的村落,悠悠的流水,在歲月的流逝中顯得分外從容。那裡的歷史似乎很緩慢,祖輩的故事就發生在昨天,一伸手還能觸摸到一千多年前的痕跡。這樣的家園,不是夢還會是什麼?

這裡沒有林立的寺廟,沒有輝煌的神像,有的就是村落裡宗族的祠堂,祖祖輩輩的靈魂都安穩在一座享堂裡,就在子孫的屋旁,散落的牌坊用昔日的榮光激勵著後人發奮圖強。就這樣,雖代代繁衍歷經百世,家族的精神卻絲毫未散落遺失,直至今日,無論徽人離家的步伐有多遠,幾番夢回,這裡依然是他們永遠的故園。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