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是我的第五故鄉(按生活時間長短排列)。從報上看到蘇州工人文化宮新開一家東北風情的飯館,以新鮮的農家萊為主,出於懷舊情結,加上以綠色和健康為本,便決定去品嘗一下。報上介紹說,該飯館在文化宮內有停車場。既然還有此便利條件,中午從東園出來,我們便欣然前往。
以前有段時間,晚飯後,我們幾乎天天去工人文化宮散步,那裡有濃蔭蔽日的林蔭道,有修剪得很好的灌木林,有假山和長長的彎曲的小河,有美麗的紫藤花架,還有隨不同季節開不同花的各色花樹。
到中秋節或元宵節,那裡還常舉辦燈謎和燈會。總之,數年來,那裡始終呈現一派欣欣向榮和歡樂詳和的氣氛。
那裡還有過兩個電影院,兩個舞廳;有藏書不算少的圖書館和期刊閱覽室;有地盤不算太小的常舉辦各種展覽會的展廳和一個旱冰溜冰場,溜冰場上常常傳來年輕人快活的笑聲!
這眾多的娛樂設施,曾為豐富附近居民的生活起過很大作用,給平民百姓帶來過多少歡樂!
而如今的工人文化宮,呈現在我面前的,竟是滿目瘡痍,慘不忍睹!以上提及的各項娛樂設施,大部分都己不存在了。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大片大片的綠化帶和原本整齊的建築布局,都遭到了嚴重破壞,取而代之的是,破敗雜亂的停車場,雜七雜八的售貨亭(甚至類似於小攤販)。一切都好似處於無人管理的無政府狀態!
我真正搞不明白,還究竟是為什麼?在像現在這樣亂糟槽光禿禿的環境下,晨練和散步還有什麼樂趣可言?誰還會在這裡攝影留念呢(過去我們在這裡曾拍攝過許多很不錯的生活照片,甚至包括結婚外景照)?
我實在搞不懂,既然蘇州有經費在不斷增添小游園的數量,有經費修建新的巨大的公園,有經費有計劃要逐漸改造尚不夠完善的一些旅游景點,但卻無錢維護這座全市唯一的工人文化宮嗎?難道果真是因為如有人所說,工人的地位已降低了嗎!?
懷著這一系列疑問,我們在文化宮內轉了一圈,但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家新開張的東北風餐館。用手機打電話一問,方知這餐館原來並不在文化宮內,而是在其右側,這文化宮的停車場,原來只是被它利用,且作為宣傳的好手段罷了(也確實奏效了)!
至於我對這家東北風餐館印像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