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國最大氣的城市(轉) 剛來武漢的人都會為武漢的大氣感到驚訝,“武漢真大呀!” “我怎麼覺得武漢比北京、上海還要大呀”,但是卻不知道武漢為什麼比它們大,因此還常常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真的。
北京是一個極大氣的城市,但在武漢面前北京也只能甘拜下風。北京有號稱國內最寬闊的馬路長安街,但長安街在萬裡長江面前顯得又是多麼的細小,要知道長江在武漢可只是一條內河呀,當您往返於漢口、武昌之間,乘車行走在長江大橋之上,看到長江江面上,千帆競渡,汽笛長鳴,那種浩瀚開闊的氣勢是長安街可以比擬的嗎?北京有據說是國內最大的宮殿群故宮,但如果隔上幾條街您還能看得到故宮的紅牆綠瓦嗎?在武漢,您卻可以從漢口,從漢陽,從相距幾十公裡的地方看到位於武昌蛇山之上的黃鶴樓,那種氣吞山河的氣勢是故宮可以相比的嗎?
北京有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TIANANMEN,但TIANANMEN廣場再大它依然只是一個被四周的建築團團圍住的平地,如果您來到長江和漢江交彙處武漢的南岸嘴,您就會了解到即使是在城市的心髒地帶一樣可以體會到天高地闊的精彩,無怪乎人們要把南岸嘴稱做“中國角”了。北京有個什剎海,但什剎海不是海,是湖,和什剎海比起來武漢的東湖(有六個杭州的西湖那麼大)那才叫海,北京人把湖叫“海”,武漢人把“海”叫湖,您說北京和武漢哪一個城市更大氣一些呢?
上海就更沒有資格到武漢面前叫板了。10年前一條窄窄的黃浦江就可以把上海人阻斷在浦西一隅,任農村化的浦東寂寞荒蕪。即使在今天絕大多數的上海人仍然擁擠在浦西這個彈丸之地,浦東除了陸家嘴有幾座高樓之外,整個還是缺少商業的氣氛。在三鎮同樣商業繁華、同樣歷史悠久的大武漢面前,上海還怎敢奢談“大氣”二字?
偉人也喜歡大氣的武漢。據說四九年建國後毛澤東到武漢達四十多次,而他老人家到其它大城市(北京不算)走動的次數據說基本上沒有超過兩次的。這個要超越成吉思汗的近代豪傑每次來到武漢幾乎都要“暢游長江,夜宿東湖”,“我就是喜歡這個城市”,這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的心裡話。
美國人也為武漢的大氣所折服。曾經有個美國人預測武漢將是世界上名列第二的超級大都市,而目前最被大家看好的上海卻要落後好幾位。武漢真的有這麼大的潛力嗎?在我看來這個美國人確實具有超人的眼光。上海優於武漢的地方在於她是一個海港城市,在中國還不夠開放、不夠發達、外國人還不敢過於深入大陸腹地的今天上海還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幾十年之後當中國變得相當開放、比較發達的時候,武漢在大陸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就非上海所能比肩。武漢相對上海的另一個巨大的優勢是他的淡水儲備,武漢是我國淡水資源最為豐富的超級城市,而淡水資源的豐寡直接決定了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質素。武漢是那種能夠支撐兩千萬以上人口的生活、同時又能夠保證這些人都擁有良好生活質素的城市,而在上海目前,雖然還只有1600萬,但絕大多數人卻要擠在狹小的浦西,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
朋友,如果您覺得我寫的東西是不實之詞,建議您到武漢實地走一走,仔細體會一下再下結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