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三年九月三日,夜十一時過半,臥塌輾轉多時,不成眠。念及自陽朔返已一日有余,未作筆記半滴,恐失難拾,起作文。八月末九月初之時,酷暑未消,應非出外良機,但休假求得何易,只能咬牙頂住日頭隨BF一同前去。
臨行前因時間關系,未讀太多驢友日志,只捧得一本薄薄的《旅行天地》,視其中桂林陽朔之專欄為寶典,反復誦讀。然美景豈可由文即生,通篇下來,只留桂林米粉與陽朔美食之憶上胃頭。
當日自桂林轉車至陽朔時,日頭已近西下。掙脫一干本土良民婦女導游的熱情招呼,抽身直奔旅店,一路看去,滿街土布鬥笠,剎是新鮮。抬頭環顧四周,山峰僅於咫尺之外,陽朔實乃一依山傍水之小鎮也,因慕名前來的游人頗多,故久之成縣。
匆匆放下行李,與導游粗略討論了明日的行程,暮色已降。而此時的西街,卻剛待來它每日中最為繁華的時段。
西街為青石板鋪就而成,臨街皆為商鋪,以出售旅游紀念品及食鋪旅店為多。旅游紀念品無甚新意,多為蠟染花布及刺繡作品,間雜一些出售搞笑T恤的店鋪,上書“我想有個老婆”並附英文譯文:I WANT A WIFE。還有一些專售手繪人物T恤的小攤,引無數美眉駐足留像,大胡子畫家手持畫
筆,遇養眼美眉便精雕細琢,細致勾勒;偶遇徐娘半老者則奮筆疾書,速速打發,甚為不公。
閑逛行至“紅星特快”,寶典雲此處PIZZA無可匹敵,當即臨街坐下,點了此處的特色PIZZA及雞翅,大塊朵頤,果真味美無比。餐後又點了一杯檸檬汁,啜著吸管可以肆無忌憚地欣賞從面前經過的美女,陽朔距廣州不過六百余公裡,故此地多為粵產美女,高顴眼陷,念及張愛玲曾譽其為“糖醋排骨”,甚為貼切。
食畢繼續前行,網上盛傳的丁丁食鋪、“UNDER THE MOON”等等便接踵而來,坐客如火只。
盡頭處又有一熱鬧非凡卻未見網友評論的食鋪,名“原始人”,當街置一炭爐,橫裡串三只肥大
的烤雞,吱吱冒油,香味撲鼻。無奈腹中已無半絲余地可置烤雞,只得悻悻離去。
但終究還是未虧待自己,買了三種口味的意大利之星,與BF爭食。路又遇一金發道士,盤膝坐街邊,童心大起,問其可掐算範圍,道士羅列許多,前途、健康、家人、婚姻等等一概囊括其中。惴惴問至價格,生怕無禮觸犯道規,道士微啟唇角:二十。二十恰乃半只烤雞之價,內心鬥爭一番,前程難敵烤雞之誘,遂離去。
次日清晨即起,因下塌之富安酒店臨近馬路,又不慎選臨街房間,一早汽車鳴笛聲熱鬧異常。
待導游至,分別租山地車一輛,急馳遇龍河。
日頭毒辣,但疾速中卻有涼風颼颼。三十分鐘後,一行偏離柏油馬路至山裡小路,小路曲折蜿蜒,為村中要道,留無數輪印及突兀石尖,車技需為中等水平方可行,下身顛簸漸至麻木。路上遇當地孩童,因常有游人路過此地,故不覺陌生,搖手向我們呼道:HELLO!滿臉燦爛,天真之至!
行至遇龍河碼頭,已汗流浹背,好在有冰西瓜中供應,一大塊下肚,備爽。
准備了二百四十大洋,欲在遇龍河暢流一番,卻被
告知,今日此地艄公集體罷工,只因不滿政府干涉載客漂流行為。嗚呼命哉,難為我們不遠千裡來此,竟要抱憾而歸?艄公中領頭之人察言觀色,適時發言,漂流可以,但不可漂全程,因會有政府船只在前段河上巡邏。我們只得答應,一百八十元只可漂半程,而最為可惜的是,遇龍河最美河段,恰被排除在外,憾極!
竹筏悠悠離岸,無一絲波瀾。河水清澈見底,堤岸碧綠怡人,兩岸田野阡佰交錯。不遠處的山巒,之前在山路上見不到的風景,剎時紛擁而來,雙目竟不及觀看。
河道彎曲,每行一尺,便為一處不一般的風景,艄公的槳悄無聲息地劃過水面,恍惚間,以為已遠離
凡世,穹廬一刻,人間百年。
夏末的水流不大,竹筏漂至壩處,便無力前行,艄公下得船來,猛力從後一推,筏借力滑下,濺起千層水花,而艄公,卻早在竹筏滑下的那刻,躍上竹筏,重新又握住槳了。
不多時辰,漂流結束,不舍之意甚濃。
回旅店稍事休息之後,又與傍晚時分登車前往月亮山,一路風景美不勝收。途經工農橋,導游介紹說此處有景名“駱駝過江”,建議我們停車欣賞。但此處卻亦為交通要道,來往皆為巨型卡車,鳴笛呼嘯聲足可令人聞聲喪膽,只得逃之夭夭。又經大榕樹景點,架勢頗似旅游定點,便不作停留。
不過半個時辰,便至月亮山腳下,下身被車墊硌得麻木僵硬,行走困難,大有不攀此山之意。無奈BF是登山之迷,不停在耳邊渲染山頂風景,並演繹紅軍過雪山之典故,半拖半拉地脅我上山。兩位賣飲料的小販亦在旁不停慫恿,並隨我們一同登山。
不過二百七十米海拔的小山,在平日何足掛齒乎?但此時於我,不亞萬裡長城。千辛萬苦方至洞下,抬眼只見一有形似月亮空洞的巨型岩石懸於山頭,石身斑駁,已逾千年。洞旁不知哪位雅士栽一桂花幼樹,樹下鋪一石板,供游人休憩,數年後待樹長成,又是一片難得的風景。轉至山後,眺眼望去,中午游過的遇龍河蜿蜒於山巒之中,水作玉帶山為簪,言的便是如此之景吧。
返旅店,路上遇一群從泥吧洞返回的游人,游興未絕,同其飆車,忘卻疼痛。
晚至西街,循烤雞香味而去,不料此雞須提前一小時向店家預訂,否則只能耐心等至晚上九點。烤雞事小,餓死事大,憤憤然點一啤酒魚與一田螺取而代之,味美,氣平。
該晚換至西街頭上的璦源賓館,房雖小但安靜,一夜酣睡。
另日計劃游漓江,寶典推薦游陽堤至興坪段,導游亦如是說。一早於“沒有”享用了美味的麥片粥和蒜香面包之後,上了去楊堤的中巴。下車後約行一小時後至碼頭,艄公早已在此等候,竹筏稍昨日的簡陋,少了遮陽傘的蔭蔽,陽光便直接的傾灑下來。
撐篙離岸,人便被漓江山水整個地包圍了起來。江面同樣清澈見底,但兩岸的山峰,自是魁梧了一些。陽朔的山比起江南的山來,差別極大。每個山峰都形狀各異,或尖或方,而且都是各自掘地而起,很少有連綿起伏的群山和圓潤的山峰,卻仍然覺其秀麗娉婷。是借了漓江之光吧,山水一體,相互輝映,方可如此楚楚動人。
艄公很熱情,一路給我們介紹沿途各色景點,還不忘提醒我們拍照紀念。“童子拜觀音”、“老人與蘋果”等一一褪至身後。船至九馬畫山處,妄想可以分辨出九馬的輪廓,回去可以中個狀元之類的,無奈資質愚鈍,抓耳眨眼亦無濟於事,只能自認白丁。
中午去了艄公同學開的農家飯莊,在冷水村,嘗了特色酸辣漓江魚,還有香噴噴的番茄炒蛋。農家的狗和貓在桌下搖著尾巴,盼我賞它們一口。臨行前和院子裡的葫蘆照了一張合影,葫蘆與我一同咧嘴大笑。
飯後艄公邀我們去他家小坐,他家在冷水村對岸,簡單干淨的農家院落,住著艄公八兄弟。艄公為我們斟上滿滿一碗的山楂茶,茶味淳樸得如艄公臉上舒展的皺紋。艄公的父親在院裡作一張寬寬的竹床,艄公解釋說近年來常有游客登門求宿,故備而待之。言及此處,艄公有些靦腆地問我們,是否需要留宿,僅收十元一人。因無備而來,故婉言謝之。艄公並無勉強之意,知BF有游泳之意後遂領我們前往渡口。太陽高照,江邊有絲絲涼風,BF一躍即下,與一村中小孩相伴甚歡。我是旱鴨子,只得就近拾一階坐下,遠眺漓江,趁機謀殺膠卷。
轉眼間,日頭竟已偏西,愜意時刻亦將收場。艄公撐船將我們送至前段“黃布倒影”,告知上岸行二十余分鐘即可到興坪。
上岸後沿水泥鋪就的河堤往興坪方向前行,因之前已休息過數小時補充體力,故兩人一路疾行。不覺已過半個時辰,腳下之路也漸遠河堤,進入村莊,興坪卻仍似在遠方。問過路人,並未行錯方向,暗思量艄公一日辛勞,可能想早些回家陪其四歲孩兒,故不覺不快。
一路上倒也有許多風光,農家澆園,黃牛歸耕,最熱鬧的要數見到河灘上有分成兩撥的少男少女,在江中洗頭洗衣,歡聲笑語一片。不解時又遇上迎面走來的少年們,拎著水桶,也似要去江邊。此刻方才想到附近該有一所寄宿學校,少年們皆為校中讀書郎。幾步後於路口果真見有學校一所,名板口子中學,不由羨慕其中學生,在這般被青山綠水四周繚繞的學堂求學數載,出來後該定是蘭質惠心的吧。
土路漸盡,換成了青石板路,猛一抬頭,四周皆已是青磚綠瓦搭就的民居,才知已達興坪老鎮。虛掩的門落,牆內斜伸出一簇桂花樹枝,寂靜無息,令人恍若隔世。已是晚飯時分,有小童坐在高高的門檻之上,大口地朝嘴裡扒飯。仰首望高牆青瓦,心想此處於往日,應也是大戶人家,時過境遷,已不留半分氣派,唯門上銅環,斑駁中依稀留著些許痕跡。
自鎮上坐中巴返陽朔,已過傍晚,群山漸漸隱去輪廓,車在無路燈的路上飛馳,漸遠興坪。
當晚終於如願以償,吃到了垂涎已久的烤雞,就陽朔當地產的漓泉啤酒,疑有李逵之風。飯後被BF拉去足浴,說要犒勞犒勞辛苦了一日的腿腳,躺在松軟的沙發上任小姐敲打捶捏,頓悟腐化之淵。
末日因午後即要返滬,加上體力已有不支,故只打算在陽朔鎮上閑游。早起獨自逛西街,心念那家著名的“明園”咖啡店,盼可見到那對恩愛夫婦店主。一路上很多商鋪未開,露出寬敞的街沿,路邊吃早餐的人不多,美景可餐吧。“明街”的大門卻緊閉著,店主夫婦應是散步未歸。調頭去了“月亮下”,拉一椅坐街邊,抬頭便可看到“鴻福”頂上的瓦和其背後的碧蓮峰。搬出幾本旅人手記,上面密密麻麻記著各種文字和故事,埋頭深讀。稍後BF也至,我倆也在手記上留下片語,以紀念逝去的悠閑時分。
之後去了陽朔公園,從後門入,一畝荷塘前荷香撲鼻。園很大,其中多為當地人們借著蔭涼打牌消夏,一派清閑。園內有山,BF故病重範,非得一登。從山上俯視陽朔,更覺其精致,東一處西一處地掩映在山從中,只露一牆一角,令人瑕思。
中午去了“丁丁”,為自己餞行。“丁丁”飯菜份量極足,當推“茄子肉末”,兩人吃的盆底朝天,肚滾腰圓。BF不懷好意地急急上網,試圖誘其一干球友,無奈始終未能登陸成功,倒是我,用QQ跟所有的朋友問好,告訴他們我在陽朔暢游,只是道離在即,心有戚戚也。
至此,全程終了,道別陽朔。此生若得再來,無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