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北風餐館是—家新開張的餐館,位於人民路43-5號。樓下是清—色小火鍋。樓上才是東北風餐館,據說廚師都來自東北。
走上樓梯進入二樓,不禁眼前一亮:看來裝修是動了一番腦筋,化了不少功夫的,效果還算比較成功,有種走進改革開放後富裕起來的農家的感覺,牆上掛著一串串苞谷之類,有的還分隔成一小間獨立農舍,取名松花江…,總之,就餐環境比較雅致、舒適。
為迎合年輕人追求浪漫和兒童愛玩耍的心態,在靠窗的一邊還采用了雙人秋千椅,雖有點洋氣,但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東北萊花色並不很多,我每次必點的菜是地三鮮和拉皮,酸萊我也比較愛吃,但這次沒點。東北的芹萊水餃給我留下較深的印像,我們點了一大盤代飯。由於吃魚比吃肉對身體有利,我還點了活跳魚。其他人點了粉皮燒肉和特色小排。
最先上的是粉皮燒肉,量真不少。肉太肥了點,粉皮是山芋粉做的,挺入味,且有嚼頭,大家把粉皮全吃了,肉剩下一多半,只好打包帶回去給沒來且愛吃肥肉的家人吃。
第二上來的是地三鮮。所謂地三鮮,即萊椒、茄子、土豆油炸後再燜爛。但這道萊是失敗的,主要是土豆不爛,萊椒又太少些。
第三上的是涼拌拉皮。有點像是黃瓜絲、胡蘿蔔絲、香萊、肉絲、芝麻醬拌涼粉。這萊味道好極了,終於讓我好似又回到了東北,回憶起從前嘗過的美味。這道萊被全部消滅光了。
接著上的是特色小排。大家一看就沒了胃口:塊頭不小,顏色深淺不一,怪怪的。我嘗了一小塊,覺得那作料像是十三香的味道,反正有種怪怪的香料味。結果這碗萊基本上後來進入了家中貓咪的肚子。
再上來的是一大盤芹萊水餃,餡非常好吃,比一般認為好吃的秦龍水餃還要好,但因個頭較大,大家的肚子基本己被前面的萊填飽,所以還是剩下不少。不過大家舍不得浪費,打包帶回家讓沒來者品嘗。結果油煎一下,味道更美,還嫌不夠吃呢!
最後上的是活跳魚。原來就是紅燒魚—條。我也看不出是什麼魚,也許是鯉魚,因為刺不算頂多,不大像鯽魚。味道尚可,但因肚子已無空間,吃了一半,一半帶給貓兒了。
總之,這頓飯沒造成任何浪費(貓兒有福了),吃下肚的,味道也還可以,多少有點東北味兒,外加一瓶可樂,四人只化了87元。從實惠講,還算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