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大學畢業上班後第一次出公差,第一目的地為青島。對剛剛經歷十六年寒窗走向社會的我,一切都是新鮮的。就將此作為回憶七年來旅程的開篇吧。1997年3月13日下午,從太原乘火車,第一次坐上臥鋪(其實也就是硬臥而已,而且沒有空調),與師傅一道出發。第二天午後時分到達四方站(當時太原到青島的火車只能到四方,四方是青島的一個郊區),下塌在機車廠的一個招待所,標准間收費140元/間,看來對於住宿標准只有25元/人/天的我們來說,報銷時又得想辦法了。暫且不管它,先安頓下來再說。午飯(其實已到下午四點,兼了晚飯)是在一個大排檔型的小飯館吃的。印像當中是青島的盤子給的量特別足,味道也可以。一盤青椒土豆絲,還有一盤什麼菜,兩個人想吃完還挺困難,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也不過吃了80%。最驚奇的要數大饅頭了,開始一人要了一個,等服務員端上來一看,哇,一個足有半斤重,只好退掉一個。不知是第一次住賓館的感覺真好,還是20多小時的旅途勞累,回去洗漱後即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我們決定搬到市內去住。拎著箱子轉悠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個便宜的住處青島市政府第六招待所,28元/人/天,條件實在不敢恭維,只不過兩張床,一對破沙發,一個破電視機而已,衛生間就別想了。唉,都是那個該死的報銷標准。就在這裡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約了一個客戶來此談業務,是個老板,還帶著一個小秘。請坐,於是坐在沙發上,小秘就陷在沙發裡,原來破沙發的彈簧壞了,海綿虛的很。就這樣的地方,我們住了三天,好在後面的日子有客戶請吃飯,有美麗的海景可看,出不覺得什麼。
當時青島給我留下三個印像,一是棧橋的海灘很美,夜景也很美(也許是第一次到沿海城市的緣故);二是青島的路很窄,多為單行,站在路這端,看不到路的另一端(典型的丘陵);三是大排檔價格便宜量又足(至少比太原是這樣)。
2003/9/5於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