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光福舊地新游

作者: pop3muz6

導讀光福去過多次了,逐漸已失去了新鮮感,感覺也就日益遲鈍。但最近還是發現或體會到一些新的特色,與網友分享。光福人們最常去的景點有鄧尉香雪海和司徒廟觀看古樹“清”、“奇”、“古”、“怪”; 光福還有人們不大知道的銅觀音寺。至於太湖邊的太湖船萊,名氣早己越來越響,節假日始終生意興隆。 鄧尉香雪海在賞梅季節的地位,早己輸給了西山林屋洞。每年的 ...

光福去過多次了,逐漸已失去了新鮮感,感覺也就日益遲鈍。但最近還是發現或體會到一些新的特色,與網友分享。光福人們最常去的景點有鄧尉香雪海和司徒廟觀看古樹“清”、“奇”、“古”、“怪”; 光福還有人們不大知道的銅觀音寺。至於太湖邊的太湖船萊,名氣早己越來越響,節假日始終生意興隆。

鄧尉香雪海在賞梅季節的地位,早己輸給了西山林屋洞。每年的賞梅旅游節,都在西山舉行。這樣一來,赴鄧尉山香雪海的游客,也就始終很稀少,因為鄧尉山上除了大片的梅樹,一個小茶室,幾個亭子,幾塊刻石外,可看的東西實在不多,而且古樹、大樹不多,爬山還挺曬得慌。

這裡唯一讓我留戀的,是半山腰那小小的茶室,我們有時還會專程奔那茶室而去。首先值得稱道的是,這茶室雖然生意並不好,但不像別處那樣,生意差就關門取消茶室,而是始終堅持下去,為游客提供歇腳、解渴、消暑的好場所。

這茶室裡面雖小,基本不坐客,但外面正好有一片大樹下的蔭涼,擺上2-3張桌子,環境倒挺清幽。

管理這茶室的是位七十多歲的老人,這茶室是他承包的。他待客很熱情,尤其是他的茶葉是與眾不同的,雖非名茶,但絕對綠色,絕對環保,絕對不會是假冒偽劣產品,因為這茶葉就是從這山上種的幾棵茶樹上采制的。他自己用,再給茶客用。

正是這茶的純香,讓我念念不忘,第二年再次專程趕來重聞此茶香!

登上鄧尉山頂,頂上有個小亭子。站在山頂四下俯望,最醒目的是座七層寶塔。多少次觀望過它,但始終不知它也是個可去游覽的景點。

今天終於想到去把這座塔看個究竟。原來它屬於省級保護單位,位於光福銅觀音寺內,稱光福寺塔。該塔已有1400多年歷史。買10元一張的聯票,就既可觀寺(寺內銅觀音像,是宋代出土文物,還有棵粗壯的已有六七百年的古香樟樹…),又能登上有八十八級台階的七層舍利塔。

今天天氣又酷熱難當。我們原本想在塔園茶室喝茶(門前導游圖上畫有茶室),不料走到跟前吃了閉門羹。原來因茶客少,已關閉不開了。寺廟裡也挺熱,塔園裡也沒有很多可供休息的地方,只有幾張石桌椅,有的還不在蔭涼處。

但在登塔時,我們感受到了徹底的涼爽:在每層塔的風口處站站,陣陣巨大的涼風,一吹便暑氣全消,所以我每爬一層,就立即先享受一番涼風,然後再接著爬另一層…到達塔頂後,塔的圍欄特低矮,有恐高症的怕會吃不消,但對觀景卻很有利,太湖、鄧尉山…盡收眼底,好一派田園風光!景色十分宜人!可惜不可能久站,同行者已在喊我快快下去了。

至於司徒廟的廟堂和古樹“清”、“奇”、“古”、“怪”,幾年來變化不大,不再多加描述。變化大的,是廟後的茶室及其周圍的山水田園風光。這些都是新是建的,其中還包括在此拍過某電影的兩座茅舍。

去年我們曾來這裡喝茶、照像。從像片上看,風景還過得去。只是這裡的茶室環境本不錯,但大概由於客源不多,茶室承包者後來竟讓自家親友來這裡搓麻將,打破了原本環境的寧靜與幽雅,我們實在忍受不了這麻將聲,只好提前走人。看來,承包人的素質,是會直接影響生意的。

今天從光福銅觀音寺出來,我們懶得另覓茶室,便提前赴太湖邊大船上去吃船菜。由於喜愛荷葉,我們選了窗前能觀賞到太湖中荷葉的湖濱大酒樓用午餐。

對該餐館印像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