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光福太湖大船上的湖濱大酒樓,上了三樓包廂,那天秋老虎真厲害,空調開得最大也不大起作用,我又是坐在空調底下,根本吹不到風,只好拼命扇扇子,可見這裡環境還不大過硬。我們5個人,點了鹹魚干、脆皮銀魚、白魚中段、鹽水白蝦3兩、板栗燒鱔段、蚌肉豆腐煲、空心萊、螺螄、一瓶彙源橙汁、一瓶雪碧、一兩瀘州老窖。
品嘗下來,竟然味道不過如此,還比不上蘇州的新太湖人家(以前我專門介紹過這家餐館,但遺漏了一個新字,原來該叫“新太湖人家”)。
味道最好的是脆皮銀魚,一掃而光,但我覺得偏鹹了點,椒鹽放多了,果面果得太少,和無錫湖濱飯店的軟炸銀魚比,還差一個數量級。
鹽水白蝦、螺螄、蚌肉豆腐煲,都還挑不出什麼毛病,除了蚌肉本來只用來吊鮮,食之太老,不能食用外,其余基本都消滅掉了。
白魚中段味道尚鮮美,說明魚還是比較新鮮的,美中不足一是偏鹹,二是肉有點發緊,不夠肥嫩。加上它是最後上的,大家肚中已被填飽,所以還剩下一半(打包了)。
鹹魚干似乎不及在別處吃到的那麼可口,還剩下半盤,也打了包。
板栗燒鱔段,原料不錯,板栗個頭挺大,挺完整,不僵,是新栗子;鱔段也粗壯,只是醬油和糖放多了,顏色太紅,味過甜。這道萊是我點的,主要是想吃新栗子,所以盡管太甜,我還是吃了不少栗子,剩下一多半打包帶回家,晚餐時加點茭白回鍋炒,味道就好多了,沒有造成浪費。
最失敗的是炒空心菜,太老,太鹹,顏色也炒過了頭,發暗,也可能和摘得不細有關,反正基本上都剩下了,只好浪費掉。
結帳時,還有段小插曲:
服務生開頭報價220元,我們覺得不該這麼多,就和服務生一起一個個萊重算,結果發現有道萊多算了5元。我們要求給點優惠,最後只肯減到200元。我們要求開發票,服務生表現得很不爽氣,要我們去和前台商量,在我們的一再堅持下,她最終還是為我們開到了發票。看來,其實不是開不到,而是不大想開。
見我們不大滿意,服務生在我們起身欲離開時,端上來一盆紅菱。大家懶得重新入座,就一並打包拎回了家。
和蘇州市內的新太湖酒樓比,這裡的點心品種太少,主要以傳統的銀魚餛飩當家,大家反映並不好吃,我們就沒點點心。而新太湖的飛餅,讓我念念不忘。這裡的湯品種也不多,沒有過硬的特色湯,而新太湖的老鵝煲血湯,就能吸引不少回頭客。
所以,比較下來,船上的萊也不過如此(其他船上萊尚未仔細比較過)!
於是,今年中秋,我們決定就在市內吃船萊,好吃又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