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從楊堤到興坪,大約需要6個小時。當然,也不一定非得全程徒步,間或可以坐坐竹排,沿途你便可以遇到不少人向你兜攬竹排生意。我們坐了30分鐘的竹排,收費每個5元,還算合理吧。我們還是決定繼續請昨天的向導幫我們帶路,由於徒步較辛苦,向導費增至50元,但看那位大姐的表情似乎還不是很樂意,她說人太少了徒步沒勁。剛好有一對同住望江樓客棧的重慶夫妻,他們本想坐小船游這一精華段的,但因周末漓江管制較嚴,私人小船不敢開,他們便只好選擇與我們一起徒步,向導費雙方各出40元,算起來還是那位大姐有賺頭。
我們坐汽車直接到了楊堤渡口。聽向導說,這一路必須要過三個渡口,政府的渡船收費是16元,在楊堤渡口有設一個收費點。如果不是周末,水警管制不嚴的話,還可以坐私人小竹排過渡,一次2元,但要是中途被截住的話,就要補交過渡費16元。
由於是周末,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從桂林到陽朔的游船,我和BF都戲稱它為“大鐵船”。說真的,這種大鐵船其實挺煞風景的,我們在江邊行走,聽著船上大喇叭傳出的此起彼伏的導游解說詞,不時還有些游客在船上發出一聲聲尖叫,真是擾人清靜。游船過處,美麗的漓江倒影便不復存在,大大破壞了原先平靜的江面。
不過對於中老年游客來說,坐大鐵船游漓江確實也是唯一能領略桂林山水的方式了。這些大鐵船都是從桂林的磨盤山碼頭開出的,每天早上10點開船,奇怪的是,只有順江而下的,並無逆江而上的,所有的大鐵船返程時都是空船不載客。我和BF後來到桂林,有一天閑著無事便坐了一趟這種大鐵船。我們是到酒店附近的桂湖旅行社訂了所謂的“漓江一日游”,每人190元,只包括游船票180元和從市區到碼頭的車費10元,到陽朔之後,便自己搭車回桂林。游船的行程大約是四個半小時,船上有導游解說,中餐由船上免費供應。到陽朔碼頭上岸之後,還會經過一段挺長的所謂“工藝品街”,其實就是路兩旁擺滿了小攤子賣些紀念品而已,而且許多的DD都不是當地特產。當然,若想在這些攤上買東西,砍價得往死裡砍,打個二三折都不在話下。
瞧我,繞來繞去又說遠了,還是回頭說說楊堤到興坪的景致吧。其實,一路上所謂的景點都是形態各異的山,你覺得它像什麼,它就成為一個景點了。當然,不用我多說,最著名的還是九馬畫山了,它是一面山壁,因為顏色不同而形似一幅中國水墨畫,據說上面可以看出九匹馬的形狀,就看各人的眼力如何了。還有一處便是20元人民幣的背面景色,叫“黃布倒影”,從岸上拍攝的效果要比船在江中拍攝的好多了。
徒步講究的是一個心情,行走看風景,說不累那是假的,但心靈卻可以有一個放飛的空間,這是常年“坐班”的我們很少可以體會到的另一種愜意。
當天晚上我們選擇了西街上招牌設計最有特色的“沒有飯店”作為在陽朔的最後一頓晚餐之所。這家“沒有”可能是西街上最貴的酒吧了,就拿漓江冰啤來說吧,紅星賣7元,原始人賣8元,沒有卻要賣9元!(後來我去桂林的超市裡看,才賣2塊五)但同樣是貴,我和BF都覺得“沒有”的菜只是一般,比不上“一方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