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研古城是麗江的古城區,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它位於高原海拔兩千多米的地方,城內家家養花,戶戶流水,結實的石板路指引你沉浸在古城有序的結構和深厚的底蘊中,那種秀麗和清新大氣交融的舒適感讓人神清氣爽。城外有的聖潔的玉龍雪山和美麗的拉市海,再遠一點有靜謐的瀘沽湖和令人震撼的虎跳峽。站在比南京路還熱鬧的古街上望遠處安靜的玉龍雪山,坐在溪邊的酒吧前看周圍五湖四海各色人等,你就知道大研古城為什麼這麼有魅力。但這樣一座古城卻一直安安靜靜地過著自己的日子,直至數年前才聲名大起,一下子火了起來,據說是因為九六年的大地震,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一個人――宣科。“沒有宣科就沒有麗江”這話是宣科自己說的,足以體現他的自信和狂妄。宣科出生在有權有勢的納西家庭,小時候家裡請的是德國保姆,得到很好的教育,後來因文革入獄二十年,但這並沒有摧毀他的意志,出獄後他致力於挽救瀕危的納西古樂,將其整理集合起來,形成麗江必不可少的文化風景。今天的宣科雖然七十多歲卻精神矍鑠,每天的納西古樂表演幾乎是他的個人演說,完全自我的思想加上天馬行空的英語讓人們趨之若騖,場場爆滿。
要想真正欣賞納西古樂最好是去古樂宮,或者在木府三清殿前的涼亭裡免費欣賞。木府是古城裡很值得一游的地方,相當於故宮在北京城的地位,它是當時統治者土司的宮殿。木府修建於明代,土司們希望通過與明朝的交好在周圍強大的部族中得以生存,所以極力學習和推廣漢文化。在木府大門的南面有一座“天雨流芳”的牌坊,它是納西語的音譯,意思就是去讀書吧,可見當時土司對漢文化的重視。
整個木府的建造坐西向東,與一般的坐北朝南完全不同,但它自有道理。當時的明朝首都南京位於東方,向東意喻心向朝廷,而木府南面的玉龍雪山和北面的白虎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之勢,真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建築錯落有致,精巧絕倫,大旅行家徐霞客到此曾有“宮廷之麗似於王者”的感嘆。
在主要的十九位土司中最有名的是二十四孝裡“割股奉親”的木高土司和官及二品的木憎土司。木憎自小聰明異常,他帶領下的木府達到鼎盛,但他三十九歲時卻激流勇退,在木府的後面蓋了三清殿潛心修道,六十八歲時得道升仙,至今沒有找到他的墓穴。三清殿旁的一棵古柏很是奇特,枝葉都向下生長,據說木憎就是通過這棵樹飛升的,所以上天雷劈此樹,讓它倒著長,這樣後人就再也不能用它飛升了。
關於木憎還有很多傳說,最有名的就是在他升仙之前曾經說過“四百年後,玉龍雪山崩塌,金沙江水斷流,那時我將回來重建我的家園”。四百年後的一九九六年,麗江發生了七點二級的大地震,震中就在大研古城。地震造成玉龍十三峰中的一座山峰崩塌,滑落的石塊和山體阻塞了金沙江,使其斷流四十分鐘,後聯合國撥款億元用於古城和木府的修復。一切都一一驗證,不得不令人稱奇。
古城裡著名的四方街等街道店鋪林立,充滿了外來的生意人和各式各樣的游客,濃濃的商業氣卻掩蓋不住街道與生俱來的古樸優雅的韻味。特別是晚上,坐在溪邊的排擋裡吃著麗江風味菜,看店家門前一串串的紅燈籠沿著溪水延伸,華麗的倒影不時被水中漂過的一盞盞河燈打破,此情此景可謂享受人生了。
要看麗江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當去菜場,從木府向北五分鐘便到了。這個菜場規模巨大,蔬菜水果品種及其豐富,從南到北的都有,都是山裡產的極品,不僅個大味美而且價格便宜,還有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和蕨類等雲南特產,身著傳統服飾的納西老太太靜靜地坐在自己的攤位前,沒有叫賣和喧鬧,只是用質樸的目光注視你,為你展現納西人的真實生活。。
出了菜場就是麗江新城了,如今很多的納西人都從古城搬到了新城,古城裡很多的老房子也被厭倦了城市生活的外來者所占據,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一個活生生的圍城。也許若干年後這裡會成為富人聚居的後花園,只留下沒有納西人的麗江文化空殼。但不管怎麼變它都是一個美麗迷人的地方。
更多麗江的照片和游記見我的網站:bright7.mye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