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終於進入麗江古城8月17號:早上睡到八點多起來,到洗衣店去拿回讓他們幫忙洗和烘干的鞋子,背上背囊,打車來到中甸車站(中甸已經蓋了新車站,我們從稻城來的時候下車的地方是老車站)。從老車站到新車站大概走10--15分鐘左右。售票員說中甸去麗江只有11:30的是大巴車,其他的半小時一班全是中巴(29元/每人),我們想想就決定坐上了10:30的這班中巴。
出城不久就是沙石路面,轉入山中,班車在路上顛簸著,在山腰裡繞來繞去,發動機傳出老牛般的悶吼。我不禁擔心起來,司機倒是一臉常態,一車的人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看來這條路的交通就是這樣子的。路上時不時有路政的人查車,檢查車上會不會超載,在這一點上雲南的路政管理還是比較嚴格,而且司機也很自覺地不會多載人。
經過虎跳鎮的時候,看到很多游客,在這裡跳上來一位高大的外國帥哥,他一個人就帶了四個背囊。。。35升的那種,居然還塞得滿滿的,懷疑他是不是把家都給搬來了。從虎跳又顛了2個多小時才到達麗江。
在麗江汽車站下車的時候,我完全不相信這是一個正規的車站,露天的車裡,雜七雜八地停著好多車,沒有招牌,整個一個廣州的黑車站的樣子,我開始擔心被司機騙了下車。麗江這麼著名的一個旅游城市,居然還真是這樣一個汽車站。問門口的門衛怎麼去古城口的時候,他居然說:我告訴你你也不知道怎麼走!然後就懶得理我們了,唉,對麗江和麗江人的印像大打折扣。打車(6塊錢)繞了個大圈才來到古城口,在車上從司機口中才知道原來從車站來古城口最近的那條路最近在修路,估計國慶才修完,所以很多司機不願意以標准的價格(6元)送我們來。
下了車,迎面而來的就是傳說中的大風車,匆匆看了一眼,我們就步入古城,去找我們定好的那家望古樓青年客棧。從古城口進去,就是一條被人們打磨的閃閃發亮的青石板路,兩旁商鋪林立,游人如鯽,我們好像進了一個民族文化村似的,一路上遇到的客棧也很多,因為從網上看到望古樓青年客棧的盛名,所以我們全都沒有去問,直接走到了四方街。四方街名字的源由取其形為一顆官印,取其意為中鎮四方,是古城的中心。
在客棧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經去望古樓的那條高高的石階路才爬上這家客棧,它還沒有到望古樓,只是在半山上,從接待處望出去可以看到古城的一片屋頂。客棧的MM說沒有查到我們的預訂,一下子我就傻了,我拿出手機的通話紀錄質問他們,我是打了N個電話與他們確定有房並預訂而且又退掉我原來定來的另一家客棧的房才來的呀,這可不是開玩笑嘛!那位MM也非常抱歉,也許名聲太大,這裡的房間經常被訂滿,最後她還是安排了一間據說原來是留給朋友的標准間給我們(120一晚)。
客棧有兩層,我們的房間在樓下,整個房間約6半方米左右,放下一張大床和桌子後,已經沒有別的地方,甚至連放背囊的地方都沒有,由於麗江的房子好像全部都是全木頭結構的,所以每當有人在二樓走動的時候,我們都會聽到“梆、梆”的走路聲!而且房間處在第一間,也就是說所有的人回房間我們都會聽到。我很沮喪地看著太太,開始後悔為什麼要定這裡,又吵,又貴,又高,而所謂的可看到麗江古城的全景也不過爾爾。。。還好值得安慰的是房間裡確實有一間獨立洗手間,既來之則安之,明天一定要換客棧。
洗刷之後,我們一起漫步在麗江古城裡,確實很漂亮,小橋,流水,人家,石板路,木板房,穿著傳統納西服裝的老年婦女坐在某街口擺賣自己炒的瓜子、胡豆、花生,她們一邊眯著眼睛,一邊打著瞌睡,完全沒有城市裡的小販那種功利的熱情吆喝。這裡的缺點就是游客巨多,特別是下午4點多開始到晚上九點多這個時候,一堆一堆的游客讓小旗子領著湧進古城,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相機。。。
大街兩邊充滿了仿古建築的商鋪,雖然做的很好,但仍然給人一種分生的感覺。這些商鋪都是兩層樓,上層多是各式各樣的格子窗、雕花窗,屋檐下晾曬的衣物花花綠綠的迎風招展。古城裡一般是以下這幾中店鋪:工藝品店、賣印上東巴古字的文化衫的店、銀飾店、小吃店、咖啡店,這幾種店子排布在古城有每一個角落,有上千間吧,剛進古城的時候我們還比較興奮,覺得這裡好多有趣的東西買,逛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就有點厭了。因為,同類店子裡賣的東西都是基本一樣的,很偶然你才能發現一家物品比較特別的店,但大量的重復的內容已經讓你的心情產生厭煩(古城裡大部分的商品是從大理批發來的,如果你行程中有大理,就不用在這裡花太多錢)。
在大石橋附近遇到阿升夫婦,他們今天去了玉龍雪山,問他們有沒有看到雪山,阿升含糊地說:我覺得還好。。。我就沒有追問(後悔。。。)。大石橋附近有著名的大石橋客棧,網上說它們有兩間臨近河的房間,感覺非常好的,我們專門跑去看,發現看起來確實是很舒服的,但前提是小溪對面的路上不要有那麼多行人,因為之間的間隔也就3到4米左右,住在這種房間裡,被路過的游客看個不停,不就像是動物園裡的猩猩了嗎?而且在這種旅游的季節,想要安靜地在溪邊坐一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總會有人很有禮貌地過來請你“請讓一下讓我們拍照好嗎?”
逛到一些沒那麼臨街的巷子裡,會看到每家的大門上都有貼著對聯,是自己寫的那種,很有才氣,以致我懷疑每家都是書香門第,而且還有一個景像是看到很多家貼的是喪聯,用白色的紙,內容非常的悲痛。因為看到不下十幾家是貼著喪聯,我們很奇怪,難道說最近這裡這麼多人去世嗎?後來問客棧的老板娘才知道,原來,家裡有人去世,喪聯是要貼三年的!透過門聯和屋檐,我們還可以看見家家都養了很多非常非常美麗的花,盛開在天井和窗口。
現在了解到從古城口進來的這條路叫“新華路”,沿街也有不少很不錯的客棧,這條街上還有一家專買小飾物的店“好行”,老板人非常好商量,比別家便宜一半以上,如果大家要買手機繩呀,小手鐲什麼的,可以來這家。舉個例子說明,一個朋友10元買了6根漂亮的草線,在這裡,我們用10元可以買到12根同樣的。
我們跑了幾家客棧,為明天搬家做准備,最後決定住在“悅來客棧”,這是一個家庭式的旅館,古式的木頭結構的古城房屋,裡面有一個大院子,住客可以在這裡坐下來聊天,還有一台電腦可供上網,絕對休閑,我覺得比望古樓那邊好不知多少,而且價格是20元一個床位,40一個雙人房,沒有獨立洗手間,但他們的洗手間的熱水是24小時供應的。同老板娘說好價錢,我們還遇到店裡住著的另一對男女在同司機講價包車去玉龍雪山,於是決定4個人同行,司機開價120一天,因為我們有阿升打前陣的資料,最後砍到80一天。
萬事都安排妥當了,去找吃的,傳說中的麗江粑粑(一種油煎的多層餅,有鹹和甜兩種,是古城有名的小吃)和雞豆涼粉(麗江特產的雞豌豆做的,可以涼拌,可以炒、煎,非常美味);住下你會發現,這裡所有的小吃店都提供這幾種小吃,在一家小店嘗完這兩種小吃後,我的意見是:麗江粑粑就像是廣東話裡的“煎薄餐”,也就是面粉漿和著肉末或者甜醬放在鍋裡煎至金黃的一塊餅,說不上有多好吃,雞豆涼粉則讓人吃下去有一點點油膩的感覺,反正我和太太都覺得這兩種小吃味道比較普通,試一下可以,不用抱太高期望。
四方街附近的酒吧很多,如果坐在河邊的桌子上,服務員會告訴你需要200元最低消費,坐在店裡則沒有最低消費,但河邊還是坐滿了人。似乎每家酒店都會養一條狗,所以在路上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可愛的狗,如果去抱它,它無所謂,主人可能會不高興。
晚上在古城裡瞎逛到很晚才回旅館,決定第二天一早起來,趁著沒這麼多游客的時候拍照,順便上望古樓LookLook。在頭頂“梆、梆”的走路聲中,我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帶圖片的游記請看這裡:
http://www.egoo.net/trip/trip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