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跋涉攀登是驢友的生活方式,自由奔放興之所至是驢友的生活態度 寄情山水鐘情戶外,是因為城市生活的繁華和勞累,卻讓生命顯得有些蒼白無趣
而在山野間行走,山友中同行,風雨中經歷,苦樂中蒸騰,則會帶來一種特別的充實,讓我們重新獲得力量 。
走過許多路,見過許多人,秀美山水之間卻往往居住著貧窮的人
盡管他們是那樣的淳樸、善良、好客,也終日辛勤勞作
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貧苦的生活總是難以擺脫
因為貧困,他們渡日艱辛,因為貧困,他們身心疲憊
也正是因為貧困,他們的孩子,只能失學在家,打著豬草,放著山羊
站在山頭懷著無限的渴望心情,望向那飄出朗朗讀書聲的小學校
行走千裡終憑靠廣大網友的支持,在雲南麗江地區建立了四所小學的信天謹游這樣描述過:
“12月份,我到了雲南省寧蒗縣,騎車路過金沙江畔,那裡是少數民族居住地,村裡都是木頭房子,村民們居住在山坡上,孩子們上學要翻好幾座山,時間大多用在路上了,七八歲的小孩每天也要用去4個小時翻山讀書,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客觀的教育狀況,造成大量小學生流失,村子裡許多適齡兒童不讀書,新一批文盲在誕生。”
想必我們都曾經與他們擦肩而過,看到過那種怯怯的純真的眼神
如果眼神能說話,它一定在傾訴一顆幼小心靈的渴求:
我多想去讀書啊,多想到大哥哥大姐姐來的地方看看啊
人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正是因為在行走之間,才能漸漸發現,風景再美,也要自己品味方能盡嘗個中滋味
正是因為在行走之間,一個人能放眼更為廣闊的天地,生起對他人的關愛之心
所以,能在帶走眼中美景的同時,也對與風景共生共存的人們有所助益,才更能體現行走的價值。
如果您也願意在遠行的同時,做點什麼的話,請關注我們 ---- 希望之光, 作為致力於網絡助學的網站,我們現在誠摯的邀請您 ---- 我們新的調查義工的加入!
希望之光 是一個由網友們基於對農村問題的關注,緣於“行勝於言”的共同的理念,出於理性和良心,而自發形成和義務參與的純民間性的、純公益性的、松散性的和開放性的農村失學兒童助學網站。 希望之光以公益性的網站 http://www.lohcn.org/ 為媒介體,利用網絡這一先進的傳播工具,本著冷靜低調、謹慎務實的原則,盡可能地協助中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村失學兒童完成基礎教育,從而通過支持教育這一手段來推動貧困農村地區的發展;同時,亦促使人們加深對廣大貧困農村地區的直觀了解,提高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傳播人文關懷精神和對生命自身價值的認知,增強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從而通過網絡凝聚成一種具有責任感和感召力的道德力量。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從2001年9月第一次捐助開始,截止到2003年8月第十三次認捐結束,已經有來自中西部各地的 400多名孩子通過希望之光已經得到了助學資助,總資助額已逾 18萬元。我們所有捐助工作的開展都是建立在對貧困地區失學孩子實地調查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可以說,調查工作是希望之光的重中之重。我們迫切的需要更多關注農村失學兒童的朋友加入到我們農村調查失學情況的隊伍中來,用你我的所見所聞,救助更多的孩子,服務更多願意善心助學的網友。
我們已經在如下地區開展了實地調查和捐助活動:
陝西佳縣、陝西寧強、陝西佛坪、寧夏海原、甘肅清水、河南確山、河南羅山、河南新縣、河南欒川、河南台前、安徽六安、湖南鳳凰、湖南會同、湖南新晃、湖南雙牌、四川北川、四川南部、四川敘永、四川汶川、廣西容縣、廣東肇慶、山東蒙陰、貴州石阡
我們將在調查力量許可的情況下在其他中西部貧困地區繼續開展調查和捐助活動。
調查義工的加入要求
1、做事認真,能吃苦耐勞,能在西北、西南貧困地區,或是希望之光要求的地區作失學兒童資料調查核實及捐助後的跟蹤調查
2、調查費用自理
3、同意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4、同意在義工內部公開自己的真實資料
曾經有位網友這樣寫到:“ 幸福不會因為貧困而消失,快樂則因朋友之間愛心傳遞而張揚。讓我們共同努力,肩負起我們的一份力,釋放我們的一片情,付出我們的一顆心。愛心連著你我他,真情溫暖困難人,積少成多、積沙成塔。讓我們共同努力,讓燦爛的笑,在每一天都掛在兒童的臉上;讓知識的雨露,在每一天都澆灌兒童心中的花園;讓幸福的感覺,在每一天都縈繞著他們曾經無助的心;這就是我們的愛,這就是屬於我們的回報。”
我們真誠的期待著您的到來和參與!
最後,我們衷心感謝您對失學兒童的關注以及給與我們的支持!
希望之光
希望之光主頁http://www.lohcn.org/
希望之光論壇http://www.lohcn.org/forum/
希望之光聊天室:QQ聊天室--會員聊天--交朋識友--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