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生意郎

作者: 柳自搖

導讀這個小小的生意郎撞入我的視線,實屬偶然。那天上午,雨雖不大,卻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們的行程是,先到大井,再去龍潭。井岡山人將群山環繞、中央凹陷的地帶稱為“井”,多數村鎮皆以“井”命名。著名的井岡“五井”中,大井占地最廣,人口最多。這裡的青山綠水見證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運籌於帷幄之中、退敵於談笑之間的的赫 ...

這個小小的生意郎撞入我的視線,實屬偶然。那天上午,雨雖不大,卻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我們的行程是,先到大井,再去龍潭。井岡山人將群山環繞、中央凹陷的地帶稱為“井”,多數村鎮皆以“井”命名。著名的井岡“五井”中,大井占地最廣,人口最多。這裡的青山綠水見證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運籌於帷幄之中、退敵於談笑之間的的赫赫戰績。青山依舊,斯人已去。如今的井岡山早已不復為當年那個硝煙彌漫的紅戰場,而是氣候怡人、風景秀麗的旅游勝地。

從毛澤東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舊居出來,順著屋後一條碎石鋪就的小道往上走,一路翠竹夾道,滿目青麗,令人陶然忘返。站在山坡極目遠眺,蒼翠的群山在薄紗似的霧靄籠罩下依稀只見一個淡淡的輪廓;近處,亭立的修竹在斜風細雨中愈發顯得青翠欲滴。

我舉起相機,對准眼前這渾然天成的美景,正待按下快門……突然,一把藍色的格子傘打鏡頭前一晃而過。傘的主人回頭看了我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羞澀和不安。原來是個十一二歲左右的男孩兒,皮膚黝黑,本來就十分瘦小的身形在大傘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單薄。男孩左手托著一只裝鞋用的紙盒,盒內整齊地擺放著一堆由顏色各異的珠子串制成的手鐲;右胳膊上則琳琅地掛著十幾二十條紅豆項鏈。男孩趕著向前面的游客兜售生意,一路疾走,那把藍色的大傘斜斜地搭在右肩,傘柄歪向一邊,他也來不及騰出手去扶。

我再一次舉起了相機。但這一次,鏡頭對准的不是秀麗的景致,而是眼前這個低著腦袋手忙腳亂做生意的小人兒。男孩抬起頭,發現我在拍他,仿佛受了很大的驚嚇似的,連游客給的錢都顧不上拿,迅速背過身去,拿傘遮住了臉。我突然感到很抱歉,於是走上前去,向他買了兩串鐲子兩串鏈子。我問他多大了,男孩低頭不答;又問他上沒上學,男孩還是沉默不語。

離開大井往龍潭去的路上,男孩的樣貌像是印在腦海中一樣揮之不去。我想,像他這樣大的孩子,現在應該坐在學校裡讀書,或者偎在媽媽身邊撒嬌,而不是頂風冒雨在山裡為生計而奔忙吧。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