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哦,布拉格!一個整整遲了一年的約會,今年,我拿著捷克簽證,終於來到了這個讓我欲說還休的城市。清早,迎著晨霧,我踏上了布拉格的土地,下了火車,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打點好住處,就開始了期待已久的布拉格之旅。
一初識布拉格
從住處出來,步行約10分鐘便可看見布拉格的鬧市,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寬闊的馬路,林立的店鋪,精致的商品,這裡有著在歐洲很難有的人氣和熱鬧。可是我無心在這購物大街上多花時間。因為我急著尋找聞名已久的那座橋,那座被捷克畫家畫了幾百年的橋,那座被捷克人民視為脊梁的橋。可是布拉格街道縱橫交錯,初來乍到的我,不迷路已是萬幸了,怎麼談得上馬上找到那座橋。
據說布拉格有18座橋,不久便給我找到了一座,雖然也是高大威猛,但是座公路橋。不過既然找到了vltava河,拿著地圖,沿著河走,肯定能找到那座橋。vltava河裡水波不興,船兒悠悠,鳥兒翩翩,漫步河邊,也算樂在其間。想不到沒多久便開始下雨,朦朦細雨,雨不大,但帶起一片雨霧,將整個布拉格籠罩在裡面。我擦擦臉上的雨珠,更堅定了要看看雨中的那座橋。
前行不久,我來到了一個小廣場,這兒有上千人在冒雨集會,台上有人在高亢激昂的演說,台下群眾在狂熱的吶喊。只是全是捷克語,完全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見如此狂熱,俗話說強龍不鬥地頭蛇,為了避免不堪設想的後果,我選擇了繞道而行。
於是我又拐進了鬧市區,不分東西南北的亂撞,正在迷茫中,眼前忽然一亮,一座高大的塔樓矗立在煙雨中,塔樓下行人眾多,能讓如此多的人冒雨前來,必有不凡之處,我不由得快走幾步,上前看看究竟。穿過塔樓,霍然開朗,一座古老的橋就在眼前,它古樸,大氣,沉默,而又氣宇不凡。難道這就是那座橋?不錯,這就是那座橋,那座被捷克畫家畫了幾百年的橋,捷克人民心中不倒的橋——卡爾斯大橋。
橋上林立著許多的雕塑,每個雕塑都是一個傳說,有國王與教皇,有天使與聖女,有勇士與惡龍……每個雕塑都有幾百年的故事,彷佛都有幾百年的話要說,走在這橋上,請默默的看著這些雕塑,請默默的傾聽橋的訴說。煙雨中,卡爾斯橋傲立與vltava河上,承載著幾百年的歷史,訴說這幾百年的滄桑……
布拉格有座橋,布拉格的那座橋,如詩,如書,如歌,如畫……
二黃昏夜色卡爾斯橋
兩天來在捷克到處游玩,看了人骨教堂,看了德捷邊境蒼茫的群山,回到布拉格後,看天色尚早,於是便去卡爾斯橋上走走,感受過雨中的橋,再感受一下黃昏中的橋。
黃昏中,卡爾斯橋顯得格外蒼老,黑色的雕塑凝視著夕陽,讓人感覺幾分沉重。寬闊的vltava河被夕陽染上金色,連水中的水鳥也似乎被著夕陽陶醉,不在展翅翱翔而是靜靜的站立在木樁上,默默的看著夕陽。
金色的陽光慢慢從陳舊而又蒼老的雕塑的臉上劃過,無可奈何的被遠山吞沒,整個布拉格拉開了夜幕。不遠處的布拉格鬧市開始了燈紅酒綠,開始了醉生夢死。可是這白天熙熙攘攘的卡爾斯橋,在夜晚便沉默了下來,但並不寧靜。街頭的藝人們等來了他們的舞台,現在,他們可以讓人們專心傾聽他們的藝術了。
一個中年長發藝人,用十幾個裝上水的玻璃杯可以演奏樂曲,這門手藝以前也見過,只是這次不是在人來人往的鬧市,而是在夜色中的卡爾斯橋。這由玻璃杯演奏出的樂曲,在夜色的襯托下是如此的空曠,縹緲。游人不由得都停下腳步,靜靜的欣賞。這空靈的音樂,和著vltava河的水聲,和著水鳥的鳴聲,直穿過耳膜,直接撞擊著心靈……
前行不久,一位老者,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他同時用羊皮鼓,手風琴等幾種不同的樂器演奏。老者唱著悲傷的歌,感慨著逝去的年華,訴說著生活的艱難,沙啞的歌聲並不優美,可格外能打動人。但是老者面前停下的游人不多,可能是怕這悲傷的歌聲勾起傷心的往事吧。
我駐足在離老者不遠的地方,聽他歌唱,聽他訴說,靜靜的欣賞著夜色裡的卡爾斯橋。
夜色真涼,猛抬頭,頭頂一顆星,就那一顆星,你在滿天黑雲裡,從滿天夜色中,掙脫而出,倔強的發散出微弱的光芒,我注視著那顆星,我知道,那光雖然微弱,但那是不屈的光!
夜色真涼,一低頭,腳下一條河,靜靜的vltava河,你從過去走來,向未來流去,帶走的是歷史的塵埃,歲月在浪花裡裡沉澱下的是智慧和勇敢,還有堅貞不屈!
夜色真涼,夜色裡的卡爾斯橋,格外的凝重,老者的歌聲,藝人的樂曲,鱗鱗的波光,走在橋上的每一步,彷佛都能撥動心弦,和著夜色共鳴。
夜色真涼,我帶著幾分感慨幾分憂傷,離開卡爾斯橋,回到了住處,回到了滾滾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