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的是大學畢業時去九寨溝的故事。凌聽到這個決定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整整三年。笑聲歌聲尤在耳畔,可畢竟有許多東西都成雲煙散盡。那時曾一揮而就滿滿十幾頁的信紙,拌著咖啡的余香寄給遠在美國的CC,嚇得她以為我中邪。如今底稿全無,朋友們各自有了自己的故事。倒忽然又想留下些什麼了。
無他,心念動矣。
算是回想無數的第一次引出的激動吧。一個毫無經驗的女孩,拿著一支鉛筆,打開地圖,沿長江勾畫出一個又一個沿途希望停靠的熟悉的名字。執筆的手在顫抖,沒有網絡,沒有現成攻略,憑照理所當然的直覺,她從即定的終點設計了一條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漫漫歸程。
那時的她不曾想,這條歸程是如此之遠,遠到她甚至不知何時才是真正的歸途。
很贊同鞋城一個叫“非一郎”的獨狼寫的兩句話。以為那是所見到的對旅游的定義中非常精確的兩句。
第一句:真正的旅行是從你計劃出行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從答應丹桂去九寨的就開始興奮了。有將飛的衝動。一想到馬上能按照預想的路線從九寨沿長江而下,成都重慶再飄過三峽到武漢三鎮,心裡會有些很強烈的東西將要湧動出來。直到夢中全是九寨的海子,睜眼還見長江的波濤,收拾好出發的行裝,仍然有那種不可思議的虛幻感覺。
第二句:不論有多少朋友在一起,你的心始終是在獨旅。
從浩浩蕩蕩十一人跟團去九寨,到三個人彈盡糧絕從南昌回上海,一路的風情讓我在看到這句話時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從不以為自己是驢,也無意非用獨行來標榜什麼。只是一路的同伴就是同伴,是關鍵時刻多了半個人,需要時間多了扶持幫助的一雙手,感嘆激動時有了分享傾吐的對像。感動的仍是自己。為了放飛才出來的,只有全身心的體會,全身心地與同伴分享才是真正不辜負了一路同吃同睡同苦同鬧同笑同累同歡的朋友,也不冤了這一次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