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黃金周更新版天柱山全攻略(三)

作者: 香樟

導讀和預知的一樣,東關一路幾乎沒有游人,上午可能還略微多一些。一路只有我們兩人,鳥鳴,松濤陣陣,幽靜得很。在到達迎真峰前,也穿越了兩處類似神秘谷的山石洞堆,很有意思。 看見迎真峰的時候,眼前不禁一亮,算是有些看頭,掏出DC留影。不過看迎真峰上的山道真是挺險,開始不禁擔心前路是不是必須爬上迎真峰那陡峭的山壁之路,那樣看起來是較險,GF一度表示真 ...

和預知的一樣,東關一路幾乎沒有游人,上午可能還略微多一些。一路只有我們兩人,鳥鳴,松濤陣陣,幽靜得很。在到達迎真峰前,也穿越了兩處類似神秘谷的山石洞堆,很有意思。 看見迎真峰的時候,眼前不禁一亮,算是有些看頭,掏出DC留影。不過看迎真峰上的山道真是挺險,開始不禁擔心前路是不是必須爬上迎真峰那陡峭的山壁之路,那樣看起來是較險,GF一度表示真要爬上去未免考慮是不是回頭。所幸迎真峰邊上是有路的,上不上山峰依驢友自己喜好,反正還要下來走上正道的。由於當天風大,真要上去是比較危險的。過了迎真峰,遇到一群人,他們是西關景區,繞著煉丹湖下來的,走到東關西關的交叉道附近,沒有徑直回到天柱山莊而是繞到了東關的路上,他們為的是避開其他游客,還贊嘆煉丹湖一邊過來這裡美好的景致,並問了我們從此路到達天柱山莊的時間,告知約1小時左右。 無形中也為我們指明了下一段的路程,果然繼續往前一段,聽到了不遠處一些游人的喧嘩聲,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看到了煉丹湖附近的一些歡鬧的游客和建築。走到岔口,按路邊小店的明確指示向右走上繼續前行東關的道路。

霧越來越大,在穿越一段松林時,我們拍出來的數碼照片看起來都像在桑那房裡一樣,風也很大,夾雜著霧氣水汽一陣陣襲來,在走到一些山峰上更覺冷颼颼,相對走進樹林裡的山道就好許多。上了回音台,試了試,根本沒有什麼回音,據說這個回音台本來就是“偽劣產品”,一位前輩更是將此列為天柱山回音效果排名第六開外的地方,所以也不以為意。往前又碰到一對情侶,是在千丈崖返回走回頭路的,詢問之後得知往前1公裡左右便是。又走了一段看到了棒槌石,往前就是有個觀景台,三面都是萬丈臨淵,可惜四面都是大霧,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可以想像天晴時這裡的風景應該是很棒的。無奈只好繼續往前,有一段比較陡峭的下山路,此地遇上了幾個學生模樣的一路往上奮力攀爬。一路往下,下到了疊翠亭,那裡有一個山民搭建的簡陋售品棚,可能這裡算是傳說中那個東關路上唯一一個店了。我們隨身攜帶了幾瓶飲料,所以也不需要購買什麼吃食。屋外有兩個孩子在那裡寫功課吧,我們都嘆服他們能在這種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生活。往上看疊翠亭,隱隱約約被籠罩在一片雲霧之中, 按那個村婦的指示,繼續走下山路。曲曲折折下到一處有一條側道,猛然記起一位前輩在游記中提到這條捷徑,由於GF對此深表懷疑,執意要老老實實繼續往下,我雖然不太確定是不是這條道,但還是讓GF在路邊等著,獨自沿著這條道往前探了一段,這條亂石路,和前輩描述的十分相似,大約只走了10多米,便欣喜地看見了前面的山道,喚GF一起過來。這條亂石路也不算太難走,大約才30來米,據說可省下到谷底再往上的二三百級石階,在此向這位前輩深表感謝!

這一路往上,就是大天門了(事後才知道),當時已經走了2個多小時,此時我們也已經感到一些疲憊,往大天門的路上,走到有平台的地方都會休息一下,而那些平台邊的岩石上什麼石刻都沒有,雖然有導游圖在身,也不清楚究竟走到哪裡了。兩邊都是高聳的山峰,風和霧都很大,沒有游人,天色漸漸有些黯淡了,感覺越來越恐怖,衣服都被霧水和汗水打濕了,想必天晴的時候應該還是不錯的。上到大天門的峰尖處,狂風夾雜著大霧猛烈地襲來,我們又冷又困,感覺似乎到了陰寒朦朧的鬼門關一樣,GF還艱難地站在尖峰上喘息,緊隨其後的我下意識催促她千萬不要在風口上停留,趕緊往下走,下山道走了沒幾步,風便突然減弱下來,抬頭往上看,可以看見大霧和細雨被狂風從峰尖上猛烈地陣陣吹過,大天門由於是夾在兩座山峰中的一條山道,形成了一個風口。此時旁邊有一條山路是向左的,我們開始觀察道路,發現這條道路是隱隱約約通上旁邊那座山峰的,也很陡峭,同迎真峰相似。後來走到鵲橋處才知道那就是天獅峰。

往下走了不遠便是鵲橋,感覺比大天門那段好多了,天色稍微亮了一點,風也小了許多,不再像大天門那段陰風陣陣那麼恐怖。鵲橋這一段路我個人認為是最險要的一段,一邊是光溜溜的山壁,一邊是萬丈懸崖,護攔都被霧水打濕了,手抓著很滑,冰涼冰涼的,腳下的路是在山壁上鑿出來了,很淺,濕了也很滑,小心翼翼地通過鵲橋,不過景致還真是不錯!

過了鵲橋,就是東關景區最好玩的“奇谷天梯”,七八十度的陡坡,石階又窄又高,只容一人通過。直直地落差幾十米往下,好在兩邊都是巨石,雙手都可以幫上忙,一邊的石壁上還鑿有供手抓的“石坑”,不過當時也都濕了,更添了一些難度。我們慢慢往下走,許多石階的高度都達到膝蓋的高度,窄地只有半個腳掌的寬度,須要側身一步步下行。我們在這裡拍了很多照片,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下了奇谷天梯,4點整。 遇見一個山民在那裡擺攤賣東西的,彼此交談了幾句。根絕我們提供的情況,他決定收攤走人了,因為後面應該沒有其他游客了。我向他確認從那裡下山出東大門還需要多久?他打量了我們說大概要1.5-2小時,他走也需要50分鐘左右。當他得知我們只花了3小時從臥雲山莊走到這裡時,他顯得有些驚訝,連連表示我們的腳力不錯!

山民的腳力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眼看著他挑著兩個裝滿飲料食品的塑料桶,一轉眼就此不見蹤影。不過,我們也不是他想像的那麼嬌生慣養,只花了1小時便走出東大門,比他自稱的50分鐘不過晚了10分鐘而已,路上還有多處停留歇息或留影。走出東大門時,那裡和前輩們所述相同,已經空無一人。若此時這裡進山無需門票,只要你敢夜行山路就行,嘿嘿。

5:00出門再往前走一段就是索道口,出示了門票,臥雲山莊的房卡和押金單,還算順利地解決了二次進山門票的問題(東關出發之前還特地向臥雲山莊的黃總經理求教,他熱情地告知如果在門口有麻煩馬上打電話給他,他來保證解決),乘一索回到臥雲山莊。東關之行,歷時4小時結束,比預想的5,6小時快多了,更重要的是趕上了索道,萬一錯過,後果也還是蠻嚴重的,畢竟還要多走1.5公裡盤山公路,然後再從佛光寺景區登山1小時回去。

實踐經驗:

1)說“東關險”,我覺得其實不算什麼,除非上迎真峰和天獅峰(天氣情況好的時候也無妨),此外鵲橋可以算上一段有驚無險,奇谷天梯其實很安全。把這些全加起來說東關險峻,也只是相對西關而言,其實西關也有一些地方算較險峻的。更有一些網友評價說其險峻能跟華山相比,那則顯得太誇張了,或許他根本不知道華山是如何險峻的。

2)據山民所稱,東關當日上午累計游客大約有100多人從東大門出山,而下午我們所遇見的累計不過10來人,大部分游客還是選擇上午一早游東關,中午出門下山。不知道他們背著行李游東關怎不嫌累贅?

3)我和GF都是工作了超過6年officer, 直奔而立之年了。體能已不能和大學時代相提並論,平時也乏於鍛煉,但還是以4小時能完成東關之旅。看前輩一些游記都形容甚為勞累,平均耗費5,6小時,甚至7小時的都有,如果是20出頭的小朋友,那恐怕體能差了點,要多多鍛煉了。

4)住宿還是選擇臥雲山莊或是天柱山莊,容易解決二次進山的門票問題。


精選遊記: 天柱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