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斯德哥爾摩

作者: 10887777

導讀記得很久之前,還是在一本精彩的掛歷上領略到有著北歐威尼斯美稱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美景,那美倫美奐的都市便鐫刻在腦海之中,何時能在童話般的國度裡暢游成了一大心願。到了北歐後,一直找不到時間出游,眼看十月來臨,天氣逐漸變冷,再不去就錯過旅游的好時機了,於是向朋友們呼吁去斯德哥爾摩一游,尋得三個同伴,共同游覽夢想中的北歐名城。 臨行前, ...

記得很久之前,還是在一本精彩的掛歷上領略到有著北歐威尼斯美稱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美景,那美倫美奐的都市便鐫刻在腦海之中,何時能在童話般的國度裡暢游成了一大心願。到了北歐後,一直找不到時間出游,眼看十月來臨,天氣逐漸變冷,再不去就錯過旅游的好時機了,於是向朋友們呼吁去斯德哥爾摩一游,尋得三個同伴,共同游覽夢想中的北歐名城。

臨行前,上網查找斯德哥爾摩的一些資料,好確定具體游覽哪些地點。無意中發現斯德哥爾摩的起源特別有趣。斯德哥爾摩在英語裡意為“木頭島”。城市始建於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於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並在水中設置木樁障礙,以便抵御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關於斯德哥爾摩這個名稱,在當地還有傳說是,即古時梅拉倫湖上漂浮著一根巨大的木頭,引導來自錫格蒂納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這座城市。另有這樣的傳說:以前這裡一片荒涼,海浪衝來的遇難船只的碎片堆滿海灘,當地居民便撈取這些木片搭起簡陋的小屋。由於這些木片均不成塊,只是一條條木頭樣的廢料,因此,搭起的房子東倒西歪。1250年,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只開到這裡進行商貿活動,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感到好笑,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斯德哥”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為“木頭島”。今日的斯德哥爾摩,位於遼闊的波羅的海西岸,座落在梅拉倫湖入海處,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余座大小橋梁把它們聯為一體,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打開斯德哥爾摩當地的旅游網站,選取了幾個強力推薦的旅游景點,並順便在網站上購買了有關當地的地圖,風土人情,旅游,食宿方面的四本介紹(包括運費在內全部免費的哦,可惜直到我從斯德哥爾摩返回的次日才寄到,以後要充分考慮到運送的時間,提早訂購為妙)。接下來就是預定路線了。斯德哥爾摩是個交通極為發達的城市,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最大城市和交通樞紐。我們可以選擇水路經波羅的海,也可選擇飛機直達斯德哥爾摩。一方面為了節省費用,另一方面也為經歷游輪,我們選擇了歐洲最大的游輪之一北歐海盜號,全程10個小時。四個人正好預定一個包間,內有四張床,洗手間(可以洗澡),來往船票每人是22歐元,折合人民幣不過200元左右,算是經濟實惠了,呵呵。美中不足的是,臨到出發,天氣預報斯德哥爾摩一直有雨,唉,人算不如天算啊,不過也好,雨中漫步在北歐威尼斯,說不定有別樣情趣呢。

終於踏上旅程了,到了碼頭一看,好大的船啊,長170多米,寬將近30米,可以一次搭載2450名旅客和三百多輛車,上面設有免稅店,酒吧,迪斯科舞廳,賭場,娛樂室等,真可謂是浮動的娛樂宮殿。上船後,先去免稅店購買了一些吃喝之物,(北歐的酒類稅很高,嗜酒的人在船上購買免稅酒是很普遍的節省之道),酒足飯飽後逛逛迪斯科舞廳,試了試老虎機,輸了10歐元左右後才回去睡覺,天啊,這時已經離到達斯德哥爾摩只有兩個小時了。

勉強睡了一會,被房間內的喇叭喊醒,迷迷糊糊背著背包,出了船,在一種不是完全清醒的狀態下踏上了瑞典的土地。天空陰沉沉的,不知何時就會落下雨點,還好早有准備,人手一把雨傘。天氣比較涼爽,可惜陰天的緣故,光線不佳,照相的效果不好,唉。沿著河岸,我們走向市中心,不到5分鐘,在河岸邊發現一艘停靠的帆船,掛著Youth Hostel的招牌,這倒是第一次看見座落在水上的青年旅社,住起來肯定別有風味。

我們的首站就是斯德哥爾摩南區的GamlaStan,據說是當年舊城的遺址,富於古香古色情調的老城,是游客競相前往的地方。大概步行20分鐘後,我們來到了老城,瑞典王宮、皇家歌劇院、皇家話劇院、議會大廈都聚集在這裡。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均采用石塊和碎石子鋪成,最寬處不過5到6米,最窄處不足1米,估計兩個人相向而過也得側身相讓。一些街道的兩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鋪,出售古樸別致而精美異常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只可惜我們來的時候太早,商鋪都還沒有開門,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每個商店臨街都設有一個櫥窗,擺設著代表店內特色的一些商品。透過櫥窗,還是可以欣賞到店內各式各樣精美的手工業品,飽一次眼福吧。時值清晨,道路上行人寥寥,走在寂靜的小街上,看著兩側17、18世紀的建築,有些甚至是14世紀的建築,仿佛自己也走進了歷史一般。尖頂教堂、宏偉的議會大廈、靜謐的小庭院一一落入我們的眼簾,老城可稱為瑞典文化的濃縮,讓人感動。老城最值得觀看的景觀就是皇宮,不過在每日的中午12點皇宮門前有皇家衛隊的換崗儀式,所以還是留到那時在仔細觀賞吧。

沿著皇後大街,我們走向第二個目的地:City Hall。皇後大街是斯德哥爾摩著名的一條商業步行街,許多大商店都聚集於此。在這大街上我們還發現了一家中國餐館,我們的午餐就是在這解決的,中式自助餐128克朗(1克朗約合1人民幣),在物價昂貴的北歐來說還算是實惠的。在皇後大街的交通運營中心,我們購買了本次旅游的利器:Stockholm Card。這張卡220克朗,附帶一本100頁的導游冊,從第一次使用開始的24小時內有效,在這24小時內,斯德哥爾摩的bus,地鐵可以免費搭乘(一張bus票可是16克朗哦),並可免費參觀斯德哥爾摩近70個博物館(通常較好的博物館門票是50到70克朗),還可以免費乘坐游船(一趟45分鐘),在水上欣賞斯德哥爾摩的美景。至於其它的優惠,比如免費停車等等,就不是我們所能享受到了。

City Hall 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每年在此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宴會了。諾貝爾獎的四個原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後設立的經濟獎在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舉行,和平獎由挪威頒發(挪威在歷史上曾是瑞典的一部分,至於經濟獎是以後設立的,獎金由瑞典銀行提供資助)。每年的12月10日,諾貝爾獎的宴會就在City Hall的 Blue Hall裡舉行。聽著導游的介紹,看著宏偉的Blue Hall,我也有幸和世界精英同在一個大廳,哈哈,雖然不是同時,或許也能沾染一些智慧呢。除了Blue Hall, 印像最深的就是 Golden Hall了,它長約25米,寬約20米,在這間大廳內,四壁有用1800萬塊約一釐米見方的金和各種彩色玻璃的小塊鑲成一幅幅壁畫,一眼看上去真可謂金碧輝煌(也許此地才能最好的詮釋金碧輝煌這個成語了)。導游告訴我們每塊玻璃上只鍍了很薄一層金,當我們問她大概用了多少黃金時,答案是大約三公斤,真難以想像這麼多的金色玻璃才用三公斤黃金。大廳右壁是瑞典歷史上著名人物的肖像,左壁是從瑞典海盜時代直到近代工業化的歷史畫卷,展現了瑞典的文化承襲。正中牆上是一位女神,神采飛揚。在這大廳內,導游還告訴我們一件軼事,整個牆壁的玻璃壁畫是先計算好牆壁高度和寬度,制好後再貼上去的,在貼第一面牆時,由於建築師漏算了半米牆裙的高度,於是乎在這面牆上,壁畫的最後半米沒能貼完。我們趕忙仔細觀看,哈哈,果然如此,牆頂留下一點缺憾,或許殘缺的才是最美的,無意中的失誤使得這間大廳更有其獨特的魅力。

游覽完City Hall, 時近正午,正好趕回皇宮觀看皇家衛隊的換崗儀式。瑞典王宮建於公元17世紀,為一座方形小城堡,哥特式建築。王宮正面大門前,兩只張牙舞爪的石獅子分立兩旁,門口站著數名身著灰色軍裝,頭戴白色硬殼帽,腰系白色皮帶,腳蹬白色皮靴的皇家衛隊士兵,皇宮門口還擺著幾門禮炮。當我們不經意越過崗位前的黑圈時,衛兵突然舉起右手,對著我們大聲說:OUT,差點嚇了我們一大跳。前來觀看換崗儀式的人還真不少,不趕巧的時,天空下起了細雨(從這時起,細雨就沒有停過,可以領略雨中的斯德哥爾摩了),只能冒雨觀看了。隨著正對著皇宮門口的尼古拉大教堂的鐘聲響起,換崗儀式開始了。首先是數聲禮炮響起,五名身著不同軍種軍服的軍官宣講著,瑞典語,一句也不懂,也不知道在講啥,呵呵。宣講完後,是莊嚴的軍樂隊奏著嘹亮的軍樂進入廣場,後面跟隨著旗手和另一隊衛兵,站立在早已排好列隊的衛兵對面。兩個身材魁梧的旗手並肩正步的走出來,跨步叉開腿站在兩門大炮之間,另兩個身穿軍禮服的軍官手持亮光閃閃的挎刀面對面的大聲問答著。在對答完成後,軍樂隊奏起國歌,兩隊衛兵相互敬禮,並繞場逐步換下崗位上的衛兵。我的相機在不停拍著,生怕錯過每一幕。大約半小時後,換崗儀式結束,可人們卻久久不舍離去。

我們掏出Stockholm Card 進入皇宮內進行參觀,不用白不用嘛,呵呵。不巧的是皇宮內部在維修,只開放三個小博物館,一個是展示北歐海盜生活的,一個是許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塑,最吸引我的則是皇家珍寶館。珍寶館內不僅有皇冠以及其它一些宮廷用品,更有讓我幾乎邁不動步的武器展。不僅各式火槍,強弩,長矛懸掛在牆壁,更值得一提的是各式盔甲和騎士的裝備。看著約兩米的騎士槍,盾牌,頭盔,金光燦爛的盔甲和馬甲,這也許就是歐洲著名的重裝騎士的裝備吧。一套盔甲估計怎麼也有個50斤以上吧,騎士坐在馬匹上奔跑起來在那個年代真可謂是坦克一般,刀槍不入。

從皇宮內出來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正好趕上繞斯德哥爾摩水面游覽的Historical Canal Tour。斯德哥爾摩的水多,橋多,運河也多,在運河上觀賞斯德哥爾摩的景色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城市的美景。這條線路大約45分鐘,可以觀賞臨河的景點,比如孔斯赫爾曼、新市區、尤爾格登的瓦薩號博物館等。坐在船內,戴上耳機聽著導游的介紹,眺望著河岸邊的自然風景和歷史遺跡,又多了一份對斯德哥爾摩的了解,真是愜意。岸邊的建築緩緩向我們迎來,紅磚綠水相互映襯,不愧是北歐水鄉。

下船後是計劃中的最後一個旅游點瓦薩號博物館了。說起瓦薩號博物館,有一個故事,瓦薩號本是1628年瑞典建造的當時最代表瑞典海軍實力的戰艦,從它的規模來說,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它擁有雙排共64門艦炮,全長69米,艦上一共有近450名水手。在瓦薩號的處女航時,當它駛離碼頭數分鐘後,突然向右傾斜,海水一下子從炮口灌進了船艙。在岸上人們的目瞪口呆中,瓦薩號很快就沉入了斯德哥爾摩灣的水底。瓦薩號的沉沒歸咎於設計不當——它被安置了太多的重炮,然而卻沒有足夠的壓艙物,最終導致了它的重心過高。在港口沉睡了333年後,打撈專家花費了5年的功夫把它打撈上來,瓦薩號終於重見天日。瑞典人為它修建了一個博物館,供人參觀,瓦薩號的航行歷史雖然很短,但瑞典人仍視為國寶,因其呈現十七世紀瑞典人造船的技術與藝術,按照國王對戰艦裝飾華麗的要求,造船師將“瓦薩”號從艏到艉、從裡到外創作了大小數千件藝術雕刻來裝飾,其船上的木雕功力至今仍令人激賞。瓦薩號博物館外觀就是一艘巨艦,進入館內,“瓦薩”號矗立中央大廳,博物館分七層,沿船體四周建有雙層看台。下層可觀察到船的吃水部分,而登臨上層平台即可將甲板景物盡收眼底。在博物館內設置了眾多展台、陳列室及電影放映廳與報告廳等,其中有一組造船廠場景模型,表現了當年建造大型木帆船的建造過程,另外一組則展示了打撈出水的瓦薩號上的雕像等文物。

瓦薩號上最讓人驚奇的就是它的雕塑,從船首起始,一頭向前高高躍起的雄獅前爪拱托著刻有“瓦薩”字樣的王朝紋章,船首兩側裝飾羅馬帝國歷代帝王大小不等的10尊雕像,各層甲板欄杆、護牆及艙壁外側裝飾各種人物雕像,所有艙門的框柱以及檐板都以群雕裝飾,艙室內亦是雕梁畫棟。而兩層炮甲板的所有炮窗向上開啟准備射擊時,令敵人看到的是黑森森的炮口和在血紅窗板上怒吼的金色雄獅頭像,足以令敵人膽寒。最為壯觀的是船尾樓的多組群雕,位於艉樓頂端高高在上的是兩頭希腊神話中鷲頭獅身的怪獸披著長發,前爪托著一頂皇冠,皇冠下是鐫刻著古斯塔夫•阿道夫斯的雕像,其下是瓦薩王朝歷代國王的雕像,再下是刻著古斯塔夫•阿道夫斯家族名稱的縮語字母GARS,這些鏤空群雕長達3.2米、高達1.99米。而在這群雕像之下則刻著兩頭站立怒吼的雄獅拱衛著瓦薩王朝的紋章,其圖案與現今瑞典王國的大國徽圖案基本一樣,這幅雕刻的面積達到6平方米。再下面艉樓窗之間則刻著兩位聖潔天使簇擁著一束黍穗。艉樓窗戶之間和兩舷了望台上安置了形態各異的700余尊雕像,既有身著盔甲的威武騎士,亦有婀娜多姿的美人魚、聖潔的裸女與天使以及手持盾牌與刀劍的羅馬帝國士兵,而這些所有雕像均塗上金色,使得整艘船成了金碧輝煌的海上宮殿。看完後給人的感覺是震撼。在靜謐的博物館內,瓦薩號靜靜地聳立著,仿佛疲勞之後的沉睡,又仿佛在向游客訴說著自身的命運……

終於結束了一天的游程,我們又將踏上歸途,可斯德哥爾摩將留在我們心中。我會再來的,等著我,斯德哥爾摩……


精選遊記: 斯德哥爾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