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歸國綜合征”想到的

作者: 水道人

導讀由“歸國綜合征”所想到的昨天結束十天的國慶假期,從泰國經香港回到國內。與以往一樣,又要適應一下,度過“歸國綜合征”。所謂“歸國綜合征”就是從文明的別 國回來,見到國內同胞的不文明之種種所感到的失落、痛苦與無奈。時間長了,自己逐漸麻木了,也就痊愈了。 最早聽到朋友表達歸國後的失落是十幾年前,他們到瑞士公干,回來就把自己鎖在屋裡一兩星期 ...

由“歸國綜合征”所想到的昨天結束十天的國慶假期,從泰國經香港回到國內。與以往一樣,又要適應一下,度過“歸國綜合征”。所謂“歸國綜合征”就是從文明的別

國回來,見到國內同胞的不文明之種種所感到的失落、痛苦與無奈。時間長了,自己逐漸麻木了,也就痊愈了。

最早聽到朋友表達歸國後的失落是十幾年前,他們到瑞士公干,回來就把自己鎖在屋裡一兩星期,哪裡也不願去。當時我以為他們是因為回國

後突然要重新適應物質生活水平的落差而失落。後來自己親自去了美國、日本、東南亞各國以及印度,才逐漸明白那失落與物質生活水平關系

不大,尤其是近幾年來,而實在是精神的感受。

在我去過的國家,除了印度,不論經濟發達程度如何,走在街上、站在地鐵站裡,或是坐在侯機廳裡,陌生人之間常常互致微笑,或是問候。

尤其在泰國,我記得在清邁,我租了輛自行車,在街上到處閑逛,停下來張望,路邊的年輕人就會甜甜地微笑,柔柔地說:"sawadee ka "...

路過菜市場,回頭看到忙碌著賣菜的老太太,她也在那麼忙碌勞作中向我投來慈祥的微笑。在這樣的地方,即使你不富有,但精神是快樂和寧

靜的。

鮮明的對比,昨天我經香港到達深圳,從深圳乘火車回廣州。我乘的是特等軟座包廂。進得包廂,裡面已有兩人。他們之間與我,自始至終沒

有微笑、交流,只有冷漠。我看了一路書,他們各自打了一路手機。我便確信回到祖國了。

另一件事是禮讓。國外都是汽車幾米外見到行人過馬路就會停下,讓行人先走,而國內(尤其是上海),司機會加大油門,嚇唬行人,讓走到

馬路中央的行人再倉皇間退回原地。而行人在路上也是互不相讓的。至於車站、地鐵,更無秩序可言。

我常常想,從上小學就聽老師講: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可這麼多年的經歷告訴我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沒有禮儀之邦。問題出在哪裡?

我看主要有幾點:

一、文革徹底破壞了中國人的傳統,使人與人之間沒有了信任。沒有信任就難有愛心,於是只有自己愛自己、自己保護自己。結果就是自私,

也就沒有禮讓。文革耽誤了一代人,使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而這一代人今天已是五十來歲,正是應當身體力行教育後輩的年紀,可惜他

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人知道。

二、社會的發展只注重經濟,也就是“錢”。上到政府只注重GDP的增長,雖然口頭上說抓精神文明建設,實際上是只為經濟利益,所謂“發展

是硬道理”指的也是錢。於是就不難理解為何要自行淹沒幾千年的長江流域文化遺產來建三峽大壩。它淹沒的不止是地上曾經看得到的遺產,

更有地下沉睡數千年而並未被我們所知的文化寶藏。

三、人民沒有信仰。世界各國,從發達的歐美到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各國人民都有深厚的宗教信仰。信神愛人是普遍的原則。中國人歷史上缺

乏宗教的傳統,自唐以後改朝換代、外族入侵,所以始終不能建立穩定的主導的宗教。由於儒家思想被歷代帝王尊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起到

了宗教的作用。可惜,至文革砸爛孔家店後,這唯一約束國人道德傳統的類宗教也沒有了。所以現在全民都是實用主義,甚至笑貧不笑娼。心

裡沒有敬畏,崇拜金錢和金錢賦予的權力(或崇拜權力和權力賦予的金錢),所以爾虞我詐,窮奢極欲。

四、對科學的迷信和教育的失誤。我們的教育只重科學技術而輕人文。教育的目的本應是培養有健全人格和美德,能夠服務社會乃至造福人類

的人,而中國教育卻是完全實用主義的,為了升學、求職而已。所以就有了清華大學的劉海洋傷熊、中學生虐待乞丐致死等令人發指的事件,

有了中國留美學生為了獎學金槍殺同學和導師的事件……

所以,看到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我高興卻並不興奮,因為我們在這突飛猛進中也越來越遠離精神的樂園,遠離我們之所以能夠被稱為人的要

因。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