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點滴

作者: 布衣游

導讀7月6、7,長興一游,兩天裡笑聲盈盈,快樂不斷。姑記幾個片段,擷幾朵花絮,權作記錄,以供回味。 銀杏。這生長緩慢,被稱為活化石的植物一身是寶。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工藝用材,種子可入藥。長興八都ka的山水之間的十個村子裡就有2000多棵野生的銀杏樹,形成了十裡銀杏長廊。千年以上的就有5棵呢。秋天,收獲了多出口,已成了當地村民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晨起, ...

7月6、7,長興一游,兩天裡笑聲盈盈,快樂不斷。姑記幾個片段,擷幾朵花絮,權作記錄,以供回味。

銀杏。這生長緩慢,被稱為活化石的植物一身是寶。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工藝用材,種子可入藥。長興八都ka的山水之間的十個村子裡就有2000多棵野生的銀杏樹,形成了十裡銀杏長廊。千年以上的就有5棵呢。秋天,收獲了多出口,已成了當地村民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晨起,與同屋的女孩子沐著細細的雨絲,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在銀杏林間走走,心曠神怡。可惜下雨,不然,在林間有鄉民放置的石桌石凳,坐於此,泡杯當地山上產的紫筍茶,清談一番,該是多麼清雅之事?散步,看到枝頭果實累累,雖未成熟,但看著那一粒粒綠寶石般,忍不住摘下一枝。忽的,她叫:蛇!我一跳離地,連竄帶跳逃出林間,驚魂甫定,她慢悠悠補了一句:死的。哭笑不得。

紫筍茶。這茶看著也沒什麼特別,名氣也不如其他名茶響,卻在唐代就被列入了朝廷供品。茶聖陸羽因其色紫形如筍而命名。去歲,得友人贈此茶,飲之,其香馥郁,其清澈澈,心心念之。此茶唯產長興,此來一路留意,向山民打問,多言要賣的已經賣完了,留下的自己吃,不賣。最終好容易買到了,一共也只有一斤。也總算圓了心願吧。

九旬老太。一株千余年的銀杏樹旁,一間民宅的門檻上坐著一位精神挺足的老太太,她臉上的皺紋述說著她的年齡。在得知老太已是九十高齡後,一行人興衝衝圍了上來,幾價相機鏡頭對著老太一陣猛掃。老太面對鏡頭,神態自如,不急不忙回答一個個問題,和人合影,顯出了歲月的歷練。須知,這可是沒有什麼旅游開發的山村裡!

盛家漾。尚未開發為旅游景點,我們分乘幾艘農用船出發了。偌大的水面上就我們幾艘船和漁人的打魚船。天,無雨無陽,細風微微吹皺了湖水,片片珍珠養殖場和水面上一叢叢一墩墩的水生植物在我們身邊漂過,不知怎的,我竟聯想到紅軍過草地的情形。未知這漾是不是就是濕地?問船家,船家說,此水深為3米。船駛處伸手可及處片片淡紫色小葉植物連成了長長的帶狀,不識,問船家,原來就是我們人人都吃過的水紅菱的葉子,且為野生,誰都可采。突的浮出一個念頭:如果秋東開設一個采菱游,平時設采珠游,打魚游,不知可否對了正尋覓參與型旅游的游客的口味?想到參與,忽然覺得少了什麼似的----則閑矣,悠則悠哉,卻太靜了,為何不打水仗呢?哈哈,就由我們挑起吧。急讓船家向別的船靠近,撩水打了過去。一艘艘挑釁了過來,終於激起了“報復”----別人舉著大大的水舀,作勢向我們潑來,嚇的我們快快討饒。你追我趕,大呼小叫,好不熱鬧。

枯木館。原定去揚子鱷自然養殖場看鱷魚的,不想被告知,鱷魚正在產卵,不開放。於是轉向城邊的揚子鱷度假村,雖鱷魚不多,聊勝於無吧。卻不想在這裡意外的欣賞到了大自然的傑作—鱷魚池邊竟有一個枯木館,裡邊展示著全國各地搜來的枯木樹根,略做打磨,那形狀真可謂鬼斧神工,真不得不驚嘆自然之造化,也不得不心儀收藏它們的有心人。館藏多多,時間所限,未及一一細賞,僅記幾件吧。迎門就是一巨大的圓形根飾,中心紅色一圓,放射狀向四周散開,外圈白色一個大圓“盤根錯節”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整體分明就是燃燒的太陽。一披風狀觀音神形皆似。還有一展品異常簡潔,----回旋而上於頂處交彙的枝干,似在風中曼舞,頗具靈動之氣,我以為稱為“旋”或“舞”,應屬貼切。最讓人驚詫的是有一枯枝造型,若不知情,或許會以為下面池中的鱷魚爬了上來呢。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