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次“十·一”長假對於我來說真是難得,以前都是工作太忙,無暇游覽祖國大好山河。啊,如願了,借天時地利之便,先到新西湖環游了一番。
我是八年前畢業到江南工作的,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建設,杭州市的變化讓人瞠目結舌,不禁連連感嘆生活在這花一樣的城市是何等的幸福與快樂,而西湖的變化更可謂鬥轉星移、日新月異,看過網上的說明資料及各種媒體的介紹,我們一家先到達的地點就是整修簇新的楊公堤。首先的感覺就是街上煥然一新的出租車,想必放眼全國也沒有哪座城市的出租汽車擁有諸如PASSAT、畢加索、中華等等如此之多的品牌吧。因為是國慶大假,街上人潮洶湧,等了半個小時,終於坐進了一輛PASSAT,感覺舒適極了,司機師傅的態度也很友好,望著窗外的如流美車、良景,連塞車也不覺得心情有多糟了。過了環碧橋我們下車徒步欣賞畫一樣的湖西風光,柳枝飄搖、空氣純淨、水波鱗鱗、音樂渺渺、拱橋映水、黑瓦白屋,你看到了嗎,有那麼一刻,恍若夢中聖境。沿著石板小路迤邐前行,體會到了人在畫中游的飄逸、柔美、寧靜、松弛。
因為急著趕時間,我們又匆匆換車到了第二站,集購物、休閑與一體的新湖濱,原來車流如織的湖濱路正被寬闊、美麗的步行街取代,街這邊的新整修的服飾商城、休閑吧與街那邊的西湖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想必國內大中城市也找不出有如此湖光山色作背景的購物天堂吧。坐在寬大、舒適的湖邊木椅裡欣賞著蕩漾在水中的畫舫、流連於美景的時尚人群,有種不真實的飄飄飛揚,幸福、快樂到深入骨髓就會湧起來自心底的吶喊、流淚、瘋狂。
小時候就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經過兩天的休整,向著夢想的地方——蘇州前進了。很早就聽說過寒山寺及拙政園、留園等聲播海內外的蘇州園林,心裡盤算著這回就要如願了,不覺笑從中來,雖然火車上有些擁擠。走出火車站,最初有些懷疑自己是否下錯了車,迎面而來的是雜亂無章的站前廣場,肆意兜售旅游生意的小販,買了張市區地圖、找家小餐館邊充飢邊計劃行程路線,圖上倒是一目了然,路線很快就整理出來,搭上公交車直奔寒山寺。一路上看到的盡是鏽跡斑斑的公交候車亭,破舊的公交車,破敗的路邊廠房,心想可能在繞城公路上吧。到站下車,沒等回過神,就覺一陣陣飛揚的塵土讓人睜不開眼,原來路邊在大興土木,看不到什麼路標或指示牌,就朝著一個時隱時現的塔尖前行,心想總是不會錯的。走了十幾分鐘,終於看到了入口處。裡面還算整潔,游人還真多,寒山寺的鐘聲不絕於耳,姑蘇城外的這座寺廟最吸引游客的大概就是在樓一試身手了。不知遠在日本的拾得寺也是否如此的香火鼎盛。古寺周遭的古城一律的黑瓦白牆,蘇州的橋真是多,但是有些找不到水鄉的韻味來,夢裡江南水鄉的感覺還要到周莊去找。
原本以為還可作一環古城河的水上游,哪知游船不接待散客,票都被大小的旅游公司壟斷了,真是掃興,這裡若是效仿一下西湖游船的經營方式該多好啊,固定開船時間、向各散戶出售船票,我想效益也不會差的。無奈到拙政園作一告別游,我獨對這裡的“留聽閣”印像頗佳,想像著在這閣中一邊品茗,一邊聆聽雨擊荷葉的美妙聲音,啊,人生何求!難怪園門口有一詞——淡泊。
經這一番游歷,深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傳說可以終結了,蘇州城與時俱進的概念似乎有些淡漠,也許市政建設因資金不足而顯得滯後吧。各孤立的景點與其周遭的環境大相徑庭,內部的整潔更襯托了外部環境之糟,姑蘇城外怎能如此的雜亂無章?主城區看得出還算是費了一番精力,只是在鋼筋混凝土的樓頂都千篇一律蓋上一層仿古的瓦片,總感覺不倫不類,倒是公交候車廳的樣式像極了古時的避雨涼廳,還算有點特色。希望以後的蘇州城能不負曾經的美名,成為名副其實的園林城市、旅游勝地。